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逝百年抄》是由SQUARE ENIX制作发行的新本格推理游戏,本作在宣传片发出之时凭借着豪华的演员阵容、互动式电影的展现形式以及罕见的新本格题材让许多AVG玩家无比期待。在此之前,SE从未有在本格题材与互动电影的游戏领域中展露拳脚,可以说《春逝百年抄》是SE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但好评率仅有76%的《春逝百年抄》似乎与玩家们的期待有所出入。在体验全程后的我也确实发现了这款游戏的过人之处与不可忽视的致命缺点。
可圈可点的动态演出
在玩家的评价中,对于游戏中角色的演绎产生了比较大的两极分化。《春逝百年抄》讲述了两个家族横跨百年的一系列故事,在这百年中,都围绕着“长生不老的香果”为线索展开了叙述。
在演员的构成上,既有如榎木孝明这般的老牌演员,也有如佐野岳、松本若菜这般在平成特摄剧中活跃的新星演员。单眼落泪的哭戏在流程中也并不罕见,而被玩家称之为尬戏的场景大多出现于推理错误后的恶搞小剧场,在严肃的推理氛围中增添了一丝诙谐,也属实算得上有趣。值得一说的是,在不同时间线与案件中的出场人员均为一个剧组,或许是为了节约资金而选择了让演员一角多饰的方案。但也正是这个决策才能让玩家们看到演员们在不同场景下的精彩演技。
比如在第四章扮演主角叔父的深水元基,在受到主角的指认是表情用力且夸张,看起来有些浮夸与滑稽,但也充分地将冲动与暴躁全然写在了脸上,十分具有表现的张力。这里则是玩家们对演技评价褒贬不一的地方,但其实除了这些表现特别明显的“演技”之外,深水元基在不同章节扮演的不同角色也分别建立起了各具特色且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在第二章扮演的家族长男,将不屑一顾与强势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观众。
而在第一章扮演园艺工的池内万作谦卑憨厚,而后在夜店中扮演机械技工则是不苟言笑。而玩家们能够观赏到这些演员在不同场景下的“角色扮演”,也让《春逝百年抄》多了一份体验的价值。
游戏在演绎上并没有较为致命的问题,更多的则是游戏剧本以及玩法设计上的一些纰漏,让这款打着新本格标签的推理游戏显得并没有那么本格。
过于鸡肋的假设环节(带有部分剧透)
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线下的剧本杀推理游戏,本格推理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所谓本格推理,指的是最为传统且古老的推理流派,其主打逻辑的缜密与案件的离奇。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从而让扮演侦探的玩家去剥丝抽茧地寻找一环又一环的逻辑问题与作案。
所谓新本格,则是在本格的基础上加上“世界观”的设定,无论是故事还是案件,都需要满足设定观来发展。如果用一个例子来形容本格、变格、新本格的区别,那便是在现实世界中使用枪械(本格),在现实世界使用魔法(变格)以及在魔法世界使用魔法(新本格)的区别。但无论是本格还是新本格,传统的硬核推理与缜密的逻辑仍然最为重要的支撑,但在《春逝百年抄》中,玩家却很难享受到硬核案件带来的乐趣。
《春逝百年抄》的游戏流程依赖剧情的推进,随着剧情会收集一个又一个词条作为后续推理的碎片,收集齐所有的词条后则进入推理环节。在推理环节中,每一个获取的词条都可以成立一项“假设”,而《春逝百年抄》的第一个问题就出现在推理环节的“假设”上。引用福尔摩斯曾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当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情况后,其余的情况尽管是多么不可能,必定都是真相。”
这句话确实在本格推理中有着极高的推崇度,但在《春逝百年抄》中却成为了让玩家感到折磨的元素。《春逝百年抄》中的假设数量较多,但假设之间的可能性大相径庭,容易造成玩家的思绪混乱。 举个例子来说:受害者,头部受到重创,案发现场有一款肥皂与带血的石头,便会有假设提出是犯人用肥皂让地面打滑,进而让受害者滑倒,后脑砸上石头造成死亡。该逻辑十分合理,也存在可能性,但也让这款游戏显得有一些降智。
按照本格推理的逻辑来说,确实不应该放过任何一种死亡的可能,但本格推理本身追求的便是逻辑性与手法的巧妙。此般设计虽然没有违背本格本身的属性,但也没能满足应有的高明手法与严谨的逻辑。
此外,无论是本格还是新本格都遵循着不能违背世界观的原则。而在非鬼神世界观下的新本格推理不应该有变格属性(鬼神、诅咒)作为干扰。在第一章的推理中,则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木乃伊诅咒”杀人之类的选项与假设,让玩家可以直接排除该选项,也让该选项显得十分多余。
不尽如人意的推理玩法
上文提到,《春逝百年抄》的玩法需要玩家用词条来进行推理。但如果你体验了该作的数次推理环节,你能明显的感觉到,《春逝百年抄》的推理部分似乎就是一个单纯的拼图游戏,玩家所拼凑的则是被割裂成几个部分的拼图碎片,即便你将每一个部分都拼凑出来,也无法将它们合并成一块完成的图片,为什么呢?
因为最为关键的线索是由推理成功后的剧情流程中给予的,换句话说,玩家们所做的推理比较像抛砖,目的则是为了让后续剧情中将关键信息这块玉给引出来,无论你在自行推理的环节怎样推理和整合,都无法触碰到这块关键拼图,这便是《春逝百年抄》的另一个缺点。
玩家在进入推理环节前,会走流程一般地与各个嫌疑人进行对话,进而获取词条,进而完成假设与推理。但无论是词条的获取也好,词条与假设的匹配也罢,玩家很难在这个环节中感受到一款推理游戏应有的“参与感”。 玩家并不能自由的对案发现场进行搜索,也无法对受害者的尸体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仅凭对话只能带给玩家浅尝辄止的游戏体验,无法真正的完成“搜证”、“验身”以及“审问”等工作。 此外,由于每一条词条的外形都对应着一种万花筒的图案,因此玩家完全可以无视线索内容,仅凭词条万花筒的形状进行匹配即可完成假设。此等设计就如推理游戏中的“场外因素”。在美术角度上说增添了一丝艺术性,但站在玩法上来看,无疑是推理环节中最大的败笔。
同是以推理为主的AVG游戏《枪弹辩驳》系列,则是在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玩家极大的行动空间,无论是在现场寻找线索、排查受害人的身体情况以及盘问每一个嫌疑人的说辞,都能给玩家一种“找拼图”然后“凑拼图”的体验。相较起来,《春逝百年抄》在推理环节则像是被给了一块本就散碎的拼图板块,即便拼凑起来也无法串联成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加上缓慢的剧情节奏,属实容易令人犯困,也难免会让玩家有所失望。
不过,在第五章密室逃脱的环节中,解谜玩法的引入给《春逝百年抄》这令人困倦的游戏氛围带来了一丝新意。这一章节的解谜环节结合了游戏的背景历史与文化,首次将地图与解谜进行结合,也算的上是《春逝百年抄》的一抹亮色了。
结语:玩家想要的本格,才是本格
玩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本格的外壳,更需要的是本格的实质。是对犯案现场蛛丝马迹的追查,是对嫌疑人字里行间的话语进行推敲,是密室的环环机关。而更为笼统的是一个思维逻辑缜密的动机与看似天衣无缝的巧妙手法。玩家更需要的是身临其境的去获取线索,而不是向游戏索取线索。玩家享受的是逻辑高度集中的头脑风暴,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案件假设。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春逝百年抄》,那大概就是——它本格了,但还不够本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