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是由畢贛執導的劇情片,陳永忠、餘世學、郭月等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貴州凱里的鄉村醫生,為了尋找侄子,來到陌生的小鎮,在這個亦真亦幻的小鎮中,他與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
可能大家對於這個導演和電影都會非常的陌生,但是,如果我提起另外一部電影,大家可能就會非常的耳熟,那就是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一八年跨年夜打著陪你心愛的另一半走進電影院過最後的夜晚,屬實是把營銷玩明白了,讓一個小眾的電影收穫了上億的票房,也被網友們狠狠的罵了一通。
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地球最後的夜晚也好,還是路邊野餐也罷,都是非常優秀的作者電影,尤其是路邊野餐,看完之後我更是驚訝的不行。
導演畢贛創造了一種強有力的新魔幻現實主義,有時令人費解,卻刻刻讓人著迷,並認可了影片在電影美學上的驚人嘗試與成功 。(法國的影評刊物《電影手冊》評)
電影手冊作為最為權威的學院派,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而我恰恰非常認可,因為整體來看,路邊野餐真的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首先是這個路邊野餐名字的由來,其實是主角陳昇寫的一本詩集,現實中的參照則是蘇聯作家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同名科幻小說《路邊野餐》,也側面告訴了我們這個故事其實相當的魔幻。當然其實原名叫做惶然錄,只是不利於宣傳,改做路邊野餐。
整個路邊野餐的前半部分用較大的篇幅交代了主角陳昇的人際關係。在自己的老家,貴州的凱里縣診所之中,有兩個心事重重的人,主角陳昇和一個女人。
主角陳昇作為男主,其實活的並不自在,因為他的家庭有很多的變故,自己的母親去世,妻子早早地離世,而自己的弟弟為了錢又把自己的侄子給賣到了蕩麥,為了自己母親的託付,他踏上了尋找自己侄子的旅途。而另一位孤獨的老女人託他帶一張照片、一件襯衫、一盒磁帶給病重的舊情人。於是陳昇就踏上了這趟旅程。
可以說前半段的劇情相對而言是十分枯燥並且乏味的,但是我們不乏從一個鏡頭之中看出主角內心的掙扎和無助。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鏡頭是,主角陳昇騎摩托車來找自己的弟弟,之前的畫面一直都是拍著陳昇的背部,而導演畢贛又非常喜歡用固定鏡頭(大概是省錢),所以等陳昇到了地方之後,摩托車頭部一擺,通過後視鏡看到陳昇的情況,個人認為設計的非常巧妙,而後續的鏡頭也多是這樣。
前面的故事交代結束之後,陳昇踏上了火車來尋找自己的侄子,這個時候導演的鏡頭給到了火車,而火車上畫著一列鐘錶。隨著列車的行進,鐘錶也開始倒轉,隨之,陳昇進入了一個奇妙的空間。
電影的後半段我幾乎是帶著迷惑去看的,甚至,我沒想到會這樣。
整整四十二分鐘的長鏡頭,並且一定是沒有剪輯過得長鏡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長鏡頭。這裡真**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我就不做贅述。
在這四十二分鐘的長鏡頭裡面,陳昇在一個陌生開摩的的年輕人的引導下,在這裡見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妻子,完成了自己從來都不敢做的事情,把老女人的信物給了舊情人的孩子,並且,在他將要離開時,發現哪個年輕人居然是自己的侄子。
過去、當下和未來,在這四十二分鐘交織在一起,讓人亦夢亦真,所以才會說是惶然錄。而這個世界是一場夢,還是多個時間下的彙集?電影並沒有交代,而是隨著陳昇踏上火車,重返現實世界作為終結。
正如電影手冊所說,新魔幻現實主義。
毫不誇張的說,路邊野餐是對電影中時空間描寫的一次革新,是劃時代的作品。
但是這部電影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1.經費不足導致的攝影的瑕疵,其實說白了就是光影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黑的地方並沒有質感。
2.演員演技的問題,這也能理解,畢竟這是導演的舅舅演的,問就是沒錢請演員。
3.無用臺詞,畢贛很擅長鏡頭的拍攝和空間的利用,但是臺詞的編寫很捉急,有時候就是乾脆引用,所以不太理想。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是一個創新遠大於瑕疵的電影,推薦有耐心的狂熱愛好者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