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歷史甲冑的發展有著一套十分獨特且豐富的演變路徑。從商周到秦漢,從隋唐到明清,軍事鬥爭的快速變革推進了作為士兵最基本防禦手段的甲冑的不斷演變。在五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裡,斧戈和槍矛的擊打在青銅上留下印跡;長劍和直刀的切削在鋼鐵間長相錚鳴;箭矢與飛石的衝撞在皮革前偏轉化解;火藥和鉛彈的怒火則在織物上盡情揮洩,神州華夏一代代的勇士們穿著各式甲冑、揮舞各類兵器的身影組成了這段歷史最為壯麗的史詩。
《騎馬與砍殺2》的中國風格甲冑Mod,在很多遊戲中都可以看到有著中國古代風格甲冑的mod作品
隨著戰爭形式的不斷變化,中國歷史甲冑從商周古典時期簡單的頭胸單片甲逐漸過渡到秦漢帝國威武的側襟全身札甲;又在魏晉和南北朝的紛爭裡淬鍊出厚重的兩當披裹形制的札甲。而在隋唐帝國的光芒裡,全身防護的對襟直身札甲成就了大唐武士的風貌;又在宋遼今夏的戰火中發展出它最為極致的步人甲;最後,來自蒙元的西風為大明帝國帶來了應對火藥和刀劍的布面鐵甲;並在清代見證了中國歷史甲冑的夕陽時光。
國內的兵擊和甲冑愛好者聚集了各個時期的甲冑風格(圖源:四川兵擊聯合會)
儘管中國與歐洲在歷史甲冑的發展演變上大相徑庭,但是其依舊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完成了在戰場上抵擋攻擊、保護士兵、追逐勝利的歷史使命。以札甲、鱗甲和布面鐵甲為代表的中國甲冑也在當代的電子遊戲、電影電視、歷史武術活動和全甲格鬥等運動中大放異彩,提供了不同於歐洲古典時期或文藝復興時期歷史甲冑的獨特風範,廣受全世界歷史武術和甲冑愛好者的喜愛。
同時,隨著國內甲冑學術研究和復原工作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的歷史甲冑原貌出現在了大眾面前,進入了電影電視劇和遊戲的舞臺。本系列文章將以國內相關文獻為主要參考,簡要介紹從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19世紀中國歷史甲冑的演變過程,如有錯漏還請各位讀者多多指教。
本文主要資料來源:
- [1]劉永華.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 [2]陳大威. 畫說中國曆代甲冑[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7
- [3]龔劍. 中國刀劍史[M]. 北京:中華書局, 2021
- 本文中圖片部分來源為@大塗鴉國,@咪咪媽的劉Sir和@防彈乳牛,均會註明出處(非商業用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繫作者
中國甲冑:前3-5世紀(秦漢至魏晉)
1 秦代-側襟身甲
秦漢是歷史上空前強大的軍事帝國時期,其武備發展較春秋戰國時期有長足進步。對於秦代甲冑,最主要的考古資料來源就是兵馬俑遺蹟,囊括了多種頭胸單片結構和側襟結構的札甲,覆蓋面積和工藝水平各不一樣,並且在隨後的考古發掘中又進一步確定了秦代基本的半封閉式札甲頭盔的形制。在材料上面,戰國時期的秦國依舊普遍裝備皮革質甲片的札甲甲冑,但也開始逐漸使用鐵質甲冑。
人們對秦代甲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兵馬俑遺蹟,其中披掛豪華身甲的將軍俑尤其令人矚目(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根據兵馬俑中的甲冑遺蹟材料,秦代依舊可能裝備有老式的單片結構胸甲,其由方形中型大小的皮革甲片通過鉚釘或繩索固定在織物基底上,整體覆蓋肩部至腹股溝區域的軀幹正面,穿著方式則和商周一樣通過繫帶在身後交叉固定。據推測,這種防護面積很有限的甲冑在當時可能是基層軍官或輔助軍官的裝備之一,其戰鬥烈度相對較低。
秦代的單片式胸甲,在當時已經是落後的裝備(圖源:畫說中國曆代甲冑)
