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
神聖王國佔據了帝國首都以北大陸的中心地帶。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有著綿延的綠色山脈、起伏的丘陵、陰暗的山谷以及肥沃的農田和充足的牧場。神聖王國西面是提爾,北面是舊伊甸,南面是凱克拉斯,東面是九城同盟。
雖然神聖王國是內陸國家,但這個國家擁有肥沃的土壤和耕地,非常適合種植作物和飼養牲畜。雖然低地的木材已經被砍伐殆盡,但茂密松樹林仍然覆蓋著西部的群山,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風景。神聖王國擁有兩座大城市和許多小城鎮和小村莊,土路和石板路組成的路網將它們連接在了一起。
天頂山脈
神聖王國北部的護盾山脈就像北部地平線上的黑色汙跡一般,範圍雖小但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天頂山脈不如護盾山脈那樣高大雄偉,但它不僅是神聖王國西部的天然屏障,還蘊藏著豐富的鐵、銅以及銀礦。早在荷魯斯征服邊境地區之前,天頂山脈就是用來抵禦狂暴的野獸人大軍的無價之寶,如今它阻止了首都凱克拉斯的獸人軍隊從側面夾擊神聖王國南部邊境的守軍。
捕手、獵人和礦工是山地居民最常見的職業,但那些早已消失的社群的所留下的遺物依然存在。先民的古老巨石仍在這裡歪歪扭扭地矗立了,它們的表面潦草地寫著已經模糊的螺紋和符文圖案。妖精留下的奇怪拱門有時會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散發出怪異的光芒,野蠻的哥布林、少見的巨魔和不知名的怪物會在高地出沒。
巴爾德倫之拳:近些年來,神聖王國越來越排擠那些人類之外的種族。於是許多羊蹄人、半身人以及其它非人種族背起了行囊,前往九城同盟或跟著聖戰軍進入北境。一個名為“巴爾德倫之拳”的旨在抵抗新神教會壓迫的組織應運而生,這個組織由一群矮人建立,他們的據點在天頂山脈的中心地帶。
早在伊甸人下船對先民發動戰爭之前,矮人們就已經在塔拉定居了。這些矮人甚至還幫助一些先民部落抵抗伊甸入侵者,但當先民向伊甸人投降之後,矮人就退回了他們位於山中的家園。天頂山脈中原本坐落著幾個小型的矮人要塞,但隨著坑道內的礦藏消耗殆盡,來自礦道深淵中的危險變得無法抵禦,矮人們不得不一個接一個地廢棄了這些要塞。如今,天頂山脈中的矮人們只剩下了唯一的要塞巴爾德倫之拳,現任要塞首領是巴爾德倫的兒子布拉克森,他是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始終拒絕離開要塞前往其它地方。
雖然新神教會並沒有直接對巴爾德倫之拳採取行動,但事故、疾病、蓄意破壞以及其它災禍在近年來一直困擾著矮人。這些非自然事件以及人類對非人種族的侵害使得矮人們在七塔提出指控,要求教會對生命和財產的損失進行賠償。而教會給予矮人的答覆只有沉默,於是巴爾德倫之拳的矮人開始準備戰爭,哪怕他們很清楚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在一座被森林覆蓋的小山的一側有一扇巨大的石門,石門兩側是兩尊巨大的矮人戰士雕像,這扇石門就是巴爾德倫的入口。很少會有人接近這裡以試探矮人的底線。石門裡面是迷宮般的走廊和房間,這些走廊和房間一共有十幾層,每一層都以陡峭的樓梯相互連接。巴爾德倫之拳的礦道一直延伸到地下深處,礦工們夜以繼日地從岩石中開採著金屬和寶石。矮人們禁止人類進入他們的領地,如果必要的話他們會拿起武器驅趕這些入侵者。
青山
