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喀特是阿曼的首都。
馬斯喀特的地理位
相比於絕大多數新月教國家,阿曼顯然崛起的時間點顯然比較晚。
18世紀中葉,當地的海灣阿拉伯人趕走波斯人,建立了賽義德王朝,取國名為“馬斯喀特蘇丹國”,使其成為印度洋上最強的國家之一。1806年,賽義德·伊本·蘇爾坦即位蘇丹,在英國支持下先是打敗了瓦哈比派穆斯林的入侵,後建立強大艦隊,擊敗印度洋傳統強國葡萄牙,奪取了葡屬莫桑比克以北的所有據點。
作為地區商業帝國,阿曼控制了桑給巴爾島和斯瓦希里海岸。公元1834年,賽義德·本·蘇爾坦遷都桑給巴爾(也是文明帝國6的城邦之一),稱桑給巴爾蘇丹國。阿曼一躍成為印度洋的霸主,在非洲的大湖地區殖民地奴隸貿易中獲利豐厚,許多家庭移居桑給巴爾。英國宣佈奴隸貿易非法之後,阿曼的命運開始逆轉,阿曼經濟開始崩塌,山區部落起義,成立了阿曼伊斯蘭教長國。
關於桑給巴爾:
由於經濟衰落,在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馬斯喀特的人口從55000人降至8000人。公元1856年,賽義德·本·蘇爾坦去世,其兩個兒子分別掌管馬斯喀特和桑給巴爾,公元1861年,兩地正式分裂,阿曼衰落。公元1868年,阿曼教長國攻佔馬斯喀特。公元1870年,馬斯喀特蘇丹在英國援助下方才奪回首都復國,自此淪入英國控制。1871年,英國入侵阿曼本土,迫使其接受不平等條約。公元1891年,英國和馬斯喀特蘇丹簽訂條約,蘇丹承認英國的保護權。
公元1913年,阿曼山區部落舉行反英起義,建立“阿曼伊斯蘭教長國”。20世紀初,阿曼教長國向馬斯喀特進攻。1920年英國在馬斯喀特同阿曼教長國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教長國獨立,阿曼就分裂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公元1932年泰穆爾即位蘇丹。公元1949年,因阿曼教長國境內發現石油,英國和馬斯喀特蘇丹同阿曼教長國再度陷入緊張。英國人為了在阿曼內地開採石油。也支持蘇丹賽義德,並在公元1954年末指揮阿曼軍隊攻入內地,佔領了伊卜利和魯斯塔克,公元1955年12月15日攻佔“教長國”的首都尼茲瓦。公元1957年7月加利佈教長領導的反英起義失敗。公元1962年,英國和法國發表聲明,承認阿曼是獨立國家。
公元1965年南部佐法爾省組織了“佐法爾人民陣線”,發動武裝起義。公元1967年蘇丹賽義德·本·泰穆爾統一全境,馬斯喀特蘇丹國改名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阿曼伊斯蘭教長國”支持者組成“阿曼解放軍”,以及“阿曼和波斯灣人民民主解放陣線”。公元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被宮廷政變推翻,其獨生子29歲的合法繼承人卡布斯接管政權,同年8月9日宣佈國名為阿曼蘇丹國。從此,阿曼發生巨大變化。公元1973年英軍撤出阿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