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表3DMAX打完加入隊伍之後的首場比賽之後,法國選手bodyy接受了HLTV的專訪,他圍繞加入隊伍的感受和個人成長等話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採訪全文:

Q:這是你首次參加線下賽,對手是剛打進卡托維茲淘汰賽的Virtus.pro戰隊,最終你們贏了。感覺應該很棒吧?
A:說實話確實很棒。賽前我對這次線下賽沒什麼預期,畢竟隊伍合練時間不多。VP算是線下最強的對手之一,能贏他們我很滿意。
Q:雖然你說沒怎麼訓練,但之前IEM 達拉斯預選賽的幾場正式比賽發揮挺不錯。在新隊伍取得“開門紅”有多重要?
A:這對團隊太關鍵了。轉會壓力其實很大——原本隊伍裡有Djoko,團隊磨合得很好,而我是在離開fnatic且以指揮身份經歷低谷後加入的,當時質疑聲不少。
這次勝利相當於壓力釋放——不僅證明我不當指揮也能打好,還是在第一次線下賽做到這點。能晉級達拉斯站已經很開心了,如今又在PGL 克盧日-納波卡的比賽中首戰獲勝,感覺太棒了。
Q:你提到卸任指揮後狀態回升,是否因為不需要分心戰術指揮?畢竟IEM 達拉斯預選賽和今天你都有高光操作。
A:我不確定用英語或法語指揮是否有差別,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我能100%專注個人準備和純粹的對槍。這在實戰中改變巨大——無論是個人自信還是成長。現在我有更多時間只作為選手去訓練,這和當指揮完全是兩個世界。
Q:雖然不再擔任隊伍的主指揮,但你是團隊的重要第二指揮。適應“減少發言”難嗎?
A:目前還不算難,因為Maka本就是出色的指揮。一開始並不容易,因為我發現他在溝通方面佔據了很大的空間。我必須適應並找到一個平衡點。現在反而輕鬆——我不必糾結大局策略,只需專注自己的區域,傳遞信息或看情況補位指揮。

隊伍給了我很大信任空間:雖非主指揮,但我隨時能提出想法。副指揮的壓力比主指揮小太多了,這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Q:說到Maka,你和他的戰術理念是否契合?
A:絕對契合。我們都曾效力法國戰隊,用不著磨合就達成共識——他和我過去的隊友合作過,我也與他以前的隊友搭檔過,導致戰術原則天然相似。入隊後我憑直覺就知道該怎麼做,他們也適應了我的風格。現在我能完全做自己,而這支隊伍的核心就是對Maka的絕對信任——我從未質疑過他的任何決策。
Q:你提到“憑直覺”發揮,用法語溝通是否比英語更高效?
A:每個決定、每個詞、每句話都快了一秒。母語讓表達精準易懂,更關鍵的是我們共享相同的戰術文化,場外也是朋友。這種信任感和默契是國際隊比不了的——大家無需掩飾問題,交流完全透明。
Q:這種團隊氛圍差異是否影響了你在fnatic時的狀態?
A:確實有影響。在fnatic大家盡力磨合,但最終因教練、我與其他隊員的戰術理念衝突難以協調——當核心思路不一致時,信任與默契會被消解。
現在的法國隊完全不同:我們聽同樣的音樂、吃同樣的食物,能精準感知彼此的情緒波動。當然,我並非討厭fnatic的經歷,它反而讓我意識到法國隊更適合自己——那段國際化嘗試讓我認清了歸屬。

Q:現在成績和狀態俱佳,對本賽季有何目標?
A:期望不是來自我個人,而是來自我們共同的願景。但我想說,對於這次賽事,我們的目標是打進半決賽。至於全年目標?2025年我們必須穩居世界前十。加入3DMAX後,我有機會參與更多高水平賽事,既能證明自己,也能和這群法國兄弟一起全力追逐熱愛。看著當前勢頭,前十的目標絕對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