青山是一大片連綿起伏、綠草如茵的山丘,其範圍從王國中部開始一直向西延伸至天頂山脈。牧民們會在青山上牧羊或放牛,累了就倚靠著古老的巨石休息。大多數人認為這些巨石屬於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先民,但也有人認為它們屬於妖精。也許這些巨石在很久以前曾具有魔力,但它們現在不過只是普通的石塊,提醒著路過的人們這裡曾經生活著一個早已消失的民族。
咧嘴石:牧羊人們刻意避開咧嘴石並阻止放牧的牲畜在這座被他們認為是受到詛咒的山上吃草。由於這個原因,咧嘴石所在的山上覆蓋著高高的野草,看起來蓬亂不堪。引起牧民厭惡的咧嘴石與大多數裝飾青山的巨石相似,但它的一面有一張孩子氣的大臉,臉上帶著不懷好意的陰笑。一些人聲稱靠近咧嘴石時其大臉上的眼睛會轉動,另一些人則聲稱是這塊石頭導致了牛羊的無故失蹤。幾年前,一個過分盡職的獵巫人想要移走咧嘴石,但他和他的同伴從山上回來時一邊流著口水一邊胡言亂語,他們被自己看到的景象逼瘋了。
薄霧溪谷:作為對大淨化的回應,一群信徒聚集在薄霧溪谷中反抗新神教會的暴政。薄霧溪谷是青山中的一條狹窄裂谷,因其兩側不斷向下翻滾湧動霧氣以及谷底的水池而得名。信徒們的首領是尼瑟倫,他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德魯伊,這群反抗保證的信徒與他們的敵人比起來數量少得可憐。雖然尼瑟倫和他的追隨者們並未公開反對新神教會,但他們正在密謀向教會內部最可恨的成員發起反擊。
低地
低地由青山東面連綿起伏的平原組成,平原之間點綴著一片片林地、小湖和由天頂山脈融雪孕育出的銀色河流。經過農民幾個世紀的耕作和畜牧之後,這片土地幾乎沒有荒地了。大約五十個村莊在低地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村莊只有十幾到幾十棟緊貼在土路兩側的建築,農民們需要用這些佈滿車轍的土路將貨物運送到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村莊建築都是相似的:漆成白色的石頭房屋頂部是紅色的瓦片,狹窄的鐵煙囪豎立在房子的側面。
飛昇地:作為低地最大的社區,飛昇地是民眾認為阿斯特麗德升入天堂的許多地方之一,因此這個小鎮從來自帝國各地的朝聖者那裡源源不斷地獲取著利益。飛昇地的居民大約有一千人,大多數居民都在田間勞作或放牧牛群,其他居民則為來訪的朝聖者提供服務。這裡數家旅館、商店和神殿。“先知之眠”是最大且最豪華的旅館,聖母神殿是最吸引人的建築,因為那裡有一件重要的遺物--先知披巾,當地人認為阿斯特麗德死時穿的是一件血跡斑斑的衣服。
柴堆:如果不是因為三年前有三十名邪教徒被活活燒死在這個小鎮周圍的木樁上的話,柴堆只會是一個有點古怪,甚至比較平凡的地方。人們都認為這個地方受到了詛咒,因此不惜一切代價遠離這裡,即便異端裁判所已經將所有的腐化事物全部清除。柴堆一半的原住民帶著他們的行李離開了這裡,剩下的居民在小鎮失去大量人口之後努力維持著日常生計。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外來者持懷疑態度,與外來者保持距離以避免引起更多的注意。柴堆的居民所隱瞞的真相是那些被指控為邪教徒的人其實是歡樂之神的信徒,歡樂之神是舊神之一,也是柴堆一直以來的守護神。宗教裁判所來到這裡之後隨機選出了三十個人並把他們燒死以照亮“邪教徒”的救贖之路,而倖存下來的信徒們則繼續秘密信奉著歡樂之神。
【先知披巾】
這件血跡斑斑的白色法衣被認為是阿斯特麗德本人的,先知披巾已經成為了新神信徒的重要象徵。全帝國的信徒都會來瞻仰這件遺物,有時還會得到先知的祝福。
宥恕湖
