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4-16 19:33:22 作者:遊戲茶館 Language

在大眾視線隱身已久的藍港互動,上月底發佈了2024年年報。年報所披露的數字令遊戲茶館唏噓不已。

去年藍港營收1.46億,同比增長7.78%;淨虧損0.29億,同比擴大66.60%;員工僅57人,環比驟減56.15%;支付離職補償758.6萬,同比增長64.70%。

虧損對於藍港而言已是家常便飯,自2014年上市以來十年裡藍港從未盈利,並且營業收入更呈現出斷崖式下跌。藍港上市首年,年收入尚能達6.79億,而到去年收入已跌至1.46億。

藍港止不住下滑頹勢的背後,是遊戲業務的崩塌。

遊戲茶館瞭解到,藍港遊戲業務已全面萎縮,只剩少量人手維護老遊戲,更無新遊戲在研。伴隨著藍港業務重心遷移至Web 3,同期影視業務又屢有突破,藍港的遊戲味越來越淡。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0張

藍港遊戲業務持續萎縮

01

旗艦新遊公測前,製作人跑了,半年即出0.1折服

去年9月,藍港研發四年之久的旗艦新遊《鬧鬧天宮2》終於上線了,但沒有激起多少水花。《鬧鬧天宮2》自從去年11月後再無任何更新,目前沒內容沒活動。倒是在上月底時,遊戲光速推出了0.1折福利服。通常而言,只有下架或不再更新的遊戲才會推出0.1折服。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1張

半年就推出0.1折服

就在《鬧鬧天宮2》公測前夕,藍港副總裁、遊戲業務負責人陳浩一紙辭呈掛印而去。遊戲茶館獲悉,陳浩就是《鬧鬧天宮2》的製作人。

公開資料顯示,陳浩是藍港元老級人物,曾負責運營藍港三劍之一的《神之刃》(另外兩劍是《蒼穹之劍》和《王者之劍》)。後期他又帶隊成功發行《十萬個冷笑話》和《黎明之光》,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陳浩在《蒼穹之劍》製作人趙軍、《王者之劍》製作人梅嵩相繼離職後,於2018年升任遊戲業務負責人。

旗艦遊戲公測在即,但製作人卻離職。似乎預示著《鬧鬧天宮2》命運最終觸礁沉沒。

《鬧鬧天宮》是藍港近八年來最為成功的自研IP,續作《鬧鬧天宮2》自然被寄予厚望。不過《鬧鬧天宮2》玩法由輕度MOBA變成了塔防卡牌,多少有點貨不對板,在四年的開發週期中最終迷失了方向。

部分老玩家對2代玩法大改感到不適應

據知情人士回憶,《鬧鬧天宮2》幾輪測試下來數據一直不理想,團隊內部也對項目前途感到憂心忡忡。不過在陳浩的堅持下,《鬧鬧天宮2》從2023年延期至2024年,期間反覆不斷地進行調優、測試,但收效甚微。

一家非常擅長小遊戲發行的大廠,曾一度接近簽下《鬧鬧天宮2》的發行權。不過當他們看到《鬧鬧天宮2》小遊戲版本的測試數據後,頓時意興索然。這可能也是《鬧鬧天宮2》小遊戲版最終消失在藍港年報中的一大原因。

修改數月後,藍港最後硬著頭皮強行發《鬧鬧天宮2》。果不其然,微量的宣發操作後,《鬧鬧天宮2》很快就被新遊浪潮淹沒。而那時項目組人員已所剩無幾,再無內容更新。

藍港年報披露,去年遊戲業務收入3980萬,同比下降43.2%。藍港將下滑歸因於2023年確認了《伊蘇:夢境交織的長夜》(已取消)發行權的一次性收入。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2張

藍港負責引進的《伊蘇8》改編手遊

在有旗艦新游上線的當年,藍港遊戲收入卻錄得高雙位數下滑。可見《鬧鬧天宮2》的實際收入有多不如人意,還遠不如一款被砍遊戲的發行權版金高!

02

曾婉拒16億收購要約,如今市值僅7800萬

十年前時,藍港也曾風光過。赴港上市前,藍港順利從端遊轉頁遊,再從頁遊轉手遊,每一步都踏準了市場節奏。

藍港創始人王峰曾任金山高級副總裁,分管遊戲業務,是雷軍的下屬。據聽過王峰演講的人描述,王峰演講能力完全不輸雷軍,故事和乾貨穿插,趣味盎然。

2007年,看到了端遊大浪潮機會的王峰,拿著IDG給的200萬美元天使投資創立了藍港互動。

創業早期時,藍港的端遊產品也不賺錢,一度困難至需要裁員縮減開支。直到王峰決定公司轉型去做手遊,藍港完成華麗蛻變,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一家手遊公司。

2013年藍港推出《王者之劍》手遊,一炮而紅,高峰時月流水破4500萬。當年就為藍港帶來2.39億元,撐起來了半壁江山。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3張

