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缺氧》中所有因素考慮到位,才能順利的生存下去,要不只能嘗試使用Debug模式了。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缺氧》Debug模式使用心得及進階攻略,包括焦耳、溫度、氣壓的分析還有Debug模式的開啟方法和使用技巧,希望對各位玩家有所幫助。
進階攻略
首先,要更好的活下去要多看介紹和報告,這些把產出物質和消耗物質的速率都寫清楚了。以此為依據可以來分析。
要明白遊戲有關的幾個數據:
1 焦耳:這是能量的單位,人和很多東西都會消耗能量。能量是會流動的。雖然這個在遊戲裡面不明顯,我們也看不到每一處的轉換公式。
2 溫度(k):溫度決定了植物能不能種活,而溫度又因為能量的“散發而升高”,比如說克隆人活動(消耗焦耳),發電機發電,冰箱空調散熱。
3 氣壓:其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但是遊戲中並沒有直接顯示數值,通常是某一格有多少克氣體來間接反映。遊戲中的缺氧確切的說是某一格的氧氣分壓值太低。而通風系統因為氣壓太低或者太高而不工作。(比方說:我之前的種植室是密封的,但是溫度過高,我往裡面灌冷氣一會就說出風口氣壓過高 )。氣壓也決定了氣體的流動方向。
然後研究一下游戲的幾個物質循環,在沒有搞清楚之前我老是以建設一個自給自足的安逸基地為目標,就和饑荒一樣。先說結果,當前版本基地不可能自給自足。
作為一個理科生,不得不吐槽一下這些循環完全和地球不一樣。
氧氣會變成co2,但是小人的吸進的氧氣是呼出二氧化碳的數倍,也就是複製人像個黑洞一樣,把氧元素變不見了。
co2可以用氧氣科技的機器過濾掉。這個機器吸進乾淨水和排出汙水的速率是一樣的,所以co2也憑空消失。
至此所有只要是人呼吸過的氧都會消失,而地圖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是這個遊戲缺氧的根本。用遊戲數值策劃的俗語來說這是個無底洞。
要玩的久沒什麼秘訣,人少就可以了。(這樣發展會很慢)
產生氧氣的東西:氧氣建築那一個裡面的就是能製造氧氣的所有機器。然後還有會排放汙染的氧氣的大眼蟲,以及氧氣礦石。
要說明的是電解氧水要用大量水,不用藻類。製氧機不用水但是,同樣質量的藻類轉換的氧氣比土盆少很多。要根據現有資源多少來規劃用哪種方式製氧,因為地圖中的汙染水和slime礦(可以製造藻類)其實還是很多的,基本挖不完(難得是太遠了)。
第二個,水循環。洗澡,高級衛生間,二氧化碳去除的機器,這些都只會把水變汙染,但是水不會減少。(然而也不會變多,也就是說在衛生間尿尿都沒有增加水)而汙染的水可以用水淨化機來處理。會讓水變少的是電解水產生氧氣的機器,釋放氧氣的土盆,製造食物,還有水被小人擦掉(mop)。會讓水變多的途徑有製造藻類的蒸餾設備,嘔吐,排洩(還有人呼出的水蒸氣,這個我不確定,但是地面上老是會出現水)。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產生的水都很少很少,比消耗的水小約一個數量級。所以,水一定要精打細算的用。用氧氣製造機制氧不消耗水,完全吃種植的食物不用食物製造機,用透水材料規劃好基地,避免水被mop掉。
debug模式
先說說怎麼開debug模式:在遊戲根目錄創建一個debug_enable.txt的空文本文檔,重新進遊戲之後按backspace按鈕,就開心的加各種資源了。先選擇一種資源,填寫質量,溫度,再點print按鈕,再在遊戲場景的空隙出圈一下添加位置範圍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溫度是K為單位的,273.15開爾文=0℃,[°C] = [K] − 273.15。所以一般填290,300左右。按ctrl+f4是開啟瞬間建造模式。
這個模式下挖,建造,科技,機器開關都是瞬間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