秦代最主流的甲冑則是繼承至東周的側襟結構札甲,從最基礎僅保護軀幹的單獨胸背甲,到安裝有大片披搏/護肩和裙甲的高級版本均有出土。首先,秦代側襟札甲的基礎結構是類似背心夾克的胸背甲。其完整覆蓋了軀幹前後和側腰區域,並在右側開襟。然後,更高一級的甲冑則會在兩肩用皮帶固定一對札甲披搏,這種披搏甲片的連接方式是用皮帶固定甲片的中間部分,以留給甲片之間相互活動的空間,即後世稱“軟扎”結構,相應地,在胸背部需要甲片嚴密排列抗衝擊力的區域則採用密實連接的“硬扎”結構。
最高級別的側襟札甲則是在胸甲下部連接了覆蓋大腿至膝蓋的方形或三角形裙甲,也採用軟紮結構以兼顧靈活性和防護力的要求,最典型的就是兵馬俑中的將軍俑形象。此外,兵馬俑中駕馭戰車的馭手還裝備有一種重型札甲,其將方片狀的披搏護肩換成了覆蓋整個手臂的札甲長袖,其為保證手臂的靈活運動,採用大量小型甲片編綴而成,十分精美。
兵馬俑中駕馭戰車的馭手裝備有包繞整個手臂的重型札甲(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秦代的頭盔形制來源是一套石質的陪葬品甲冑模型,其應當對應相同結構的鐵甲或皮甲。其頭盔採用一整片圓形頂片加上中型甲片編綴而成,在完整覆蓋頭上半部的同時,還擁有完整包繞後腦至側臉,並在下頜處封閉的厚重頓項。整個頭盔只留出雙眼和鼻部區域,擁有相當完善的防護面積。
復原的秦代全身甲冑士兵形象(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上文提及的秦代札甲主流均為皮革甲片製成,但其中擁有披搏和裙甲結構的重型札甲可能也存在早期鐵質甲片的版本。這種搭配有重型頭盔和半身札甲,除前臂和雙腿外幾乎全面防護的甲冑設計開啟了中國札甲的新潮流,並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是毫無疑問的一流甲冑。
2 漢代-側襟身甲
漢代甲冑風格大體沿襲秦代,但得益於漢帝國軍事體系和社會生產的極大繁榮,在強大經濟實力和戰爭需求的支持和牽引下,其甲冑普遍從皮革甲片進化至鐵質甲片,形成了鐵甲的大規模和批量化裝備。
東漢時期士兵的典型裝備,其甲冑結構較秦代基本一致但防護水平更加全面(圖源:防彈乳牛)
在甲冑的形制上,一方面對秦代的側襟結構札甲進一步實現了鐵甲化,並發展出了更為輕便且獨特的漢代鐵胄;另一方面則將側開襟改成了身體正前方開襟對合,並將披搏完善為包裹上臂的甲袖結構,發展出了穿著更方便且更適合普通士兵的筩袖甲。
相較於秦代採用中型甲片的傳統札甲,漢代首次出現了採用小型魚鱗狀甲片相互交疊編綴,並直接固定在織物基底上的鱗甲結構,部分出土的漢代將軍俑所披掛的鱗甲還在胸甲部分使用金銀色的裝飾片組合成了菱形圖案。相較於相互編綴的中型甲片,採用小型甲片的鱗甲更為貼身舒適,且工藝相對更加複雜,視覺效果十分精美,往往由高級將領或諸侯貴族所裝備。
而對於鐵質札甲,漢代採用較為細長的長方形甲片取代了秦代的偏正方形甲片,其使得軀幹身甲部分的包裹性和活動性更佳,但同時又保留了對抗兵器劈砍斬擊所需的結構剛性。在頭盔方面,漢代鐵胄向輕量化大批量裝備發展,最典型的就是著名的不封頂胄,其由鐵質甲片相互編綴形成頭巾結構,直接通過織物繫帶包裹在額頭之上,並增加了小型的護耳部分。這種鐵胄雖然沒有一體式頭盔優秀的結構強度和抗衝擊力,但是其成本低廉,皮實耐用,對刀劍一般的攻擊防護已然是綽綽有餘,能夠大批量地裝備一線戰鬥部隊。
3 漢晉-筩袖甲
在漢代首次出現的筩袖/前開襟結構札甲系統是當時甲冑科技出現顯著進步的代表。這種札甲將原位於右側開合的側襟結構移到了胸口正中,使得整個盔甲從側開的背心變成了正開的夾克結構,十分便於快速穿脫。儘管前開襟結構會使得胸甲連接一分為二,影響前胸部分的結構剛性和強度,但在使用便利性上的巨大優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防護力的些許降低。
同時,筩袖甲真正加強防護水平的設計則是將原有方形搭披在肩部和大臂的披搏護肩結構整體升級,變成由小型甲片軟扎編織形成的完全包裹整個上臂的甲袖結構。這種甲袖既需要保留原有披搏的防護力和覆蓋面積,又要確保優秀的活動度以減少對上肢戰術動作的妨礙,因此其甲片連接和編綴工藝十分高明先進。