作為神聖王國最大的水域,宥恕湖位於兩條河流和四條小溪的交匯處,所有的這些河流最終都向東流去,形成了流入新月灣的兇瀑。這個湖的名字來源於伊甸人征服時期的一場古老戰鬥,那時的神後烏梅薩允許泰塔尼部落的戰爭頭領奧德雷克交出自己的人頭以換取其他泰塔尼人的性命。烏梅薩砍下了奧德雷克的頭顱並寬恕了泰塔尼人,但她把這些部落民變成了奴隸,隨著時間的推移,泰塔尼人的文化最終被伊甸人完全吸收同化,他們的後代如今是新神教會信徒。
宥恕湖的水又深又清,沼澤般的岸邊長滿了香蒲和柏樹。幾個村莊坐落在河岸上,那裡的村民們以捕魚為生。在古代,所有的伊甸莎草紙都來自宥恕湖周圍的土地。即使新神教會一直關注著它所控制的所有領土和居住在那裡的民眾,但這個地區的偏遠位置使得新神信仰的異端教派“淒冷者”(參考【無常信仰】)在此紮根並逐漸發展壯大。這個教派的領袖是一個名叫阿林的長瘤老人。他從在不同的村莊之間遊走並進行熱情洋溢的佈道,追隨他的瘋子們通過毆打任何否認他們觀點或表現得不像信徒的人來控制當地的居民。
【淒冷者】
淒冷者執著於第二條真理,他們認為凡人的肉體是魔鬼創造的監獄,正常的靈魂應該脫離肉體得到自由。這個不受歡迎的異端教派的成員會用苦難和飢餓折磨自己,許多人會為了達到完美的狀態而自殺,即便靈魂只能自由一段時間。
七塔城
位於青山某個孤山東坡的七塔城是神聖王國的首都,這座大城市曾被稱為塔拉城或聖城塔拉,它的新名字源自於七根神聖尖塔的建造,這七根尖塔環繞著矗立在孤山頂端的王宮。七塔城的城區緊貼在七根尖塔下方的斜坡處以迎接初升的太陽。富人住在離王宮最近的高地,較低的地方則留給窮人和那些骯髒的商業手工業者。尖塔和宮殿外側聳立著高大的城牆,城牆沿著東面的斜坡向下延伸,將整個城市包圍起來。方形的塔樓嵌在城牆上,為負責保護聖城的塔拉士兵提供住宿的地方。
王宮
塔拉公爵的王宮曾經是整個茹爾最豪華的宮殿之一,如今的王宮被籠罩在了七根尖塔的陰影之中。三面同心圓的高牆和廣闊的花園幾乎遮住了宮殿的地面建築,雖然王宮本身和周邊被陰影所覆蓋,但它仍然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王宮裡陳列著許多繪畫和雕塑,主題大部分都是宗教人物或宗教場景,其作者是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們,比如來自賽特的拉迪、雕塑家米爾尤拉、為凱克拉斯大教堂穹頂繪畫的索諾貝爾等等。這些藝術品裝飾著構成王宮主體的一百多個房間。其中最偉大的作品是《阿斯特麗德的受難》,這是一尊豎立在王座後面的石像,石像雕刻出了被釘在十幾把刀劍上的先知阿斯特麗德高舉雙手,彷彿在祈求上天的形象。這尊石像是由埃羅諾因創作出來的,他是一個失明失聰的石匠,埃羅諾因的才能在被發掘出來之前居住在塔拉城的街道上。
王宮不只是女王的家,還是女教主的住所,其地點在王室禮堂中。女教主會在這裡主持朝政,她有著和莫伊拉一樣多的侍從和僕人。自從新神教會的領袖開始居住在王宮之中,歷代女教主佔據著越來越多的王宮建築,甚至有傳言說現任女教主打算完全驅逐女王,讓她搬到一個鄉下的莊園裡。

王宮與七塔
七塔
王宮周圍環繞著七根相同的尖塔,每根尖塔都由177英尺高,尖塔頂部是一個由七根立柱製成的拱頂。小男孩們會在黎明和黃昏時分爬上尖塔的樓梯,唱誦感謝神袛的禱文,他們的聲音會組成美麗的合唱,七塔城中的每一名居民都能聽到這些歌聲。七個完全相同的巨型天使雕像掛在尖塔的外牆上,每一位天使手中都捧著一個碗,象徵著接受施捨和對新神賜福的敬意。這七根尖塔屬於組成新神教會的七個教團,尖塔為宗教領袖們提供了工作和生活的場所,巡迴牧師會在這裡和他們的上級交談或接受女教主的祝福。此外尖塔中還住著修士和修女,當他們正式成為神職人員時會根據個人能力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
知識之塔:知識之塔屬於知識守護者。知識之塔的大部分空間被用來當做保存神聖典籍和重要文本的書庫、抄寫員的工作室、存放新神遺物以及危險遺物的密室。
