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啊,这里是因为各种奇奇怪怪的原因被你盒定义为时政/政治作者的WeyArk。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很“丧”的时期,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一无是处,没有自己世界会更好?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试着给人带来希望的一首歌,来自陶喆的第三张专辑《黑色柳丁》中的一首歌,《蝴蝶》。

“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呼唤爱”
在2003年的《Soul Power I》演唱会上,陶喆曾经分享过他创作《黑色柳丁》中第三首歌《Dear God》的感悟。
这首歌是我,(某个不让说的事件),事情过去两个礼拜后写的一首歌。(这首歌)是一个祷告,是一个祈祷,希望这个世界,不要再有战争。
(《Dear God》是一首非常好的歌,也是我打算有时间写一篇的,但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和《Dear God》的创作感悟相同,《黑色柳丁》的整张专辑都充满着陶喆对于“爱”这个字以及其所代表的含义的思考。
《黑色柳丁》发行于2002年8月,是陶喆沉寂了两年半之后的回归作品。正如分析作品和事件绕不开历史背景一样,陶喆的第三张专辑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彼时正值千禧年的关头,人们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迎来了21世纪。未来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大家都希望世界会变得更好。
而在“明天会更好”的背后,世界却笼罩在阴霾之下,各种天灾和人祸,许多的人为此而丧命,更多的人无家可归,电视机里24小时不间断的暴力事件,不禁让人开始怀疑世界是否真的会变得更加美好,未来是否会更糟糕。
此时的陶喆正在LA,他没有遇到很坏很坏的人,而是在准备自己的第三张专辑。他在洛杉矶从零开始搭建了一个新的工作室,然后从零开始准备自己新的专辑。
在《黑色柳丁》的发行词中,有这样一段话:
陶喆第三张专辑的创作,无疑是一段艰辛的心理过程。这短短的二年半,不只是他身心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个人的小我也随着整个世界的震荡而波涛起伏。各种灾难频发,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新世纪的欢乐气氛如此虚幻,24小时即时新闻不断重复的竟然是永无休止却真实存在的暴力仇恨…刹那间,唯一却简单的主题浮现,陶喆选择了一个亘久不变却也难以理解的字:爱。

笔者印象很深刻,当面对“如何停止人类永无休止的纷争”时,曾有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是《进击的巨人》里调查兵团前团长埃尔文的回答:“只有当世界只剩下一个人时纷争才会停止”。另一种则是一众文艺创作者呼唤的“人人心中都有爱”。前者固然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却简单粗暴,且颇有“否定人类存在的意义”之嫌疑,而后者虽然难如登天,看似是白日梦,但是无疑这是在维系人类层面最好的回答。就好像John Lennon的《Imagine》里的那句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能觉得我是在痴人说梦,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决非是孤单一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希望有一天你会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one.
那时世界便会迎来大同。
让我们回看《黑色柳丁》这张专辑,柳丁是台湾具有代表性的水果,外表颜色鲜艳,但陶喆却将其置于黑色的环境之中,又是何意呢?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黑色的柳丁,黑色寓意腐败,而柳丁则代表台湾,黑色柳丁即暗讽台湾腐败的社会”。但如果从整张专辑的制作理念出发,这个说法多少会因为其过于政治化而显得不正确。从笔者个人的角度来讲,“黑色”是这个动乱的世界,而“柳丁”不仅是台湾的代表,还有着鲜艳的颜色,其代表的更多的则是“爱”与“希望”。《黑色柳丁》的专辑封面是一个人的眼睛,而在深黑色的瞳孔中其中突兀地出现了一个有着鲜艳橙色的柳丁,其更多蕴含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虽然是个糟糕的世界,但不能因为满目的黑色而忽视了那微小的爱与希望”。
《黑色柳丁》虽然好评如潮,但在次年的金曲奖评选中却颗粒无收,甚至没有提名,只有陶喆本人得了个“最佳男演唱人”的提名。但在其他的奖项评选上,《黑色柳丁》做到了得奖无数,实现了“环金曲奖霸榜”。

《蝴蝶》是一首给人力量的歌
在浙江卫视制作的音乐类节目《天赐的声音2》第一期里,陶喆分享了他在创作《蝴蝶》时的感受。
《蝴蝶》这首歌对我个人来讲很重要,我写这首歌的时候,是我人生的一个黑暗期,可是我在这首歌当中得到了一种力量,哪怕你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哪怕你现在还是很辛苦,可是你要记得,你将是这只蝴蝶,希望(这首歌)又可以打开我的翅膀,又可以变成这个蝴蝶,王者归来。

