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刘备篇】从市井小贩到一国之君|三国杀 - 第1张](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kAl2ot04Mhfdr0Iv75rDTPulit3.png)
刘备的父亲是当时幽州的一个小吏,官位很低,加上在刘备的幼年是就早亡了,所以家庭这块对刘备没什么多大助力。但是家族有位叔父,经常帮助刘备,刘备当时的主业是织席贩履。
虽然当时刘备贫穷,但是的的确确是汉皇后裔,这一点是刘备的一个很大的助力。因为人类社会从产生以来就有论资排辈的习惯,这也是后来刘备成为刘皇叔的先天条件。刘备和献帝都姓刘,而且当时是有家谱的,所以献帝认下刘备为皇叔。刘备自从成为皇叔以后,这让刘备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大一部分关注,也为他后来成为蜀帝埋下了铺垫。
黄巾之乱爆发后,刘备因讨伐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县尉。后因鞭挞督邮,他弃官追随毋邱毅,再次讨伐黄巾军,又被任命为下密县县承。但不久后他再次弃官,后又被任命为高唐县县令。后来高唐县被黄巾军占领,刘备投靠公孙瓒。被举荐为别部司马,后升任平原县县令。
后来刘备投靠徐州牧陶谦。一年之后,陶谦病死,刘备顺利接手徐州,自此有了自己的一点基业。但是,刘备在徐州遭到袁术的攻打,出征迎战后又被吕布偷袭,妻儿被擒获。经过糜竺周旋,两人和解,刘备的妻儿被释放。和解之后,他立刻招兵买马,这引来了吕布的二次进攻。再次兵败后,刘备投靠曹操,来到许昌。
![【专栏刘备篇】从市井小贩到一国之君|三国杀 - 第2张](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ukq7gbRkmIsdvk6bpR_3ymmrZrf.png)
刘备在袁绍处收拢兵马恢复元气后,刘备借口联合荆州,便离开袁绍投奔荆州牧刘表。因为在荆州比较得人心,刘备遭到了刘表的堤防。刘备在荆州待了八年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一年后,荆州牧刘表病死,刘琮向曹操投降。诸葛亮劝刘备趁曹操未到先取荆州,但刘备没有同意,而是带着几万百姓一路逃亡。后遭到曹操的追击,不得已又丢下百姓和妻儿逃亡汉津。
刘备在汉津立稳脚跟后,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攻下荆州四郡,后来又夺取江陵。经过26年的征战,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刘备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约,前往益州共同讨伐张鲁。而这一切其实是益州别驾张松的计谋,他意在帮助刘备取益州。刘备以人心不稳为由暂缓计划。不料在半年之后,张松计谋被识破。刘璋因此与刘备反目,双方开站。经过两年征战,刘备占领益州。此时孙权派人向刘备讨要荆州,被刘备拒绝,因此双方开展。后因曹操进攻汉中,刘备迫于压力,与孙权议和,平分荆州。刘备占领汉中,在群臣的拥立下,进位汉中王。后来因为曹丕毒死献帝,刘备顺理成章在成都称帝。
![【专栏刘备篇】从市井小贩到一国之君|三国杀 - 第3张](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rRFdfxee1FnvgQ7S29b0xnh4zkS.png)
刘备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
![【专栏刘备篇】从市井小贩到一国之君|三国杀 - 第4张](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rvZVIJtAJmaGR2uNGkCQsfDAHmK.png)
***曾多次谈论刘备,他认为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纵观刘备的一生,二十三岁起兵经过二十三年的辗转漂泊,四十六岁请得诸葛亮出山。六十岁建立帝业,但刚刚建立帝业三年之后便撒手人寰。论才能,他早年不爱读书,只爱狗马音乐漂亮衣服。论用兵,他早年时常兵败到处投靠别人。论治国,他以礼义治国,国法虽严,但百姓安居乐业。论谋略,刘备懂得以仁心笼络人心,但政治目光短浅,夺取益州时由于手段不当,他失去了大部分民心。后来称帝又操之过急,将私心暴露无遗,这也给后来蜀汉灭亡埋下了祸根。
![【专栏刘备篇】从市井小贩到一国之君|三国杀 - 第5张](https://img2.tapimg.com/moment/etag/FkAl2ot04Mhfdr0Iv75rDTPulit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