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有餘。現在回想起來,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環境和場所,能夠遇到合適的異性,是一件比賭博還要天方夜譚的事情。有時候命運總喜歡捉弄人,異性緣這種事,常常會給我們一種損不足而奉有餘的直覺……
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潘安難悅無女之情。那大學校園來舉例,不同的專業和學院,性別比例的差異會讓人難以想象。這一點,其實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就初見倪端。但對於懵懵懂懂的高中生而言,誰又能知道大學的性別比例,才是真正的地獄開局呢?
拿我熟悉的傳播學來說,我們班當時一共32個人,4個男生,28個女生。男女比例1:7,這是什麼概念?作為一個高中理科的學生,陰差陽錯選了文學專業的失落。在入學之初是悔恨的。
但當我目睹了理工科的性別比例後,咳咳,我愛傳播學!當然,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主,談戀愛,儘管是隨緣的。卻也是事在人為的。
所以如果你想開始一段異性緣,而客觀條件不允許的話,那只有主動改變自己的環境。這是一個很容易陷入思維定勢的怪圈。
異性少,機會少,我異性緣概率就會降低,產生消極認知,被動交流,然後陷入異性更少的怪圈。
二、如何破局?
一直以來,我都很反對相親。尤其是社會人士的相親,太多的爾虞我詐,利益糾葛。但相反,如果你在學校裡確實沒有什麼機會,不妨試試另一種校園式相親——”聯誼“。
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聯誼,是情誼,不是友誼。學校的聯誼活動非常之多,只要你多在校園裡走走,各種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校內外活動條幅等等。只會應接不暇,不會一無所獲。
注意,請不要僅把打著聯誼旗號的活動才叫活動。一切有機會接觸異性的場合,都是你值得一試地方。從統計學上來說,如果你想要遇到一個合適的伴侶。擴大異性認識的圈子,是一條不可避免的道路。
那些一見鍾情就白頭偕老的,不是小說的主角,就是夢裡的自我。在不斷探索擴大交際圈的同時,其實是一種自我展示,進步的過程。
那我自己舉例,十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曾經用硬盤分區技術,贏得接觸女生宿舍的機會。現在來看,硬盤分區,噗,簡直就是新建文件夾難度的東西。
用這個舉例,只想說明,這事情跟我自己幾乎沒有多大關係。無非是學院男女比例1:7造就的。我想這事如果發生在計算機學院,首先沒有那麼多女生,其次,遇到這種問題的女生估計都會自己解決,最後就算自己不會,整個計算機班還找不到這樣的一個男生嗎?
答案顯而易見。但是我們需要舉一反三。其實在這種場景裡我更加想強調的是,你是否有一些獨一無二的優勢和特點?如果你實在想象不出,我推薦一本書,英國紳士應該掌握的100種技能。
雖然我認為這本書有點強行湊夠100條,但裡面提到的一些能力,會對我們發現新的生活機遇有著意想不到的促進作用。
如果你參加觀察過婚禮司儀的致辭,講到那些新婚夫婦的故事時,他們總會因為一些客觀的機遇才會有發展的機會:一起做實驗,一起志願者,甚至一起淋雨。
無論一切做什麼,都是要有一個足夠大的圈子,才有一起的可能。生態圈小了,再活蹦亂跳的魚,也活不過一輪。
三、真誠,才是必殺技
兩性交往中,什麼高富帥,白富美,都是流量奪睛的噱頭。真正長久走下去的,唯有真誠。可是真誠這個東西很奇怪。
因為日常生活中,真誠沒有表現的機會。真誠的約飯?真誠的參加活動?非要故作真誠的話,反而有點邯鄲學步了。所謂真誠,不過是得體大方,尊重互利。
在各種有機會交往的過程中,就算沒有交往到合適的異性。至少,你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嗎?
所謂故步自封,在當今這個社會,封住的更多,是我們的思想認知。尤其網絡上的烏煙瘴氣,對齊,炒作,拉踩,那不是我們真正的生活圈子,那裡只是金錢的奴隸而已。
等到畢業工作了以後,才會真正感覺到,工作的圈子並不比學校大多少。學生因為高考分數匯聚到一起,多多少少拋開了一些世俗屬性。我們的第一標籤首先是學生,在學生之後的其他屬性,都不容易立刻被發現。
而走向社會和工作場所,大家談論的,只有利益,目標和截止日期。沒有人談感情,倒是處處有人利用感情攫取利益。
所以,我只會勸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中,抓住最後的機會展示一些真誠,至於有沒有好的結果,只好盡人事,聽天命了吧。
(完)
感謝你的打賞收藏和點贊。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你有情感的疑惑和問題,也可私信我交流。我們下期再見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告知後致歉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