《蝴蝶》这首歌在编曲上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大部分歌曲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它没有任何的前奏,钢琴第一个和弦出来,人声部分就马上跟着出场。印象中前三张专辑里应该只有《望春风》也没有前奏。而伴奏部分的这架钢琴,在经过后期混音的特殊处理下,与常规的钢琴相比显得更加干涩沙哑,这一切都让人仿佛能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一片废墟之中。
当这世界已经准备将我遗弃
像一个伤兵 被留在孤独荒野里
开始怀疑我存在有没有意义
在别人眼里 我似乎变成了隐形
难道失败就永远翻不了身
谁来挽救坠落的灵魂
鼓组——整个编曲中真正有力量的伴奏部分,出现在副歌部分的开始,而副歌正是“你”出现的那个时刻。
每次一见到你 心里好平静
就像一只蝴蝶飞过废墟
我又能活下去 我又找回勇气
你的爱像氧气帮忙我呼吸
整首歌最有力量的部分,是Bridge的部分。在这一部分,陶喆将所有充满力量的,带有温暖色彩的乐器都集中到了这一部分,并编写了整首歌中最出彩的、最有力量的和声。如果说主歌部分是荒原中破败的废墟,副歌是一只只蝴蝶飞过这片废墟,那么Bridge则是一只只蝴蝶聚集在一起,并在最后一段升调的副歌中带来了“雨过天晴”。
爱我这样的人对你来说不容易
我的痛苦你也经历 你是唯一
陪我到天堂与地狱
在最后一段副歌结束后,主要的声音部分仍然还是那架干涩的钢琴和人声,但在贝斯在低频部分的铺底下,这段声音不再像是前面的废墟那样荒凉,而是更加温暖,就好像是一只蝴蝶一样,扑动翅膀,慢慢飞向充满希望的远方。

“感谢那个爱我的你”
正如前面所述,《黑色柳丁》这整张专辑的主题就是“爱”。
整张专辑里的所有歌都讲述了“爱”这个字的不同方面。主打歌《黑色柳丁》展现了没有爱的人的悲惨状态;《Dear God》向“云端之上”呼唤着给予世人心中以爱;《讨厌红楼梦》向传统的不自由的爱情观说“不”;《宫保鸡丁》告诉人们爱不需要物质,它是如此简单……
而《蝴蝶》则是一首赞歌,赞美那些在我们人生中灰暗时期照亮我们的人。
“你”所指代的是谁?这个“你”并非是一个特定的人。他可以是在你因为没考好而垂头丧气时安慰你说“人生不应该被分数决定”的爸妈,可以是你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已时陪在你身旁喝救喝到不省人事的最好的哥们,可以是你在事业失意时向你许诺会陪伴你直到你东山再起的爱人……所谓的“你”,其实就是那些在你人生中的每个灰暗时刻,仍然用爱照亮着你内心的灰暗角落,用爱托举着你,直到你从废墟中走出来。

《蝴蝶》在曲调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相较于相较于其他歌曲,《蝴蝶》整首曲子在音高上都维持在陶喆可以使用真声歌唱的水平,尤其是副歌部分,陶喆难得地没有在副歌做任何的炫技,而是选择直接使用真声完成,因为《蝴蝶》所想要表现的爱,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它就是那种直接的、充满力量的。
事实上,在需要真情流露的时候,陶喆从来不会去试着去加入更多的元素,他一定会选择去用最真实的一面去面对。参考为奥运健儿写的那首《桂冠英雄》里,在最后一段副歌里,陶喆直接唱破了音。他本可以选择避开这个真声,可以通过后期去切掉,换成更好的、更完美的声音,但他选择把破音的部分保留了下来,因为这就是他需要的真情流露。

写在最后
在陶喆的自传电影《11号产房》中,他曾谈论到这张专辑的创作目的:
我希望能创作这样一张专辑,它不需要多复杂,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去感动人。

在蓝专中陶喆写了一首歌,名为《爱很简单》,但到了5年之后,在黑专里,陶喆便为爱写了12首不同的歌,里面既有小爱,也有大爱,笔者认为这是陶喆作为一个创作者的成长的体现。陶喆的爱已经不再局限于那句“I love you”,而是开始往更远的地方飞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