最近有粉丝朋友催促只狼的故事整理,本应该先发剧情。但关于狼的世界观以及背后的人物原型我已经看了很久了。本文就想和热爱狼的盒友们唠唠
首先想谈只狼中各个角色的身份阶级
第一内府的军队是谁的军队?
之前有朋友说战国时期有个叫内府的武将吗?
内府是官位名称,在那个时代对于位高权重的人会避讳直呼其名,当时的内府指的就是德川家康。
而关于日本的战国其实可以想象成我国的战国时期,一般指从 1467 年的应仁之乱到 1603 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这一时期我国正值大明王朝。(虽然日本小但是这段历史还真不是村口械斗,喜欢历史的可以去查一查)
任职时间与背景:
1586 年(天正十四年),德川家康被丰臣秀吉奏请朝廷,封为从二位内大臣。当时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逐步崛起并基本统一了日本大部分地区,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德川家康此前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之后迫于形势臣服于秀吉,但仍保留着相当的实力,是丰臣政权下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政治上的从属与独立:
德川家康表面上臣服于丰臣秀吉,接受其册封与安排,参与丰臣政权的一些政治活动。但在自己的领地内,他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继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积极进行领地内的政治改革,加强对家臣的控制,完善行政体系,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比如,他对领地内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和分配,确保税收稳定,同时加强城堡建设和军事防御。
军事上的准备与观望:
虽然处于丰臣政权之下,德川家康并没有放松军事方面的准备。他维持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断训练士兵,改进武器装备。在丰臣秀吉发动对朝鲜的战争时,德川家康并未全力参与,而是保留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他清楚战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选择观望局势,等待有利时机。这种策略使他在丰臣秀吉死后,拥有足够的军事资本来角逐天下。
外交上的纵横捭阖:
德川家康在担任内府期间,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各方势力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他一方面与丰臣秀吉的亲信保持一定的联系,避免引起秀吉的猜忌;另一方面,与其他大名进行私下交流和联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还与一些商人、宗教团体建立良好关系,获取经济和舆论支持。例如,与一些豪商合作,保障领地内的商业发展和物资供应。
为建立幕府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的德川家康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积累实力和威望。他巧妙地在丰臣政权的框架内发展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丰臣秀吉死后,丰臣家内部矛盾激化,德川家康抓住机会,在关原合战中击败反对势力,最终建立了德川幕府,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开启了江户时代。
第二 鬼刑部以及鬼庭主马雅次
鬼刑部在自报姓名时会大喊,鬼刑部雅孝。
战国时代,大名之间相互征伐,战争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盗贼。例如,许多在战争中被摧毁家园的百姓,无法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只能选择抢劫过往商队或富裕村庄来维持生计。
刑部和主马都是是官位名称,结合游戏内容来看,盗贼出身的雅孝和雅次一开始连姓氏都没有,所以也很干脆的以鬼作为自己的姓。
第三 苇名一心
苇名众应该是就是苇名地区的国人众,有玩信长之野望的人应该会比较有概念,他们就是介于各国之间的半独立势力。
战国时代比较有名且混的比较好的代表就是有谋神之称的毛利元就,毛利元就(1497 年 4 月 16 日 —1571 年 7 月 6 日)是日本战国时代雄踞中州地区的大名,被称为 “西国第一智将”“战国谋神”当然我不是说他是一心的原型。而是苇名国的原型参考。
毛利元就出生于安艺国(今广岛县)的一个中等规模的豪族家庭,是毛利弘元的次子。幼名松寿丸,10 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517 年,年仅 20 岁的毛利元就在 “有田中井手之战” 中,巧妙运用谋略,以少胜多击败了武田元繁率领的大军,毛利元就的兄长毛利元纲也在此战中战死,此战不仅让他声名远扬,也为他日后统一安艺国奠定了基础。此后,他逐渐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通过一系列手段,成功统一了安艺国,成为一方大名。
还有一个应该是苇名众的原型柳生众,柳生众出了柳生宗严、柳生宗矩、柳生十兵卫,等数名剑豪,后来成了将军的剑术指导,尤其柳生宗矩还被受封旦马守护,成为一国之主。
说回一心,奇怪的地方是游戏内很多人都是直呼一心的名字,照常理来说连鬼刑部都封官位了(虽然可能是苇名地区自己自封的而不是朝廷命官。 ),一心应该也能够封个什么来做做,在那个年代臣下或是平民直呼家主之命还可能会被砍脑袋的,再不济也会称为家主大人之类的。
结论,一心是真的不太在乎虚名的人。