而到了東漢末年的三國紛爭以及隨後的魏晉時期,逐步開始廣泛裝備的筩袖甲也出現了升級和重型化的設計。一方面,在胸甲和頸部的連接處安裝了包繞保護頸部的盆領結構。其主要搭配在東漢時期流行的半封閉式鐵胄。
@大塗鴉國 筆下的趙雲裝備的就是半封閉式頭盔+盆領的經典搭配
這種頭盔的結構是將一圈長方形甲片固定在圓形頂片上形成盔體,並在後腦和耳部安裝較短頓項,能夠被包裹在盆領內部形成雙重保護。另一方面,出現了獨立於胸甲單獨披掛的大片裙甲結構,左右兩側從腰部覆蓋到小腿,配合上半身的重型筩袖甲就是當時重裝騎兵的全身甲冑配置。
@大塗鴉國 筆下的呂布穿著的重型筩袖甲,其有獨立的裙甲和小腿甲結構
中國甲冑:5-10世紀(南北朝至隋唐)
1 南北朝-兩當披裹甲
南北朝時期延續了自兩晉十六國以來的戰亂局面,中原大地進入南朝和北朝並立、相互攻伐的時期。在長時間持續性的軍事衝突下,兵器武備和甲冑發展逐漸以量變引起質變。例如中國歷史上的具裝衝擊騎兵就是在南北朝的戰火中走上巔峰,而其裝備的重型札甲,也從筩袖甲進化為防護面積和結構設計更為合理的兩當甲體系。
裝備兩當札甲的北朝武士(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兩當披裹結構札甲是中國甲冑進化史的里程碑之一,其放棄了一度流行的正開襟夾克結構,而將軀幹前後、下肢和上肢分開以相對獨立的結構進行保護。首先是軀幹部分,以甲片硬紮結構相互編綴形成包覆軀幹正面至腹股溝和側腰部分的胸背甲,部分還會自帶小裙甲延伸到大腿中段,即所謂的“兩當”部分,其由兩肩和兩腰側的織物皮帶進行連接固定;
裝備完整兩當胸甲、裙甲和披搏的北朝重騎兵(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其次是下肢部分,由左右一對長方形覆蓋到小腿的甲片作為裙甲,其由甲片軟紮結構編綴,使用腰帶固定在軀幹的胸腰處(即肋骨下緣),即所謂“裹”部分;最後則是左右一對覆蓋整個上臂且採用軟紮結構的護肩,即“披”部分。
部分兩當甲的胸甲採用的是一片式皮革加裝圓形護心鏡的形式,據推測是所謂明光鎧的起源(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兩當披裹結構札甲的穿戴順序也和早期札甲不同:一般在戎服穿著後,先在胸腰處用皮帶裹緊兩側裙甲;而後穿上前後胸背甲並用皮帶固定;最後在肩部披掛上披搏,兩側的披搏在背側有甲片連接,正面則安裝有束甲帶,在前面相互交疊後在腰部繫緊,既可以固定披搏,也可以束腰以分配甲冑重量。裙胸肩三組結構相互支撐覆蓋,防護範圍和結構剛性較早期札甲有顯著提升,還初步具備了模塊化特徵,可以根據需要穿著特定模塊的甲冑。
自南北朝起,兩當披裹結構成為了中國札甲的主流。而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獨具特色的衝角兜鍪,這種頭盔是用大型半圓形鐵質甲片安裝在鐵質頭盔骨架上製成,只覆蓋頭部上半部分,兩側安裝有織物或小型甲片垂下包裹的輕型頓項。這種頭盔似乎流行時間很短,在隋唐便被更成熟的札甲頭盔所取代。
2 隋唐-兩當披裹甲
隋唐時期,中國古代甲冑的發展達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例如《唐六典》所介紹的十三種甲冑種類:即明光甲、光要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鎚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和馬甲。上述的甲冑分類並未全部得到復原,但可以初步確定的是包含了各種形制的札甲、儀仗使用的織物裝飾性甲冑、以及專為馬匹設計的鎧甲。其中,明光甲、光要(可能通假“耀”)甲和細鱗甲可能均為兩當披裹結構的札甲。
前年火熱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較為完善地復原了唐代甲冑的風格
光要甲可能因甲片本身為亮銀色或金色,光亮閃耀而得名;而明光甲則據推測,在原有胸背、裙甲和肩甲披搏結構的基礎上,在胸部額外再安裝有一對或一片圓形的大型護胸甲片,即所謂的護心鏡結構;對於細鱗甲而言,其可能使用小型的魚鱗型甲片相互編綴並直接固定在織物內襯上的方式取代了原有中型札甲片相互固定的模式,但依舊按照胸背裙肩的兩當披裹結構組合。因其舒適度和美觀性而作為將領或貴族的甲冑選擇。
