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17 10:58:28 作者:glb1031 Language

分享一臺頂配主機的裝機方案,關鍵詞:14900KF、4090D、實木、ATX

對於電腦DIY的喜愛熱情持久未散,最近朋友也正好有裝機需求所以又著手打造了這臺頂配的DIY主機出來。配置上選擇了i9 14900KF+4090D的組合,其他硬件就自然圍繞這兩個來做選擇。其實相比主板、顯卡這次最先確定的硬件反倒是機箱,機箱選擇了來自分形工藝的North XL,很喜歡這樣科技與現實交織的產物。整面的實木材質給我帶來的衝擊太大了,相比傳統各種金屬材質的變形,這樣兩種具有衝突性事物的結合更讓我眼前一亮。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0張

其他配置方面沒有考慮差價快2000的14900KS,畢竟日常主要還是默認使用實際差異感覺不會很大。顯卡方面既然已經ATX 機箱了,所以也不會有過多尺寸上的限制。主要考慮顯卡與主板和機箱配色上的風格統一就行。所以在充足的預算下就有了華碩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與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這樣的組合,這樣整體配色都是白色系列。搭配的水冷是華碩 ROG 龍神 III 代白色ARGB版本,這也是我之前裝機就用過的一款散熱,出色的顏值和性能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此外就是內存方面,這次嘗試了頻率更高的24GB 單根的宏碁掠奪者的Hermes冰刃,感受一下32GB到48GB容量與頻率上的變化。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1張

配置單:

CPU: intel i9 14900KF

主板: 華碩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顯卡: 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

內存: 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 DDR5 24GB x2 7200MHz

SSD: 金士頓 KC3000 2TB SSD

散熱: ASUS 龍神III 360一體式水冷 白色

機箱: 分形工藝 North XL 白色側透

電源:安鈦克 NE1000

整機展示:

顏值方面,分形工藝 North XL 機箱在桌面上的顏值足夠好看。正面的橡木木條與實木桌面相得益彰。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2張

這樣科技與現實的交融讓沉悶的DIY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而且本身材質方面橡木和胡桃木的材質耐久也不用過多擔心。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箱整面木條裝飾下面是3把140mm 風扇,配合頂部安裝的一體式水冷日常我覺得風道是沒問題的。當然機箱內也可以加裝更多風扇,但是我還是覺得風扇多了噪音自然也隨之就來了。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North XL 機箱內部是黑灰的配色,整體搭配側透的觀感是一種黑白配的風格。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內部硬件燈光:

機箱內部硬件都按照白色來選的硬件,但是因為機箱內是黑灰配色的所以定製線我乾脆用了黑色。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內部整體看起來還是十分和諧的。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ROG 龍神 III代冷頭的自定義熟悉很高,可以在奧創軟件中進行設置。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整機都可以通過主板控制燈光同步或者分別自定義設置。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內存的燈光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白色的冰刃顏值也是足夠能打。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華碩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的I/O一體式盔甲上設計了ROG 的燈光。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主板上M.2SSD的散熱馬甲上還自帶一個2英寸的系統顯示屏也支持顯示系統狀態或者自定義動畫顯示。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顯卡方面,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的散熱確實依舊豪華,厚度達到了3.5槽設計。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硬件開箱:

聊到華碩白色的主板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華碩吹雪系列,但是華碩其實還有另一款更高端的白色系主板產品:華碩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這款主板也是在Z690 時代之後再次迴歸,整體採用黑色的PCB +白色的散熱裝甲設計。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整體規格上,無論硬件或者產品設計上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無不告訴玩家這是一款華碩滿血ROG 主板。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在CPU 供電的區域依舊提供了支持分體水冷設計。對於有實力的玩家可以嘗試分體水看看,通過側面可以看到FORMULA 特有的HybridChill 混合散熱。採用了較大厚度的金屬導熱層,這是在之前純血主板上少見的設計,而在散熱盔甲下是20(105A)+1(105A)+2供電模組。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華碩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主板一共提供1個PCIe 5.0 M.2 SSD接口以及4個PCIe 4.0 M.2 SSD 接口。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在靠近CPU的第一個M.2 SSD接口上的散熱馬甲上還自帶一個2英寸的系統顯示屏,可以設置自定義顯示,默認下會滾動顯示硬件狀態。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內存方面支持最大256GB(64GB x4)內存設計,支持intel XMP 3.0 以及華碩AEMP II 內存技術,對於超頻玩家日常OC 8000+似乎都更隨心了。內存接口一側可以看到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主板還提供了Q-LED 的Debug 故障診斷燈、獨立開關鍵、重啟鍵方便裸機平臺測試。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主板24 Pin 接口一側還有一個8 Pin 供電接口用來為前置Type-C 提供60W QC 4+快充供電設計,此外前置Type-C 接口還支持20Gbps的高速傳輸。此外顯卡易拆卸鍵依舊好評。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主板I/O 接口還是有不小亮點的,除了有兩個雷電 4接口之外,還提供了WiFi 7以及 5G RJ 45 網卡支持(一般主板還多是2.5G RJ45網絡接口)。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處理器方面入手的是Intel i9 14900KF,目前還沒遇到縮肛的問題。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畢竟是富哥的選擇,主板和處理器已經是旗艦配置了。顯卡自然也是RTX 4090 ,當然現在只有RTX 4090D 好買些。這裡選擇的是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這張顯卡和主板放在一起是不是也非常和諧?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依舊是熟悉的AD102核心,搭配了24GB DDR6X 384-bit顯存並沒有縮水。而且如果你是遊戲玩家的話,其實變化不大,這張4090D的TDP 為425W。外觀上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有月白和黑色兩個顏色可選,搭配IceStorm 3.0 散熱系統,長度更是達到了356mm。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散熱方面提供了3把110mm的盾鱗2.0風扇,每一片扇葉的曲率和鱗狀仿生條紋,從而實現提升風扇風量、風壓和風流來幫助顯卡散熱。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作為旗艦顯卡,背板自然不可少。使用了鋁合金加固骨骼結構件形式,確保PCB均勻受力,減少彎曲。另外合金背板本身也提升了顯卡的靜電防護能力。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側面看去這張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厚度也到了3.5槽設計,內部是加高加厚的鍍鎳散熱鰭片模組搭配快速導熱至熱管陣列,而且在GPU 核心表還有大面積的VC均熱板覆蓋來實現更好的導熱效果。顯卡側面還支持SPECTRA 2.0 ARGB燈效,搭配附件的5V RGB 轉接線還可以實現與主板燈光同步。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供電接口依舊是熟悉的16pin(12VHPWR)設計,一側還有一個bios 切換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附件方面這款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還提供一根16pin(12VHPWR)轉8Pin x4的電源線,接好真有點「八爪魚」的味道。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顯卡尾部可以看到7根熱管,但是實際內部有多達9根熱管幫助散熱。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顯卡安裝效果,整體一套白色的旗艦硬件還是非常顯眼的組合。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內存方面還是請出我的老熟人,來自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 DDR5 7200MHz 24GB x2了,分量十足的散熱盔甲設計,我之前上手的就是白色版本,此外還有黑色和銀色兩個配色可選。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這款內存採用特挑的ADIE 顆粒。默認時序36-46-46-115時序還是非常不錯的。搭配14代的i9 14900KF也可以實現超頻到8200MHz CL38的表現,後續有時間也會在內存表現上繼續摸索一下。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還為玩家提供了一個輔助內存散熱的小風扇,而且除了支架之外,還提供了一個4cm 的定製內存風扇。別看這款風扇很小,但是依舊可以保持在29.9DB 噪音下提供4.72CFM 的風量來幫助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內存散熱。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 D5 內存採用10 層PCB 板設計,具有更強的電氣性能,可以為內存超頻提供更強的電壓、電流支持。而且冰刃系列內存還搭載了溫度傳感器,支持實時監控運行溫度,從而達到提升超頻穩定性的目的。