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师备考笔记03 第三章 信息系统治理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09 18:34:16 作者:WEILUOLI Language

3.1 IT治理

3.1.1 IT治理基础

IT治理的⽬标:

  1. 与业务⽬标⼀致

  2. 有效利⽤信息与数据资源

  3. ⻛险管理

IT治理的管理层次:

  1. 最⾼管理层

  2. 执⾏管理层

  3. 业务与服务执⾏层

3.1.2 IT治理体系

IT治理核⼼关注IT定位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责权利划分

项目管理师备考笔记03 第三章 信息系统治理-第0张

IT治理体系构成

  1. IT定位:IT应⽤的期望⾏为与业务⽬标⼀致

  2. IT治理架构:业务和IT在治理委员会中的构成、组织IT与各分⽀机构的IT权责边界

  3. IT治理内容:投资、⻛险、绩效、标准和规范

  4. IT治理流程:统筹、评估、指导、监督

  5. IT治理效果:内外评价


IT治理五项关键决策:

IT原则、IT架构、IT基础设施、业务应⽤需求、IT投资和优先顺序

项目管理师备考笔记03 第三章 信息系统治理-第1张

IT治理体系框架:IT战略⽬标、IT治理组织、IT治理机制、IT治理域、IT治理标准、IT绩效⽬标

项目管理师备考笔记03 第三章 信息系统治理-第2张

IT治理核⼼内容:组织职责、战略匹配、资源管理、价值交付、⻛险管理、绩效管理

IT治理机制原则:简单、透明、适合

3.1.3 IT治理任务

IT治理活动定义为统筹、指导、监督和改进

主要任务聚焦在五个方面:

  1. 全局统筹

  2. 价值导向

  3. 机制保障

  4. 创新发展

⽂化助推

3.1.4 IT治理⽅法与标准

ITSS的IT治理框架:

  1. 信息技术顶层设计治理域

  2. 管理体系治理域

  3. 资源治理域


COBIT设计流程:

  1. 了解组织环境和战略

  2. 确定治理系统的初步范围

  3. 优化治理系统的范围

  4. 最终确定治理系统的设计


IT治理国际标准的IT治理任务:

  1. 评估:治理机构应审查和判断当前和未来的使用,包括计划、建设和供应安排(无论是内部、外部或两者兼有)

  2. 指导:治理机构应负责战略和政策的编制和执行

  3. 监督:治理机构应通过适当的测量系统来监测IT的表现

3.2 IT审计

3.2.1 IT审计基础

组织的IT⽬标:

  1. 组织的IT战略应与业务战略保持⼀致

  2. 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及数据的完整、可靠、有效

  3. 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

  4. 合理保证信息系统及其运⽤符合有关法律、法
    规及标准等的要求


IT审计范围:

  1. 总体范围:需要根据审计目的和投入的审计成本来确定

  2. 组织范围:明确审计涉及的组织机构、主要流程、活动及人员等

  3. 物理范围:具体的物理地点与边界

  4. 逻辑范围:涉及的信息系统和逻辑边界

3.2.2 审计⽅法与技术

IT审计技术:

⻛险评估技术

审计抽样技术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数据审计技术


审计⼯作底稿的作用:

①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②是评价考核审计人员的主要依据;

③是审计质量控制与监督的基础;

④对未来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作用。


审计底稿应保密,以下两种不属于泄密情形:

①法院、检察院及国家其他部门依法查阅,并按规定办理了必要手续。

②审计协会或其委派单位对审计机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


审计工作底稿分类:

综合类⼯作底稿

业务类⼯作底稿

备查类⼯作底稿


审计底稿三级复核制度:

审计机构负责⼈

部⻔负责⼈

项⽬负责⼈(或项⽬经理)

3.2.3审计流程

审计准备阶段:

①明确审计目的及任务②组建审计项目组 ③搜集相关信息 ④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实施阶段:

①深入调查并调整审计计划②了解并评估IT内部控制③进行符合性测试④进行实质性测试

审计终结阶段:

①整理与复核审计底稿②整理审计证据③评价相关IT控制目标的实现④判断井报告审计发现⑤沟通审计结果⑥出具审计报告⑦归档管理

后续审计阶段:

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和建议是否己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措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跟踪审计

3.2.4审计内容

  1. IT内部控制审计

    1. 组织层⾯IT控制审计

    2. IT⼀般控制审计

    3. 应⽤控制审计

  2. IT专项审计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