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戰爭片的誕生往往需要龐大的投資和眾多的群眾演員,但誰能想到,《大突圍》走出了一條別樣的路——召集了兩萬六千名在校大學生當群演,讓這部電影從開拍就自帶"話題度"。
這些大學生們不僅在片場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劇本殺",更是為電影貢獻了第一波票房。影片上映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長達6分鐘的片尾演職員表,兩萬多名群演的名字整整齊齊地排列其中,看得觀眾直呼:"這誰頂得住啊!"
現場副導演王玉坤回憶起拍攝趣事時忍俊不禁:"有學生給我轉兩份錢,就為了多拿一把道具槍。他們穿上日軍服裝,人人都要來一句'八嘎'或'米西米西'。"最搞笑的是,導演喊"中槍倒地"時,竟然有學生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後繼續往前衝。這些充滿青春氣息的"失誤",反而讓整個劇組充滿歡聲笑語。
為了還原那段歷史,劇組在費縣搭建了37個實景,製作道具超過10萬件。學生們臉上塗著煤灰和血漿,穿著做舊的軍服,在片場爬樹、跑炸點,甚至在寒冷的天氣裡下水拍戲。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反而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然而,電影上映一週後的票房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僅有300多萬。這部投資2.5億的戰爭片,似乎難逃"高投入低迴報"的魔咒。有人說是觀眾對戰爭片產生了審美疲勞,也有人說是影片質量有待提高。
不過,這部電影最獨特的地方,或許不在票房數字,而在於它讓兩代大學生的青春故事奇妙重合。八十多年前,一群年輕的抗大學子在沂蒙山區寫下熱血篇章;今天,新時代的大學生們在同樣的地方,用另一種方式重現歷史。這種跨越時空的青春交響,本身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