另外就是容量上目前從測試來看,24GB 單根容量的版本在日常上如果你有更多專業需求的話,會相比16GB 的內存容量上更有優勢。而在頻率上24GB 容量的又要比32GB 的內存更容易實現更高的頻率。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對於不擅長超頻的玩家,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還支持intel XMP 3.0 一鍵啟用預設超頻設置,大大降低玩家超頻難度。從頂部看上去可以看到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系列霧化導光燈條,支持多家燈光同步滿足RGB 玩家氛圍燈光設置需要。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SSD選擇了金士頓 KC3000 PCIe 4.0 SSD 2TB,一步到位的2TB選擇也剛好可以滿足我平時遊戲和存儲需求。金士頓KC3000最大更有4TB版本可選,讀寫方面也是7000MB/s傳輸俱樂部成員。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KC3000採用3D TLC顆粒,Phison E18主控。NAND顆粒則是金士頓自家封裝的,鎂光176層3D TLC NAND。正面的黑色貼紙是石墨烯鋁製散熱片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散熱。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2TB 版本的金士頓 KC3000 SSD採用單面封裝設計,另一面的貼紙可以看到參數信息。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從側面看可以看到KC3000 2TB 版本採用雙面顆粒設計,產品正面設計了約1mm厚的鋁片來幫助散熱。而且鋁片厚度適中,安裝時不用擔憂影響主板自帶散熱盔甲安裝。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安裝方面Z790 Formula 主板一共提供1個PCIe 5.0 M.2 SSD接口以及4個PCIe 4.0 M.2 SSD 接口。KC3000 2TB PCIe 4.0 SSD安裝方面裝在了主板第一個M.2 接口。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散熱選擇了華碩 ROG 龍神 III 白色版本,這也是華碩ROG 系列旗下定位最高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了,採用Asetek 八代水泵設計,黑色RGB風扇版本和貓頭鷹風扇的定製版可選。白色RGB 風扇版本則是搭配了磁吸設計的ARGB 風扇版本。白色版本就連包裝都不同於華碩經典的黑紅設計,全白的包裝看上去有些小清新的感覺。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外觀方面相比之前的龍神 II 代似乎沒有很多變化,依舊是3.5 英寸LCD 屏幕。但是細節方面新的LCD 屏幕磁吸上蓋換成了質感更好的鋁合金材質表面外殼設計,屏幕內容也可以根據需求自定義顯示。相比之前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可以上傳更大容量的動圖或者圖片,32MB 的存儲空間給自定義顯示留下了更多可能。而且ARGB 版本自帶的磁吸風扇在使用體驗上更進一步。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新的磁吸風扇連接使用方便,只需要通過一根磁吸線材就可以實現風扇供電以及ARGB 燈光連接。而且理線也更方便了,也希望後期華碩能單獨發售同款風扇。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風扇的磁吸接口細節,磁力強度還是不錯的。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ROG 龍神III一體式360mm 水冷顏值方面似乎也從沒怕過誰,顏值、性能與做工都是目前最好的一體式水冷的代表了。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冷頭細節,鋁合金質感的外殼進一步提升了質感。尺寸為89*91*101mm,冷頭一週都採用鏤空的進氣格柵設計,可以方便冷頭內風扇排出熱風。另外最近華碩也推出了支持分體式水冷的冷頭單獨售賣了,只是內部就沒用水泵了。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此外在ROG龍神III 代冷頭內部還增加了一顆風扇來幫助散熱,內置第八代 Asetek 水泵採用三相電機,提供更高的流量和更低噪音,強化散熱性能,搭配更大尺寸底座,為新一代 Intel 處理器提供更高的散熱效率。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厚實的純銅散熱底座預塗導熱硅脂,方形的塗裝也更貼合散熱器的方形外觀。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出廠冷排在出廠時兩面均覆蓋有塑料保護蓋以防磕傷,這個細節相當不錯.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箱是分形工藝的North XL 白色側透版本,去年的時候就被分形工藝的North 吸引,傳統機箱與胡桃木、橡木的材質的結合給我一種科技與現實交織的感覺。更新後的North XL 對內部空間進行了優化,尺寸上更大了些可以更好地兼容目前硬件對於散熱的需求。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North XL 機箱正面的實木材質尤其吸睛,優化後的North XL機箱正面可以預裝了3把14cm風扇,可以支持安裝420mm 一體式冷排。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分形工藝的機箱產品都可以根據喜好選擇Mesh網面側板或者鋼化玻璃側透,我選的是鋼化玻璃的版本。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箱的I/O 接口都設計在機箱頂部,作為一款全塔機箱日常可能更多還是放在腳邊吧。提供了兩個USB3.0、一個Type-C 3.2 Gen2接口。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箱尾部設計,電源從底部推入搭配支架固定。North XL 機箱背後可以安裝一把14CM 風扇來幫助散熱。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器頂部可以安裝360mm 一體式水冷,風冷的話這款機箱最大也可以安裝185mm 高的塔式散熱器。整體散熱兼容性極大地滿足了當前硬件的散熱需求。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機箱正面標配了三把140mm ASPECT PWM 風扇,通過機箱自帶的集線器可以在主板設置內實現轉速調節。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打開機箱背板可以看到內部理線空間還是十分充足的,可以通過機箱內魔術貼實現理線。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CPU 性能測試:

14900KF CPU-Z 測試成績如圖:單核:951.6,多核:17364.5;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CineBench R23 測試成績多核39488 、單核2215,2024新版軟件測試多核2275、 單核137;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GPU 性能測試:

索泰GeForce RTX 4090 D TRINITY 月白的GPU-Z 查看顯卡參數,默認425W ,最高可解鎖475W TDP設計。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V-Ray 和 Superposition 測試成績如圖: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壓力測試方面這張RTX 4090D也通過了3D Mark Port Royal 的壓力測試。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遊戲測試:

「2077」遊戲內benchmark測試4K分辨率開啟光追高畫質下未開啟DLSS 時遊戲幀數61.47幀;開啟DLSS後平均幀數來到了131.09幀。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遊戲內 benchmark 測試 4K 畫質開啟光追超級未開啟DLSS時平均幀數114幀,開啟DLSS 功能後平均幀數249 幀;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FORZA HORIZON 5」遊戲內benchmark測試 4K分辨率下未開啟DLSS時遊戲幀數154幀;開啟DLSS後平均幀數來到了209幀。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Procyon AI 測試:

Procyon 也帶來了針對AI 性能的測試套件,這裡也測試一下這套配置的AI 性能如何。

「GPU-float32」 1425分

「GPU-float16」 2212分

「GPU-integer」 693分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Stable Diffusion 1.5(FP16)」5010分 ;「Stable Diffusion XL(FP16)」4430分 ;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內存超頻測試:

目前DDR5 內存也上市兩年多了,這兩年DDR5內存也一直在衝擊更高的內存頻率。不過也要注意其實影響內存頻率的因素還是有很多的,對於多數玩家來講默認XMP 其實就可以了。不過這次我既然摸到了SP 103,MC 90的14900KF自然還是要嘗試一下這套7200MHz 24GB x2的宏碁掠奪者 Hermes冰刃還能有多少額外的空間了。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實際在這張 ROG Maximus Z790 Formula 想實現更高的內存頻率還是十分簡單的,這裡我嘗試了在CL36 下達成8000MHz過測後也成功實現了8200MHz CL38。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實測7200MHz 默認XMP 下讀寫成績如圖: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一樣在CL36 的時序下,成功實現達成8000MHz 過測。AIDA64的內存測試讀寫成績相比默認有一定的提升。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時序放寬到CL38之後,達成8200MHz後其AIDA 64讀寫測試成績如圖。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推薦對內存超頻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自己嘗試看看,當然影響內存頻率的因素有很多。也並不是CPU、主板越貴內存可以解鎖的頻率越高。

SSD讀寫測試:

金士頓 KC3000 2TB SSD 讀寫測試成績如圖: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金士頓 KC3000 2TB SSD 的3D Mark 存儲基礎測試分數:3933。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方面在AIDA 64 FPU+FurMark 雙烤測試下,14900KF+RTX 4090D的整機功率達到接近700W上下。處理器頻率5.3GHz,顯卡頻率:2595MHz。處理器溫度95℃,顯卡溫度74℃。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奧創軟件:

整體設備燈光,風扇以及處理器性能都可以通過華碩的奧創軟件來進行設置。默認華碩主板不在bios裡面關閉開機安裝奧創軟件的話,在進入系統聯網後就會提醒你下載更新奧創軟件了。當然安裝之後易用性上奧創還是非常便利的,可以下載驅動、軟件以及實現對於整機的性能與燈光設置。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比如這次裝機的華碩龍神III 一體式水冷的冷頭顯示自定義與主板M.2 散熱馬甲上的系統顯示都可以在這裡設置自定義顯示。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富哥裝機分享:ROG Z790 Formula+索泰 4090D月白+North XL裝機-第3張

以上就是這樣,難得搭建一臺滿配主機。不知道各位對這樣的頂配主機配置滿意嗎?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