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人云亦云的認為劉協手裡的是孔明鎖,而看到彪子手裡的積木我就覺得眼熟,直到點開大圖,發現彪子背後的人物補全了!才想起來這不是漢獻帝劉協同款皮膚嗎?要說劉協玩孔明鎖勉強可行,而楊彪這麼大年齡也玩是不是說不過去啦?所以說點我的看法

從上圖也能明顯感覺到,左邊的是董卓,而右邊的是曹操。董卓胳膊粗壯並且薅劉協的衣領,這明顯不把皇帝放眼裡,而曹操的手只是搭在劉協的肩上,明面上客氣許多,畢竟曹操一開始真的是有匡扶漢室的抱負,只不過後來離經叛道了。並且曹**董卓心機更深,懂得收斂鋒芒。 劉協手中的積木,很多人覺得是孔明鎖(又稱魯班鎖)但我認為並非如此,首先如果叫孔明鎖那麼孔明181年出生,獻帝189年出生。只相隔八歲的人,並且傳說是在三國時期諸葛亮根據八卦原理,為了開發大腦所創。這在皮膚里根本說不通。其次如果是魯班鎖的話,時間跨度是符合條件了,但魯班製作出來也是為了測試自己孩子智力的。所以不管是哪個名字,都只是為了測智力所制。如果皮膚裡是這,那想表示劉協***? 我更傾向於是古代的榫卯積木。首先起源更早。早在河姆渡文化就發現了榫卯工藝。榫卯工藝的關鍵就在於,建築上沒有一顆螺絲固定就可以無比堅固。就是因為榫卯工藝讓每一塊木頭互相滲透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渾然天成、天衣無縫的和諧世界。 而在我們的印象裡,小時候積木是可以用來模擬造房子的,現在還有這種小遊戲app。而在封建社會的朝堂上,文武大臣被稱為國之棟樑,棟樑是啥,一座房屋的根基,古代就是以木頭製作而成的,工藝嘛,就是榫卯工藝。故宮中就部分建築就以此建造,如今依舊屹立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