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至今,我在體制內已度過三個年頭。這幾天,就著畢業這個話題,沉寂已久的同學群裡開始熱鬧起來。大家互相打探著近況,訴說著往事,言語中有成長的陌生,也有久違的熟稔。忽然間,某人發了一張照片,上面歪七扭八字句是畢業時大家在畢業照背面寫下的夢想。瞬間想起,這是最後一次班會上大家對於學生時代留下的“絕筆”。看著這些質樸的字句,第一反應是隻有幼稚的學生時代才會寫出如此幼稚的話語。但內心湧起一番悵然若失的感覺,像什麼東西在心裡碎了一樣。我問自己,是不是我丟失了夢想,或者說早已喪失做夢的能力。問題沒有迴音,周圍陷入死一般沉寂⋯.
現在談論夢想,很容易被定義為有毒的雞湯。普通人如果連正常走路都口喘粗氣,那麼面對夢想這種需要讓你跑起來還不一定能夠實現的飄渺之物,自然會被當成無稽之談。可是人的思想就是這麼神奇,它很廉價,廉價到你隨時隨地都能產生無窮的想法;它也很厚重,厚重到一旦想法變成了夢想,便就此在靈魂上烙下印記,任憑你用何種方式去遺忘,它總能在一些場景下不由自主地刺你一下。所以我們不缺乏夢想,只是缺乏實現它的理由和勇氣,也正因為如此,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每個人在成長的時候,一定會伴隨而生一些夢想,稀奇古怪,千差萬別,甚至不可名狀,但卻刻骨銘心。
直至今日,我依然可以記起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除了沒有實現它,其餘都是美妙的回憶。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走出校園後,是按照自己最初的夢想之路在前行,直到夢想成真,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因為在這個愈發孤獨的社會里,生活的遺憾總會在夢想的對照下,成為靜夜思的主題。
工作以後,便很少談論夢想了。我們無法在追求工作穩定性的同時,還能暢談那些需要擺脫現狀才能實現的想象。況且,現實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紛紛擾擾,似乎已經沒有一個可以安安靜靜審視自己的時機和環境。與自己對話,已成為很多人奢望般的存在了。不過,雖然夢想總被現實無情地打擊,但它依然是內心最剛硬的部分,因為它永遠不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而改變毫釐。
有人把夢想推向神壇,激勵你要鉚勁快跑,有人把夢想踩在腳下,告訴你要活出真實。可是生活可以被左右,夢想卻不會被裹挾,它是年輕時在心裡種下的一顆種子,我們這一輩子都在等它發芽長大,即便大部分人都無法看到它高聳入雲的模樣,但是至少,我們的影子有了樹的形狀。
這篇文章多少有點無病呻吟,但也許不會做夢就是一種病呢,而你我早已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