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从《铃兰》三次试玩聊一下商业宣发背后的心理博弈
吐槽:关于《铃兰》试玩版和半年前广州核聚变一样这破事……
闲扯:《铃兰》的机会与风险
反馈:角色技能学习机制有待商榷
反馈:有些反常识的地方说一下
反馈:主线和抽卡强行割裂得不偿失
反馈:先把“致敬经典”放一放,从“挡枪”开始说
天火老婆镇楼!

今天聊的是职场生存。我去机核网核聚变玩了几次,也看了不少国产游戏的情况,对目前国产游戏整体的问题也在不断总结。其实我觉得国产游戏很多组的技术是够的,问题都是出在思路上。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越努力只会死得越惨。
我曾经在核聚变上对着《铃兰》采访组的摄像机说:“核聚变上的国产游戏,90%大暴死,9%垂死挣扎再死,只有1%活下来赚到了钱。”注意是“国产游戏”,进口的已经出名的游戏不算。
我当着摄像机问项目组的一个同事:“游戏没上市前说的丑话都是良心,上市后的丑话都是聪明话。你们这个机制太复杂了,现在的新生代玩家并不熟悉《皇骑》这样的老作品,会不习惯的。那你们游戏的营收怎么办啊?”这个同事想了想,问道:“也许心动不在意吧?”
瓦特?不在意?

以上都是原话,管理层要是看到这些吐槽可以去查当时的录像……

但凡专门做一个试玩版,收拾收拾,把玩家们骗一骗哄一哄,给自己后面争取时间,也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策略。多的是游戏这么做,特别是一些大厂的3A大作,实在火烧眉毛拖不过去了,先弄一个专门的试玩版,先凑合应付一下再说。之所以玩家们在游戏上市以后惊呼上当预售欺诈,多半就是这个原因。

我关注这个游戏首先是在机核网看到编辑发的一次文章介绍,然后看到心动黄老板亲自点赞,还看到松野泰己来点赞,还请崎元仁来作曲。心动这是在憋大招么?当看到《铃兰》长时间挂在TapTap手机端首页推荐时,我确定心动确实是想憋个大的。
APP首页推荐位是非常贵的,价格绝对非我等凡人可以想象。理论上APP和游戏是两个分开的部门,要分开算KPI。如果没有老板强推,APP才不会给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游戏这样挂首页,绝对影响KPI。即使属于同一个公司,不同部门也不一定合拍。
刚好我在21年成功稳住了收入,勉强算是有点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既然遇到就是缘分,那么我想就在《铃兰》这里验证一下我对游戏设计理念和商业运作的理解。一款网游的研发和运营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从游戏内容开局的设计思路就要想明白,绝非一下说得清楚。
其实大家不要老是骂策划,很多网游的炸瓜是根子上问题一次性爆发。设计思路的偏差在积累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影响商业营运,这绝不是半路进组的策划们可以想明白的事。《明日方舟》也有不少设计根子上的问题,可以在以往的瓜中找到痕迹,而且几乎没得改,只能凑合着过,以后会顺带分析。多研究同行爆款是很有必要的。
说实话,如果我是个普通打工仔,我所在的项目被集团大老板亲自点赞,我只会瑟瑟发抖…… _(:з」∠)_
扫了一下心动的港股情况,看了一些财报和投行机构的研报,可以确定版号确实对游戏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近一年来所有游戏公司的股价都非常低迷,对旗下项目预期肯定是有影响的。现在投行机构开始对版号重开纷纷给出看多预期,但这并不能决定股价短期走势,还需要公司旗下项目的努力。
心动对《铃兰》的预期应该是拉满的。这时候就别说《铃兰》对标的只是战棋游戏。玩家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就那么多,打开一个设备,就意味着设备上所有的游戏都必须一拥而上打群架。不管你是战棋,还是FPS,还是吃鸡,还是王者荣耀,大家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
关于股市对游戏的影响,后面会顺带聊一下。明白以后大家就会对游戏行业有一些全新的认识。在游戏公司,特别是上市游戏公司工作的年轻人们,注意不要过分闷头做事,要多注意外部消息。建议有空可以多看看自己公司的股市消息,有助于判断自己所在项目的情况。注意我只是说看消息,不是炒股,不懂别瞎几把乱炒股!
如果自己的项目刚好被顶在公司战略的最前端,一定要及时正确评估项目的情况,能做,那就大胆坚决的做,不能,就跑。
如果用纯商业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天眼查对机核网进行股权透视,可以看到这些……









以上都是公开信息,说出来也没啥关系。之所以放这些图就是像说,《铃兰》还要浪费多少机会呢?
广州核聚变由于人数限制,所以场馆有相当一大块位置空出来,因为感觉没那么多人,估计展位太多也没意思。我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核聚变其实是《铃兰》自家后院,只要游戏够给力,展位想要多大就有多大,无非就是黄总一句话的事而已。怕展位太大吸引不到人?Coser搞起来就是了,把游戏里的老婆们都整出来。有漂亮姑娘们站台,分分钟人山人海。
总觉得《铃兰》还可以抢救一下,要看公司高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