寄鹰众和孤影众则是参考了甲贺忍者以及服部半藏这类的忍者国人众。
猫头鹰、蝶夫人、只猩、最多只能算是浪人吧。
再来想谈谈只狼内各种武功的出处。
首先就是游戏内剑术的集大乘者苇名一心。
一心的原型大多人都认为是上泉信纲,我也这么认为。
简介一下上泉信纲,他最初出仕于长野家,应该曾经与武田信玄的部队交手过,被称为长野一本枪,后来出走踏上剑术之旅,并在这之后在宝藏院胤荣的见证之下和柳生宗严比试,其弟子足田五郎连胜柳生,柳生不甘心要求和上泉本人再次比试,结果照样被上泉秒杀,从此柳生众改拜上泉信纲为师。
上泉信纲(1508 年 - 1577 年,一说 1582 年去世),原名秀纲,日本室町时代末期武将、剑术家,新阴流创始人,被尊为剑圣。
生平经历:生于上州上泉城,5 岁习武,13 岁学鹿岛神流,20 岁继任城主获官职,后学阴流始创新阴流。曾为北条氏兵法师傅,上泉城失陷后辗转投靠多家抵抗武田氏。长野业政去世、箕轮城陷落后,他拒绝武田招揽,在弟子陪伴下游历授剑,还获足利义辉称赞。
主要成就:创立新阴流,为日本三大剑道流派之一,强调 “无刀”“无形”,后衍生多个支派。其弟子柳生宗严开创柳生新阴流,柳生家族在江户幕府任剑术教官。他还发明袋竹刀,后演变为现代剑道竹刀。
人物影响:推动日本剑术发展,培养众多剑术家,促进流派繁荣。其故事形象在文化领域广泛传播,如黑泽明电影《七武士》就有参考其逸闻。
人物评价:武艺出色获 “上野国一本枪” 称赞,被足利义辉赞 “兵法天下第一”。
相关纪念:死后葬于前桥市上泉町的西林寺。当地举办新阴流流祖祭活动,展示名刀、演示锻造、讲授剑术,宣传 “新阴流圣地” 和 “剑圣故乡”。
(上泉信纲的流派叫做新阴流,而柳生日后将柳生新阴流发扬光大并对于日本剑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相传竹剑的发明者便是上泉信纲,因上泉信纲对于剑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故被后世尊为《剑圣》)
一心会用刀与长枪,这点应该参考了上泉信纲。
还有一个故事,上泉信纲曾经路过一个村子,当时村内有个盗贼挟持了小孩做人质,上泉知道后扮作僧人要给盗贼送饭团,上泉接连丢出两颗饭团给盗贼,趁着盗匪分神时他用双手快速的制服了盗贼。
我猜这就是老一心的过肩摔的原型。
至于苇名一文字,应该参考了示现流的大见切。
大见切的含义与特点:“见切” 在日语中有看穿、识破并果断行动的意思。“大见切” 是示现流中极具代表性的必杀技。它的特点在于以极快的速度和强大的力量,从上方斜向斩击对手,攻击范围广且威力巨大。通常在战斗中,剑士会先观察对手的动作和破绽,当捕捉到合适时机时,瞬间发动大见切,试图一举将对手斩倒。这一剑技要求剑士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爆发力和精准的控制力,对身体的协调性和剑术的熟练度都有极高要求。
至于僧兵则是明显参考了宝藏院胤荣创立的宝藏院枪术,特色便是参考弦月造型的十字枪。
(战国时期的寺庙可是战力极强 )
鬼刑部的造型则是参考真田信繁(幸村),鹿角兜、十文字枪、大大的铜钱装饰。
(传说真田的六文钱家纹,意思是冥河的渡船费,这样来看鬼刑部应该还欠五块钱 )
巴的原型
巴明显参考了木曾义仲的妻子,巴御前(御前是女性尊称)
巴御前是日本源平时代时期的著名女将,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介绍:
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巴御前出生于 1154 年,父亲是木曾谷的豪族中原兼远。她小时候和木曾义仲一起长大,由同一奶妈抚养,形同兄妹,长大后二人相爱,巴御前成为了木曾义仲的妾室。
军事生涯:巴御前武艺高强,擅长使用强弓,无论马上或徒步,都能百发百中,被评价为一骑当千的勇士。在著名的俱利迦罗谷之战中,她作为右军副将参战,与木曾四天王等名将并列,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宇治川合战等战役中,她也有出色表现,与源赖朝的大将畠山重忠激战,其铠甲上的铁袖甚至被畠山重忠徒手撕下。
结局成谜:在近江粟津最后的战斗中,跟随木曾义仲的只剩下五骑,巴御前就在其中。木曾义仲不忍心让她陪着自己赴死,巴御前便顺手擒过迎面冲来的武藏名将土御师重,一刀切下脑袋,然后拨马突围而去。此后,她的归宿众说纷纭,有的说她在最后的战斗中随着义仲共赴黄泉,也有说她再嫁了源赖朝部将和田义盛,还有的说她出家为尼,一直守护着义仲的陵墓。
传说巴御前曾经在和敌人厮杀时将敌人以及雷电一起斩断。
木曾义仲是木曾源氏,当他被族兄源赖朝搞死的时候是死在异地,据说只有巴一人出逃,巴与丈的故事多少应该有点参考这段。
源之宫说不定是廉仓时代分出的源氏后裔?这个感兴趣可以去查查
无首则是苇名七枪死后化成的,降灵御灵,御灵指的是身份高贵之人死后的怨灵,比较有名的是平将门。
宫内破戒僧
真名为八百比丘尼,是源之宫的守门人
这个参考就很显而易见了就是日本八百比丘尼,只是传说的行善积德,游戏里的看大门去了
八百比丘尼的传说有多个版本,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她生活在日本飞鸟时代。传说中,一位渔夫捕获了一条人鱼肉,众人不敢食用,一位叫阿部矶女的年轻女子出于好奇吃了人鱼肉。据说人鱼肉具有神奇的功效,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阿部矶女因此获得了漫长的寿命,成为了八百比丘尼。她的名字 “八百” 并非确指八百岁,而是寓意其寿命极长。
在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后,阿部矶女决定出家为尼,法号 “八百比丘尼”。她开始了漫长的修行和游历生涯,在日本各地云游。在这期间,她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她以慈悲之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播佛法和智慧,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生命的真谛和自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