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一期評論區有人說我沒能展開描述,而且圖片太少了還有水印,這一期就來展開描述一下,魅魔這個角色的發展史和經典文化作品的魅魔吧。
多圖警告!!!
- 文學作品中最早的魅魔
其實最早的魅魔記載在蘇美王表中,並且是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傳說,後來這種傳說傳入到希臘地區,又和當地文化結合,發展出了獨特的魅魔形象——一種以類似人類的形象出現,並且在夢中吸食精氣的惡魔。這個時候直到後來的中世紀,魅魔的形象都是相當醜陋的,它們類似人類,卻面目可憎,遠不像今天我們所瞭解到的魅魔這樣美麗動人。
ps:其實文藝復興之前的天使形象也是非常醜陋:
掉SAN警告!!!
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 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1]
國外藝術家Jonas Pfeiffer還原圖
而惡魔雖然也醜陋,但是好歹有人的形象,而天使乾脆一幅克蘇魯的樣子。(據說惡魔像人是為了引誘人,天使可怕是為了嚇跑惡魔。)
還有一點,文藝復興之前的魅魔形象,都是存在於夢中,或者附身於某種生物上(某咩咩叫的翹屁股動物),並不能獨立出現。至於文藝復興之後,由於人文主義的興起以及教會權威的下降等因素,天使和魅魔的形象也逐漸被改造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美麗女性的樣子。
最早打破對魅魔的這種刻板印象的是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名為托馬斯·米德爾頓(Thomas Middleton)的作家於1605年所撰寫的喜劇《A Mad World, My Masters》,在這部喜劇的第四幕第一場,出現了一位由魅魔偽裝成的人類少婦,這名人類少婦想在修道院的懺悔室內勾引一位懺悔者,卻遭到反抗,最後逃跑。
這部喜劇可以說是魅魔在通俗文學作品裡最早的出場,而且奠定了魅魔是喜好吸食男性精氣的美麗女性形象,打破了以往人們對魅魔的認知。
《A Mad World, My Masters》裡的魅魔劇照
在此之後,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於1800年代早期的發表短篇小說《魅魔》(The Succubus)講述了1271年對一個偽裝成女人的女魔鬼魅魔的審判,除之前魅魔所擁有的一切手段外,她可以用她的頭髮纏住受害者。[2]
查爾斯·威廉姆斯(Charles Williams)1937年的小說《墮入地獄》(Descent into Hell)描繪了一位學者,他有意識地拒絕一位人類女性的潛在感情,轉而投入一個與人類女性外貌相似卻對他百依百順的魅魔懷中。(不得不說這思想太超前了。)[3]
之後魅魔這一形象還在許多科幻與奇幻大師筆下出場過,甚至不乏以其為主角的作品,例如被譽為“恐怖之王”的斯蒂芬·金在他的《黑暗塔》系列中描繪了一位推動劇情發展讓很多人懷孕的魅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87年出版的《心愛的人》(Beloved)這一小說中將魅魔對主角一家人的影響作為背景設定;此外還有諸如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1996年的小說《寶盒》(Treasure Box)、斯蒂芬妮·邁耶(Stephenie Meyer)在2008年的暮光之城系列第四部《破曉》(Breaking Dawn)中將吸血鬼描寫為魅魔傳說的來源等,由於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
《暮光之城》劇照
- 影視作品中的魅魔
魅魔在熒幕上最早的登場要追溯到西德時期,在 1968 年的西德,誕生了一部由赫蘇斯·佛朗哥執導恐怖電影《魅魔》(德語:Necronomicon – Geträumte Sünden)。電影講述了一位由魅魔控制的女性在夜總會吸食男性精氣的故事。之後三年,讓·布里斯梅又導演了一部《魔鬼的噩夢》講述的也是魅魔的故事。後來,有關魅魔的電影也越來越多,比如1990年的《孽欲狂潮》、1995年的《致命邊緣》、03年的《食人魔》,再往後的09年的《詹妮弗的肉體》等等
《魅魔》
《孽欲狂潮》
《致命邊緣》劇照
《詹妮弗的肉體》
而魅魔在電視劇中的出場較電影稍晚一些,最早出現魅魔的電視劇是1975年的《考查克之錦衣夜行》,裡面有一集提到了魅魔,這部電視劇一集講一個傳說中的生物,包括狼人、吸血鬼、無頭騎士、外星人等等。之後魅魔還登場於1989年的《少年超人》、1996年的《X檔案》、1997年的《星際迷航:航海家號》等電視劇中。
《少年超人》魅魔扮演者
誰說西方作品裡的魅魔就一定是長著羊角,羊蹄,有翅膀,紅色皮膚的樣子
