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獸之王》中的核爆流隊伍主打高輸出低迴合數,那麼返回來給隊伍增添各種免死機制,拖時間的流派也是一種玩法思路。下面請看由“餃子雨”帶來的《聖獸之王》復活流隊伍構築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認為復活流正好是爆破流的反方向,利用隊伍的坦度和各種免死機制化解對方的攻擊,把戰鬥拖完,再利用各種戰鬥結束時的復活和治療拉回隊伍的血線,還有利用戰鬥結束時的攻擊技能壓低對方隊伍的血線,用血線差取勝,有點類似寶可夢裡的受隊,把一局20分鐘拖完然後拼人頭比血量。
1. 把他放在前排基本就是用來炮灰的,AP技能能放出來就肯定不虧,還沒放出來就被秒也無所謂,戰鬥結束時候用主教的復活拉起來,自己追擊療愈+醫療箱/復活+追擊療愈,就可以把隊伍血線抬到健康的程度
2. 這裡條件我寫錯了,因為之前老鼠帶的醫療箱所以我優先復活他,如果沒帶就應該是優先復活後排的熊,圖裡忘了改了
3. 因為追擊療愈可以突破血上限,如果隊伍全員都是滿血,我這裡就給熊奶一口,增加傾身一擊的威力
4. 經過我的計算,一次追擊療愈+一次醫療箱應該沒法奶滿自己(追擊療愈是魔法/2向上取整,醫療箱是25%血向下取整),比較遺憾,如果能一波奶滿自己的話,第二次追擊療愈就能更好的給到隊友
5. 這裡還有個細節,杖天使的血上限不應該嗑的,這樣可以儘量少佔用隊伍總血量的比例
1. 最強前排之一,海市蜃樓盾+腰帶基本死不了,還能自己回覆PP
2. 我比較煩異常狀態所以全隊都帶的聖崇武器
3. 由於聖崇武器在主動行動時會回血,而AP用完之後就會被直接跳過,沒法享受回血福利,所以我留一個AP在第5次行動再打出
4. 選擇致死衝殺主要是因為多段傷害,方便破軍旗
1. 我認為盾天使是全遊戲最強的掩護手,可能沒有之一,聖樹護符一帶直接肉的飛起
2. 魔法反射只用來擋AOE就行,由於自身魔防過硬,所以遇到單體魔法攻擊無腦幫隊友擋就行,還能回覆PP
3. 精靈的物魔混傷技能不能反射,所以單獨寫了一行幫隊友擋
4. 帶了個掩護盾可以幫隊友再擋下遠程物理,但我怕PP循環不起來所以留了個PP
5. AP點優先在自己PP低的情況下回復PP,衝蕩打著玩
1. 隊伍的戰術核心,需要隊友死保
2. 其實也可以帶魔導外殼杖開局上3層免傷,但我還是更煩異常狀態所以帶的聖崇杖
3. 帶了個羽毛方便局中復活一次隊友,優先老鼠其次盾天使,這樣兩者可以繼續承擔掩護的職責
4. 我其實想再塞個AP復活位,但怎麼改都會影響隊伍強度所以暫時沒有思路
5. 可惜主教速度太慢了,本來我的構想是主教先復活杖天使,杖天使再酌情復活一個隊友,最後老鼠再開醫療箱,這樣可以奶到全隊,但老鼠速度太快,夜間獸人還有1.2倍加成,所以放棄了
1. 同樣是隊伍的戰術核心,傾身一擊固定傷害的含金量
2. 命中太慘不忍睹了,所以我給他帶了燈火戒指,並且優先閃避最低的敵方,但還是有miss翻車的可能就是啦
3. 魔防太低了,所以帶了個盜賊斗篷閃避魔法攻擊,主要應對盾天使被擊殺後的情況
4. 和老鼠同理,留一個PP最後打出,從而最大限度吃到回血福利
這兩天打下來,隊伍面對主流的爆破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但比較虛多重追擊隊和以消耗PP為主的構築。前者很可能直接繞過掩護擊殺主教,所以得給熊也換個掩護盾。
後者雖然我目前沒咋遇到過特別注重消耗PP的隊,但確實會影響戰鬥結束後的技能觸發。
而且正如我上面說的,隊伍可以再塞個醫療箱或者AP復活位,來增加殘局治療量和減輕主教的存活壓力。
1. 如果其他隊友都存活,主教會在第5回合復活女主,女主可以用AP先治療一波友方,這裡女主的治療設置了AP為0隊友的條件,防止開局就直接把AP甩完了
2. 如果對方沒有飛行單位(主要怕被盾天使魔反),女主就象徵性的打下對面偷點傷害
3. 鼠鼠會根據對方隊列選擇攻擊技能,因為軍旗隊一般都不會前後對其站位,打正常的隊也不怎麼需要高連擊數,所以把穿刺帶回來了
4. 給熊換了個巨大重盾防減益,還帶了個宵暗披風,晚上可以無限閃賊快樂,白天的話就主要針對魔法攻擊,還有自身HP低時用來保命
5. 把熊的燈火挪到了第3回合,因為之前的配置我方第3回合沒有人行動,對方如果前兩回合就都動完了,戰鬥就直接結束了
6. 盾天使開局加了一次衰弱轉嫁的機會,主要針對下一些開場嘲諷還有Debuff啥的,一次感覺就夠用了
今天規則輪換,可以把主教的聖崇杖換成教皇杖,然後把貓頭換成聖崇徽章或者獨角獸戒指,這樣就可以4AP4PP啦,相比上一期的3AP4PP還能再多一口奶!
聖崇徽章只免疫異常但是可以每回合回血,獨角獸戒指免疫減益但是不能回血(被動詛咒算減益),兩者各有利弊吧。。。
1. 面對瘋狂切後排的隊伍,我方非常依賴盾天使的掩護來保證主教的存活,盾天使的PP會被快速消耗,梟如果存活則可以供給PP給盾天使。
2. 熊傾身一擊的命中飽受詬病,梟可以給後排加50命中,我熊還帶了燈火戒指再加30,最終命中就能堆到200以上,這樣就很靠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