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4-02 14:56:57 作者:手遊那點事官方 Language

文 / 手遊那點事 斯蒂芬

做獨遊真不容易

不得不說,互聯網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尤其是各種群聊,總是會有一些怪東西四處傳播。指不定哪天就會有一個群友突然拋出一個鏈接,跟大夥說這個玩意很有樂子,然後就開始傳遍各群。

記得在幾年前的時候,有一款名叫《人生重開模擬器》的開源小遊戲就傳播的火熱,筆者在當時也抱著找樂子的心態玩了玩,現在還對其有一定的印象。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0張

於是這個足夠幽默且抽象的小遊戲生成的各種荒誕人生成為了群友們互相“攀比”的憑據,也是形成了一種“賽博人生比拼”的別樣景象。

最近,這位做出了《人生重開模擬器》的作者又一次出馬了,和之前的題材有些許類似,只不過這一回不是聚焦於人生模擬,而是重點聚焦於相親、找對象這個人生當中的一小段週期。

這位作者以此為基礎,又一次做出了一款文字模擬遊戲——《紙上談親》。該遊戲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序後,很快就引發了玩家的熱烈反響,並且迅速傳播開來。

有些玩家表示,自己剛好是條件不上不下的相親人,狠狠代入了;甚至還有的玩家在短時間內已經摸出了幾套遊戲最強套路,在小紅書分享起了攻略;還有的玩家為了打出某個結局不惜爆肝一百多輪,這足見這款遊戲的熱度之高。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1張

我同之前一樣,依舊是在無意中接觸到了這位作者的遊戲,在簡單玩了幾局之後,我很快就上頭了。


01

 找個對象竟能如此“抽象”?


和大多數文字類遊戲一樣,《紙上談親》的整個流程推進都是圍繞著文字內容展開,只不過它的文本還是短上不少,主要還是依據遊戲內每個人身上的“標籤”來驅動遊戲循環。

打從遊戲開局起,我就徹底繃不住開始笑了,原來這遊戲開局全靠刷。這種感覺就跟在玩什麼養精靈的遊戲似的,刷了半天就為了得到稀有詞條,好讓自己的開局更加順利一點。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2張

上到性別年齡,下至教育家境收入,全都被分成不同稀有度的標籤,從這一刻起,在《人生重開模擬器》當中的幽默感似乎也體現在了《紙上談親》當中。

在筆者的一通隨機過後,總算是刷到了幾個看起來還不錯的標籤,於是我便興沖沖地開始了第一輪賽博相親。沒想到這個相親的環節做的還挺擬真,玩家可以隱藏掉一些自己身上的標籤,來避免對自己的相親之路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玩家的相親對象也有這個能力,在相親時匹配到的對象也會有被隱藏的信息,隨著相處交流的時間變長,這些被隱藏的標籤會被雙方逐漸揭露出來,帶來正向或是反向的影響。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3張

不過即使是儘可能地刷新了標籤,但《紙上談親》的相親體驗還是“恐怖如斯”,筆者拼盡全力也無法戰勝。遊戲中隨機匹配到的相親對象一個比一個奇怪,要求都不是一般的高。

有的時候還會遇到偶發事件,談著談著相親對象就因為意外失去生命。雖然這個過程曲折,但達成小局勝利的目標卻很簡單,就是和對象結婚,然後後代會繼承雙方的部分標籤,重新開始下一個小局,如此往復循環,因此找標籤更好的對象就成為了首要目標。

本質上來說,《紙上談親》可以看作是一個“肉鴿+牌組構建+文字模擬”結合的產物,相比於此前的《人生重開模擬器》,這位作者對遊戲設計的理解顯然是比之前更為深刻了。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4張

(玩家分享的遊戲內地獄笑話)

於是乎又一次,憑藉著這種將現實中的壓力轉化為樂子的題材,這位作者再次取得了成功,在他的個人社媒賬號上,玩家的分享於互動十分頻繁,有的人向他提出更多改進建議,有的人則在曬自己打出的抽象結局。


02

 才一週就被抄襲 

 做獨遊也太難了 


雖然大家都玩得很上頭,不過對於作者來說現狀卻讓他有些頭大。在《紙上談親》上線一週後,作者就在小紅書發了條動態表示自己的作品被抄襲了。

據作者表示,自己的遊戲剛發佈一週,就已經有純複製粘貼,文案都不帶改的版本了,甚至都不願意換皮。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5張

這位作者表示自己目前還在準備著產品的正式版開發與宣發工作的準備,結果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這實在是讓人感到心寒。

不過這種現象確實也是無法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是行業內無解的難題。遊戲玩法上是否構成抄襲,應該如何界定,玩法應不應該被當作知識產權保護起來,至今都無法討論出答案。

甚至在行業向前的過程當中,很多推動了市場進步的產品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功。如今大多數因為抄襲對簿公堂的案例,都是因為對美術資產以及申請過的專利等產生了侵犯才能夠進一步上升到法律層面,否則大多都是不了了之。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6張

(比如此前任天堂以捕捉的專利起訴《幻獸帕魯》)

但是對於獨立遊戲開發者來說,現實的情況往往更加複雜,對於他們來說,可能絞盡腦汁做出一款有創意的產品就已經很極限了,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樣有精力和資源去申請專利或者走法務流程。

如果不是同平臺下的競爭也還好,比方說如今被許多小遊戲借鑑的《揹包亂鬥》《吸血鬼倖存者》等產品。現在許多團隊在開新項目時都會在Steam平臺尋求靈感,找玩法原型,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改造加工再做出一款手遊,然後開闢出一條“XXXlike”的賽道。

一款“相親”遊戲在群裡爆火,一週後卻被光速抄襲了?-第7張

但是因為雙方平臺不同,本質上不存在競爭關係,如果只是借鑑玩法並且沒有對其美術資產等直接進行套用的話,這種是否構成抄襲的爭議自然也就沒那麼大。

可是雙方處在同一個平臺時情況則不同了,定位相似的產品終究還是需要搶用戶,此時哪怕是輕微的借鑑,都有可能被進一步放大。

雖然在玩法上的借鑑無可避免,但美術資產,文本內容這些部分構成的抄襲可以通過向平臺舉報以維權,也是為像《紙上談親》這樣的小體量獨遊提供了維護權益的手段。

《紙上談親》作為第一個出來的遊戲,它顯然不應該被完全的山寨產品給埋沒,希望這位作者在這件事上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理,不然對於小體量的獨遊作者來說,真就什麼都不剩了。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