王者之劍

彼時移動互聯網風口方興未艾,各大廠商都在瘋搶一張新世代的門票。快速崛起的藍港猶如一顆閃耀的鑽石,吸引著其他資本爭相競逐。多家上市公司揮攜帶重金,與王峰洽談收購事宜。

2013年7月,A股上市公司朗瑪信息發佈公告,擬以16億元收購藍港。然而雙方未能在交易價格、交易結構和方案上達成一致,一個月後交易終止。其實收購案告吹的核心原因還是:藍港不願賣,創始團隊不甘寄人簷下。

王峰認為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主要依靠“併購+對賭”推動利潤增長。在他看來,藍港那時年收入已經過億,賣公司相當於把自己能賺到的錢提前拿到,但要被上市公司老闆拿著對賭鞭笞著幹活。王峰直言“心裡不平衡”。

在獲得投資人支持後,王峰決定推動藍**立上市。為了儘快上市,藍港也等不及滿足香港市場主板條件,直接選擇上交易量更小、但財務要求不高的創業板。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4張

藍港赴港IPO,但創業板

2014年藍港赴港上市,成功掛牌港交所創業板,市值36.24億港元。站在那個時間點來看,王峰不賣藍港是對的,畢竟獨立上市估值可比朗瑪信息的收購價高得多。然而香港創業板遠弱於主板,交易量萎縮得厲害,撐不起互聯網公司估值。再加上藍港始終無法盈利,很快就淪為仙股(低於1港元的股票)。當然這些都是通過後視鏡得出的結論。

眼下,藍港股價只有兩毛三港元,市值相比剛上市時跌去了97.54%。

03

相比遊戲,創始人更信仰比特幣

身為藍港的掌舵人,王峰一直在推動公司多元化經營。他始終認為,作為CEO不能僅忙於眼下,還要察覺外部市場的變化和新產品趨勢,不然恐失去“明日的早餐”。手握IPO募得的7.2億港元,又有手遊穩定的現金流,藍港嘗試了諸多新業務。

2016年,藍港進軍家用機市場,發佈了戰斧F1主機,結果銷量慘淡,鎩羽而歸。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5張

同年,藍港影業揚帆起航。王峰曾表示影視是遊戲向外延伸到泛娛樂內容,“一定要做”。藍港影業屢次嘗試改編自家遊戲IP,但最終跑出來的卻是網文IP改編的網劇。

2018年,王峰個人精力轉向投入區塊鏈,創辦火星財經,後又辭去藍港CEO,將火星財經股份免費轉讓給藍港。

2021年,時任CEO的廖明香組建一支小團隊嘗試做食品業務,希望食品業務做好後能養遊戲研發。廖明香後來在接受遊戲新知採訪中透露,食品業務上線半年就做到了月GMV破千萬。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6張

2022年,王峰迴歸藍港,重任CEO,提出聚焦Web 3,關停了食品業務。王峰迴歸後,首先請來了火幣美國原CEO擔任獨立董事,任命火星財經原產品負責人賴偉鋒擔任藍港海外Web 3副總裁,負責Web3遊戲平臺和GameFi產品的運營。

王峰在朋友圈中直抒胸臆,認為Web 3和遊戲結合的奇妙世界,大有可為。

2023年,在王峰的大力推動下,藍港首次購買加密貨幣,共花費2000萬元。

2024年,王峰將自己持有的NFT交易平臺Element股權(35%)贈予藍港。這一年藍港投資了比特幣算力供應商EcoPowX,並繼續花費5340萬元購買加密貨幣。

年報披露,截止去年年底,藍港共持有102.06個比特幣、818.13個以太坊,浮盈460萬美元。藍港投資加密貨幣,的確實現了公司資產的保值、增值。

翻看藍港的2024年報,如今Web 3業務評述已放在所有業務的最前面,也是著墨最多的部分,充分體現了Web 3業務的優先級。董事會審議年報時,王峰對於遊戲的態度是保持關注但“不會急於動手”;對於加密資產,他則大膽地表示不排除完全以比特幣本位管理公司。

相比遊戲,王峰無疑更信仰比特幣。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7張

04

回過神來已是滄海桑田

回顧藍港上市以來的發展軌跡,似乎他們偏好穿梭於熱門風口之間,從影遊聯動、VR、區塊鏈到直播電商,再到AI領域。除了影視業務做出了一些成績外,其他嘗試皆乏善可陳。

現在的藍港即缺能力又缺資源,去製作一款符合當下市場審美的遊戲。而創始人的興趣、精力早已轉移至其他領域,遊戲業務能以最低成本維繫下去,已是不錯局面。

國內遊戲市場生態早已天翻地覆,老牌遊戲廠商或存在路徑依賴,回過神來已是滄海桑田。

減員超50%,遊戲CEO跑了,許久未見的老牌廠商竟萎靡至此?-第8張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遊戲茶館 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