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字威公,襄陽人,蜀漢官員。最初為荊州主簿,後投奔關羽,任為功曹。關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劉備讚賞,擢為尚書。因與尚書令劉巴不和,調為弘農太守。建興三年任丞相參軍,亮卒,他部署安全退軍。諸葛亮在生前定蔣琬繼任。建興十三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但楊儀仍不自省,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己結束了自己。
接下來看原畫摳細節
重要細節:楊儀與軍隊
諸葛亮死後,北伐中斷,諸葛亮留下遺命希望將軍隊帶回漢中,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組成一派,他們堅持按照遺命撤軍,但魏延堅決不同意,他認為北伐即將成功,應將北伐進行到底;因而,一場內鬥開始了。雙方開始向劉禪上書彈劾對方,劉禪不能明辨,最終蔣琬(諸葛亮的第一接班人)說應該聽取楊儀的意見(蔣琬、費禕、楊儀等一些文臣平日裡關係較好,物以類聚)。劉禪因此認為魏延有謀反的意圖,命楊儀追而擊之。
本皮膚反映的是楊儀追擊、擊殺魏延之後,大罵魏延的場景。在這場追擊戰中,還有一個人起到了關鍵作用,那就是王平。在追擊的過程中,王平在雙方準備開戰的時候於在軍前大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意思是丞相才剛逝世沒多久,你怎麼敢這麼做?魏延手下的士兵們都認為錯在魏延,紛紛散去,魏延手中沒有了兵馬,只能帶兒子和近侍少許逃亡漢中。楊儀命馬岱追擊,於途中斬殺了魏延,然後楊儀做出了知識分子做不出的事:他把魏延被斬落的頭顱踩在腳下,往上吐一口唾沫,罵道:“庸奴!復能作惡不?”足以可見二人之間的關係之惡。
從史實來看,魏延無疑是被冤枉的,二人關係自開始就水火不容,魏延自身又心高氣傲、不近他人。諸葛亮在世時,尚能讓二人和平共處,諸葛亮一死,二人的矛盾就展現出來,兩敗俱傷的下場是跑不了了。
楊儀小故事
諸葛亮死後,楊儀自恃資歷老、能力強,必然是丞相的第一人選,但諸葛亮深知楊儀性格狹隘,生前就做了安排,秘奏劉禪稱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有意讓蔣琬擔當重任。楊儀到京城後,僅被任命為中軍師,於是頗有怨言。費禕前來看望楊儀,原本準備好言安慰一下,誰知楊儀居然說自己還不如舉兵投魏,落不得今日的下場。費禕大驚,秘密地告訴了劉禪,劉禪就用了楊儀給魏延套上的罪名—企圖謀反,將他流放,也算是有始有終,讓魏延的冤屈得了解。
楊儀性格狹隘,雖有才能卻不容人,利用魏延的性格缺點冤殺了他,足稱為“三國真小人”也!楊儀的下場,大多是由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只能說,二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以錯誤的方式遇上了,也不可不謂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