然而,唐代的兩當披裹結構札甲在前代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變化。極大提升的披甲率使得重甲的裝備範圍從衝擊騎兵擴散到幾乎所有的一線兵種,因而為通用化的考慮,原有的裙甲長度被大幅縮短,從覆蓋小腿上移到膝關節,更加方便將士活動,而小腿的防護則開始流行單獨佩戴的吊腿(即脛甲);而大型的肩甲披裹由簡單的方形開始修型為三角形或紡錘型,更貼合上臂的活動軌跡。
@咪咪媽的劉Sir 筆下的李世民形象,可以看到裙甲長度較短而單獨裝備了護小腿結構
同時,將領甲冑的肩甲進一步縮小,經由在肩部單獨穿著的掩脖(護頸)結構固定,並加上了獸吞(小肩甲)進行裝飾;此外,唐代還出現了包裹在腰部外側的抱肚,其作為織物外襯可以加強腰帶的扎束作用,一方面環繞腰部以遮蓋側腰部分少量的甲冑縫隙,而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腰帶的固定和分擔甲冑的重量。
在頭盔方面,唐代頭盔也同時出現了以長條形或圓弧形札甲片環繞編織而成的札甲頭盔,以及以大型的半圓形甲片組成的整體式頭盔。這兩種頭盔一般都會安裝有包繞覆蓋整個後腦、脖頸和側臉的札甲頓項結構,形成半封閉式的保護範圍。而在此時期,因行軍戰鬥散熱方便所需,經常有將頭盔頓項向上翻起摺疊,並用織物繫帶固定到盔頂的佩戴方式。此時兩側翻折的頓項從正面看形似兩翅,這也正是後世鳳翅盔兩側翅膀裝飾結構的來源。
3 唐代-直身甲
相較於形制成熟但結構分離,穿戴複雜的兩當披裹結構札甲,唐代還在一線士兵或基層軍官中改進和普及了一種更為簡約實用的新型甲冑,即在《唐六典》中被單獨稱為步兵甲的直身札甲。這種甲冑形制出現在西安長樂公主墓葬壁畫《武士出行圖》中,包含有覆蓋整個軀幹到小腿的胸腰裙一體式身甲,經過修型的弧形披搏和大片札甲組合而成的半包圍式頭盔。
對於步兵直身甲的結構,後世推測其類似於漢末時期的筩袖甲,在原有正開襟夾克的基礎上大幅延長了夾克的下襬,作為整體的裙甲覆蓋到小腿區域,罩住整個軀幹後在胸前正面對襟開合,形成無袖大衣的結構。這種形制也是後世流行的罩甲風格的來源。此外,其胸部甲片區域還額外安裝有一對圓形護心鏡增強防護,大型披搏則直接包覆整個上臂。全套甲冑結構簡單實用,雖然沒有兩當披裹層層疊甲的結構強度,但也比分體式的穿著更為簡單和輕便,適用於一線作戰的士兵與基層軍官。
而對應地,搭配步兵直身甲的頭盔形制一般則參考唐代渤海國出土的鐵胄為圓形,由四片大尺寸弧形甲片在圓形骨架上組合而成,並安裝有較長的,包裹覆蓋整個後腦脖頸至下頜的封閉式頓項,頓項下緣能夠和身甲的披搏結構相互連接遮蓋以增強防護能力。可以說,這種全面防護、結構簡潔實用的直身札甲正是唐代軍隊極高披甲率和士兵戰鬥力的根基之一。
渤海國遺址出土唐代頭盔的造型(圖源:畫說中國曆代甲冑)
小結
披堅執銳,與子同袍,一直以來都是華夏兒女們上最為浪漫的宣言和壯烈的夢想。身著漢服和中國歷史甲冑參與到今天的各類歷史復原活動中,也是我們當下能夠切身體會古人曾經的生活與戰鬥的最好方式之一。對於一個兵擊運動和歷史武術愛好者而言,手持兵刃身著盔甲不僅僅是滿足兒時的單純願望,同樣也是保持赤子之心,追求熱愛和傳承具有獨特價值的華夏文化的必然選擇。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復原的中國歷史甲冑,並在考古和歷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更好地瞭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未完待續)
下期預告:宋代至明清時期的甲冑(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相關閱讀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上)
兵擊的歷史溯源:歷史武備發展影響下的東西方兵器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