信仰之塔:信仰之塔屬於信仰傳頌者,信仰傳頌者是一個致力於將先知的教誨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教團。住在信仰之塔中的信仰傳頌者非常少,因為教團要求他們去在整片大陸乃至更遠的地方執行傳播信仰的任務。信仰之塔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世界之廳,這個大廳的地板上描繪了一幅精確的茹爾地圖。四處佈道的信徒們不斷更新著地圖的細節並按照上級的指示移動標記以追蹤信仰傳頌者們的位置。
聖劍之塔:聖劍之塔屬於阿斯特麗德之劍,阿斯特麗德之劍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宗教裁判所。這個教團會派遣特工去探查並掃清神聖王國土地上的腐化跡象,隨後帶著那些邪惡的異教徒和惡魔的奴隸回來接受審問和處決。聖劍之塔的上層是異端審判官和他們的隨從居住的地方,下層是無盡的地牢,一個充滿了痛苦的尖叫聲和惡臭汙穢的地方。
守護之塔:守護之塔屬於聖殿騎士團,聖殿騎士也被成為護殿者。聖殿騎士團有兩項主要職能。第一,騎士團大主教在這裡管理整個教團並派遣聖殿騎士去保護帝國內外的新神神殿。第二,守護之塔擁有一支由聖殿騎士組成的衛戍部隊,這些精英中的精英被稱為黑之護殿軍,其職責是保護七塔的安全,他們完全忠於任何擁有女教主頭銜的人。
正義之塔:正義之塔屬於正義之錘,這個教團是為了對抗新神教會的敵人而建立的。正義之塔裡駐紮著大約五百名正義之錘的成員,他們隨時準備著與七塔城的守軍一起抵禦來自敵人的攻擊。正義之塔曾經駐紮著超過一千五百名正義之錘的成員,隨著許多成員在聖戰軍北上對抗死靈大軍的戰鬥中死去,正義之錘的人數逐漸減少到了現在的五百人左右。正義之塔的大部分樓層都是兵營,少數樓層被用來當做訓練場、食堂和廚房。
謙遜之塔:謙遜之塔屬於貧難苦修會,這個教團的成員不追求物質享受,他們通過擔任傳教士巡迴佈道來獲取精神上的慰籍。貧難苦修會的每一名成員都曾發誓要過貧苦的生活以避免受到身外之物的干擾,從而更好地理解神袛的本質。他們在大陸各處雲遊並以接受施捨為生,貧難苦修會的成員如今已經遍佈整個帝國。從北境到永凍荒原,他們幾乎遊蕩在任何一個能夠生存的土地之上。貧難苦修會的成員不會像信仰傳頌者那樣試圖改變他人的信仰,他們往往更注重於將自身作為榜樣,讓現有的信徒變得更加虔誠。
所有貧難苦修會的成員都會從謙遜之塔開啟歷練之旅,他們在完成訓練並正式成為修會的一員之後絕不會再逗留在塔內。正因如此,謙遜之塔有著佈滿蜘蛛網和灰塵的走廊、空蕩蕩的房間以及修會管理者們簡樸的住處。修會的管理者們負責監督其它成員的訓練並在與女教主的來往中代表貧難苦修會的意志。
和平之塔:和平之塔屬於和平修女會,建立這個教團的世俗貴族們已經所剩無幾,他們將新神信仰擴散到了整個帝國。和平修女會曾經是最富有的教團,不過她們的善舉逐漸耗盡了教團的財富,在如今這個艱難的時期,教團的財富幾乎不可能得到補充。儘管面臨著諸多困難,但和平之塔仍然是一個活躍的地方。和平之塔的大廳內擠滿了新來的修女和負責監督並教導她們的嚴厲女牧師。正式加入和平修女會的成員會被送到分佈在帝國各地的修道院裡,她們會在那裡繼續延續修道院的慈善活動。

神聖王國
地圖中各地點譯名:
- A:天頂山脈
- B:青山
- C:低地
- 1:咧嘴石
- 2:薄霧溪谷
- 3:飛昇地
- 4:柴堆
- 5:七塔
- 6:塔拉
- 7:烏梅薩
- 8:巴爾德倫之拳
- MERCY LAKE:宥恕湖
PS:為避免繁雜冗餘,本文省略了【先知披巾】的詳細數據,具體內容請自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