- ACGN中的魅魔
我們最熟悉的魅魔就是這裡的魅魔啦,相信各位盒友或多或少都瞭解過。
首先是漫威中的魅魔薩塔娜(Satana)初次登場於《吸血鬼傳說》第2期(1973年8月),這應該是魅魔在acgn中最早的出場了。
薩塔娜
在電子遊戲中,魅魔最早出現於1993年的日本rpg類遊戲Words Worth(ワーズ・ワース,光與影的傳說)中,嗯,怎麼說呢,當年的老司機應該都知道這款作品。如果說桌遊的話,魅魔最早於1976年被收錄在DND(龍與地下城)裡,DND裡面的魅魔也是非常經典了,我們一般說的西幻小說中的魅魔都來源與DND裡面的設定,包括暴雪在《魔獸世界》裡的魅魔其實也借鑑了DND的設定(經典術士奴役魅魔。)
光與影的傳說女主之一
DND魅魔女王-美坎修特
魔獸世界魅魔
然後是1995年的卡婊開發的《惡魔戰士》中的莫莉卡·安斯蘭特,之後的一些作品相信應該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至少對於我來說是。)
莫莉卡·安斯蘭特
2002年在《數碼寶貝》中登場的莉莉絲獸(震驚我小時候一整天);暗黑破壞神2中的痛苦女王安達利爾和馬上要出的4中的莉莉絲;《十字架與吸血鬼》裡面的黑乃胡夢;《新妹魔王的契約者》裡的成瀨萬理亞;
《噬血狂襲》裡的江口結瞳,《公主連結Re:Dive》裡的伊緒;《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中的蘿莉莎以及《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的魅魔和《東方Project》裡的魅魔(沒有下半身的魅魔給我開除魅魔籍啊!)。
莉莉絲獸
安達利爾
莉莉絲
黑乃胡夢
成瀨萬理亞
江口結瞳
支倉伊緒
魅魔—東方
異種族風俗娘全員合照
除了以上這些魅魔外,還有許多acgn作品是借鑑了魅魔的形象,但種族卻不是魅魔,比如《惡魔高校》中的惡魔女主們,類似的《吊帶襪天使》中的惡魔姐妹,《DOTA2》中的痛苦女王和《英雄聯盟》中的伊芙琳,《碧藍航線》裡的格奈森瑙還有《明日方舟》中的夜魔以及dnf中的魅魔等等。
惡魔高校,半個入宅作了
惡魔姐妹
痛苦女王
格奈森瑙·META
魔女伊芙琳
夜魔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cos小姐姐的魅魔,也深得我心
ps:cos真人照片我就不貼了,不太好
言歸正傳,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就算是對同一種生物,由於思維和文化的差異,人們也會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形象詮釋,可以看出歐美文學中的魅魔大部分魅魔都是本性趨於壞,反派屬性居多而日本的魅魔很多都是主角的幫手(後宮)之一,正面形象居多,甚至還有純潔的魅魔出現(雅兒貝德說的就是你),歐美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差異由魅魔形象的對比也能管中窺豹,略知一二了。
再補充一下,魅魔在音樂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滾石樂隊1973年的歌曲“與D先生共舞”描繪了與魅魔的相遇,阿姆在 2011 年 的歌曲“Space Bound”中也用魅魔來形容女性的誘惑。[4][5]
參考文獻:
[1]聖經:啟示錄4:8
[2]Frost, David L., ed. The Selected Plays of Thomas Middlet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Carpenter, Humphrey (2006). The Inklings: C. S. Lewis, J. R. R. Tolkien and Their Friends. HarperCollins. ISBN 0-0077-4869-8.
[4]Maginnis, Tom. "Dancing with Mr. D." Allmusic.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20.
[5]"Eminem's Next Single is 'Space Bound'". Complex. Retrieved July 2, 2011.
維基百科:魅魔
萌娘百科:魅魔
最後貼一下上一期的圖圖,不知道為什麼我發評論區好像你們都看不到
都看到這裡了,盒友們可以動動你可愛的小手指點個關注加贊嗎,如果能點我一下就更好啦嘿嘿。
最後如果盒友們進入賢者時間,可以順便學一下哲學哦 西方哲學史(十五)
ps:有很多都是外網收集到的資料,筆者英語不太好,很多借助翻譯軟件,如有疏漏與錯誤還請各位盒友多多指正,感謝觀看!
#動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