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手機上的短信功能成了各類廣告垃圾站。前兩天,有朋友還吐槽,要不是還能收個驗證碼,真想把短信功能關閉了之。
鼠鼠深感共鳴,如今的手機短信,真是不想打開了,看一眼心情能糟糕一兩天。看到朋友的吐槽,鼠鼠打開自己半年沒主動打開過的 短信 瞧了一眼,好傢伙,幾百條未讀信息,那叫一個眼花繚亂,放貸的、賣貨的、炒股的、註冊公司的、小孩培訓班,一眼望不到頭。當然,這其中,放貸的最為猖獗。各種銀行、金融機構比如放心借、度小滿、360借、拍拍貸、好分期……
這些鼠鼠從沒註冊過的平臺,幾乎每天都得給小柴發一兩條消息,提示我申請成功了一筆網貸。
鼠鼠好奇,鼠鼠這件事,是誰走漏了風聲,讓天下皆知的?
當然,更讓鼠鼠好奇的是,到底是誰把鼠鼠電話號碼等這麼私密的個人信息洩露給這些網貸機構的?
還有,騷擾短信這種各種法律法規條條框框的明明白白的違法行為,這些網貸機構為何還能這麼明目張膽的轟炸?
俗話說,中國牛逼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放貸,更牛逼的是,這麼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是誰給開的後門,又是誰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明明,這些短信都有品牌的名字,以及背後發短信的公司,隨便一查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放貸公司和短信公司叫在一起一核准,怎麼拿到的用戶信息,分分鐘整的明明白白,可為何沒人管管?
這一系列疑問,最近有個較真的網友用實際行動給大夥兒做了解答。鼠鼠看完,那叫一個大快人心!
即今天的一條熱搜話題:男子收到廣告短信起訴獲賠500。
話題信息顯示,江蘇有位網友,連續2天收到某貸款平臺的商業性短信,然後自己去查了下,很快就查到了發短信的公司。
這位網友認為,該公司未經同意擅自向其實名認證的手機號發送商業類短信息,侵犯了他的信息保護權益,便較真了一把,提起訴訟,要求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
法院審理認為,短信平臺公司的行為已使謝某的生活受到侵擾,並且未能說明其獲取號碼來源的合法性,可能導致謝某個人信息的洩露,最終判決支持了謝某的訴訟請求。
此消息一出,吃瓜群眾們坐不住了。《媽耶 那我數數我收到的短信 能發家致富了》
《有沒辦法集體起訴啊,一人來500》
《一個500,收到的短信跟電話,都夠我發家致富了》
但是話又回來了,這條熱搜直觀看上去有點大快人心,但事實上,並不能對垃圾短信的泛濫起到有效的抑制。一來,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起訴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算起訴一條,要收集證據等等,整個流程下來可能最少半年,甚至還要一年多,可能還需要跑法院好幾趟。
二來,手機裡雖然每天會收到大量類似的短信,但全部起訴沒有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如果挨個起訴,那以後的日子不是在找證據,就是在去法院的路上,或者開庭的現場,誰耗得起呢?
事實上,類似的起訴獲賠案例之前也有很多,比如大家都遇到過退訂廣告的申請經歷,就是那個回覆TD的經歷。
形同虛設、套路滿滿的退訂選項,讓不少人不勝其煩,也有較真的用戶,因為無法退訂就一紙訴狀將發短信的告上了法庭,最終,商家賠償這位用戶1500元。
另外,也是去年,有案例顯示,電商平臺“雙十一大促”期間,有用戶收到某電商平臺發送的促銷短信,回覆了退訂信息,但神奇的是,不僅沒有退訂成功,還產生了短信費0.1元,無奈,又去退訂,結果還是沒退訂成功,又被收了短信費。這用戶顯然被惹惱熱鬧了,拿起了法律武器,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甲公司向其賠禮道歉;賠償其退訂短信費0.2元及精神損失費1元。
法院最終支持了這位用戶的訴請。然而,類似的被判賠的案例經常有,但似乎沒見得廣告騷擾短信有所收斂,甚至更加的變本加厲。這也足以說明,垃圾廣告短信的違法成本實在太低,而用戶的維權成本實在太高,當然,這些發垃圾短信的,違法事實清楚,更不應該一判了之。
而在這些案例中,還有需要我們深思的是,這些垃圾短信涉及到的相關公司、平臺,存在大量的用戶根本沒有註冊過就被短信、電話轟炸的情況,這或許也牽扯到了個人信息洩露、個人信息被倒賣的情況。
那些有頭有臉的互聯網大公司,甚至銀行,到底有沒有在黑市購買用戶信息的情況,以及像百度這些平臺,會不會存在將百度的用戶信息共享給度小滿的情況?或者短信服務商購買個人信息,平臺是否知情?
就比如今年以來,不少用戶表示,自己是哈囉單車的用戶,但莫名其妙的經常收到哈囉金融放貸的短信和電話。也有不少用戶在社交平臺反映自己只是想騎個單車卻變成了網貸的目標客戶,騷擾電話不斷。
甚至還有未成年網友表示自己向哈囉營銷人員表明自己未成年身份後,客服竟然還讓他問問家裡人需要貸款不。
據媒體調查發現,用戶在註冊哈囉App時,簽署的《哈囉平臺服務及軟件使用協議》中,就有約定同意哈囉可向他推送營銷信息和可能的商業廣告,這其中包含自營助貸平臺「臻有錢」。
換句話說,只要騎過哈囉單車,平臺都默認開通了接收金融營銷信息的權限。
而這一操作,早在2021年,就被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披露涉嫌隱私不合規。
另據北京商報報道,在貸款申請時,哈囉臻有錢存在一鍵同意過度授權個人信息的情況,其將用戶信息共享給多達19家合作的金融機構,而被授權的機構又進一步捆綁超50份個人信息查詢授權書。
產品頁面顯示,哈囉借錢優選為人品借款、盈小錢、易鑫車來財、融易借錢、花鴨借錢等20家借款平臺引流,而這些借款平臺又將用戶推薦給更多的第三方機構。
那麼其他的平臺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呢?比如百度、360等等……
但
不管是任何一種情況,都應該讓這些違法者付出慘痛的代價
,或許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尤其那些有頭有臉的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網貸平臺,
明目張膽的放貸短信轟炸,實在太過於囂張
,比如360、拍拍貸、度小滿等等。換個角度來看,靠用戶打官司,降低類似的事情發生,實在有點天方夜譚,
相關部門應該重拳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