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杨修之父。初举孝廉、茂才,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任京兆尹时,揭发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处死。
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汉献帝时,遍历三公(司空、司徒、太尉)。董卓迁都长安时,他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杨彪尽节护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杨彪下狱,严刑拷打,获释后又任太常。他见汉室衰微,便称病不理世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了杨修。曹丕登基后,杨彪坚决拒绝出任太尉。黄初六年(225),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二.皮肤赏析
面部:杨彪的面部表情略显凝重,双眉紧蹙,眼中含有泪花。众所周知,杨彪是东汉末年朝中重臣,一直以来对汉王室忠心耿耿,所以当他看到汉室衰微,朝廷动荡,自然眼含泪光,心中忧郁。同时,杨彪已经满头白发,须眉也已全部斑白,说明当时的杨彪已经年迈,无力操持政务,有复兴汉室之心,无复兴汉室之力。
左后方:杨彪插画的左后方有一个半透明的人形,很明显,对比界曹操的插图,那简直是原版复刻:奸雄的双眼,配上长长的胡须,还有标志性的头盔,暗示着杨彪时刻提防着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汉室一直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杨彪也正是担心曹操早晚会取代汉室,所以插图中绘制了曹操的影子。
右后方:杨彪插画的右后方也有一个半透明的人形,身体肥硕。只要对比董卓的原画,就可以分辨,而最具标志性的是董卓的胡须,扎了5条。历史中,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挟持,当时董卓祸乱长安,杨彪也是一直跟随在献帝身边保护,同时也看出了董卓觊觎皇位的意思。
手中的积木:杨彪手中把玩的积分好像与某个武将手中的形成了暗合,是的,他就是刘协。积分任人摆布,也象征着刘协被董卓和曹操摆布的命运,作为傀儡皇帝的忠臣,杨彪也是有心无力,面对强大多谋的孟德,没办法凭借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一旁的残烛:残烛,昭示这王朝的末期,历史即将改写,象征着汉室衰微,即将被魏所取代。杨彪也只能唏嘘,在220年,曹丕称帝之后,至死不愿意担任新朝的官员。
总结:综观原画的整体背景,还是主要以冷色调为主,表现出杨彪身处窘境,汉祚将替,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写。阴暗而狭小的空间背景,紫色为主色调的人物服饰,都十分贴合武将的历史身份,可以称作非常出色的武将原画之作。
三.台词赏析
昭汉:汉祚将终,我又岂能无憾?/天道昭昭,再兴如光武亦可期!
让节:公既执掌权柄,又何必令君臣遭乱?/公虽权倾朝野,亦当尊圣上之义!
义争: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其可行也?/诸君举事,当上顺天心,奈何如是!
阵亡:未能效死佑汉,只因宗族之重。
三个技能和阵亡的台词都表现出出杨彪对汉王朝的耿耿忠心,对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乱象有所批判。其中“义争”最鲜明地表现出杨彪的反抗精神,对李傕郭汜等乱臣贼子口诛笔伐,体现了汉室老臣的刚毅节操。
四.武将小结
杨彪作为汉末老臣,其个人形象和主要历史遭际在这张武将原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实乃三国杀难得的佳作。个人非常欣赏这张作品,是因为它不仅契合了相关历史史实,还生动得描摹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下,心理的犹豫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