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他和一個網絡程序團隊創建了Armor Games的前身“Games of Gondor”,從名字可以看出來(剛鐸的遊戲),這個網站創建之初是作為一個《魔戒》同人遊戲網站而存在的,上面的遊戲也大多都是一些《魔戒》主題的小遊戲,例如:“Hob the Hobbit” 、“Battle for Gondor”和“Orc Slayer”,而那些年正值《魔戒》系列電影大火,網站上的遊戲自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和支持,網站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隨著Games of Gondor的發展,網站的管理團隊還找到了一些合作伙伴和商業夥伴,Daniel也因此賺到了他的遊戲網站給他帶來的第一桶金。
感謝網站時光機,這可能是當年“Games of Gondor”唯一幾張留存下來的圖片了
感謝網站時光機,這可能是當年“Games of Gondor”唯一幾張留存下來的圖片了
1 / 2
但在2005年,EA公司宣佈已經和《魔戒》作者J.R.R Tolkien簽署了有關協議,獲得了“魔戒”系列文學作品製作遊戲的版權,而網站名稱中的”Gondor”屬於《魔戒》作者版權的保護範圍內,在那個年代,互聯網門戶網站的主要盈利來源自廣告瀏覽,同時Games of Gondor由於網站名稱中涉及《魔戒》相關知識產權,而且大多數遊戲都是基於《魔戒》作品世界觀下的二次創作,因此遊戲網站很有可能會因為版權糾紛而受到起訴。
為了避免不必的版權糾紛,Daniel不得不更改了“Games of Gondor”網站的名稱,但是新網站該叫什麼名字呢?Daniel在2010年的一次採訪中透露說到:“我從小就是托爾金、CS 劉易斯、羅賓漢、亞瑟王以及幾乎任何代表騎士精神的忠實粉絲。”於是,Daniel決定將新網站命名為為“Armor Games“,代表著他喜歡的中世紀騎士文化,同時他還引用了《聖經·以弗所書》6章11節的一段:“要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這是Daniel McNeely最愛的經文之一,而這也是Armor Games名稱的來源和LOGO中長劍和盾牌所代表的寓意。
在網站完成了Flash遊戲門戶網站的建設之後,Daniel開始將Armor Games向一個社區型的遊戲網站更新。在2007年11月左右, Armor Games v2開始更新,Daniel首先推出了新的網頁外觀和用戶界面,然後最重要的是在網站中加入了社區功能, 用戶可以在Armor Games的網站上上傳他們的作品,不僅僅限於遊戲,還包括音樂,繪畫和動畫等等,同時包括引入論壇積分(Armor Points)這一機制,用來作為活躍用戶的一種手段。這一系列更新使Armor Games開始從一個單一的小遊戲門戶網站變成了一個擁有相當數量用戶的遊戲文化社區 。
但同樣,引入的Armor Points機制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一部分論壇用戶為了獲得Armor points開始大量水貼,各種無意義或者無營養的帖子開始灌入社區論壇,管理員因此開始大規模封禁用戶,在整個Armor Games v2時期,這個問題都或多或少一直存在,並且直到最後也沒有完全解決。
2009年,Armor Games的管理員宣佈將會推出擁有全新頁面與更多功能的Armor Games v3,但最後這個項目胎死腹中,直到最後也沒能和用戶正式見面,僅僅在2011-2012年推出了一個Beta測試版,而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其中一個原因是v3的開發導致了管理員的精力被分散,網站的管理和審核質量都出現了下滑,從而導致了Armor Games網站的用戶數量和活躍度開始走下坡路;而另一個原因是:Armor Games網站上的用戶約有70%都是未滿18歲的學生,在非假期的時間他們很少能貢獻活躍度。在這之後,一群論壇用戶還自發組織了 一個名為“Operation Activity”的非官方組織,試圖通過一些手段增加論壇,但活動最終效果的也十分有限,雖然Armor Games在這幾年對網站的更新說不上順利。但在2011年左右,Armor Games仍然是全球最大的Flash遊戲社區之一。
同年2010年1月,Armor Games在IOS平臺發行了其網站下另一款熱門遊戲《Crush the Castle》(摧毀城堡),這款遊戲是Armor Games正式發行的第一款手機,包括完整的對接、合作、測試、推廣和運營環節。但這款和同時期大火遊戲《憤怒的小鳥》有著說不清道不明關係的遊戲,也是很多Armor Games粉絲的意難平——更早涉及同類型玩法的《Crush the Castle》被後來居上的《憤怒的小鳥》搶盡了風頭,而且《憤怒的小鳥》開發商 Rovio僅憑藉這一款遊戲就火遍了全球。儘管事後《Crush the Castle》的創作團隊和Daniel對此事表明了平和的態度,但Rovio拒絕回應的態度和行為讓許多玩家和從事遊戲行業的人都為此感到一絲不快。
2011年,Armor Games的網站上出現了一款現象級的作品,這就是來自烏拉圭工作室Ironhide Game Studio的《Kingdom Rush》。這款被塔防愛好者稱之為“史上最好的塔防遊戲”最初就是以Flash遊戲的形式在Armor Games的網站上出現的,遊戲中“定點塔防”的核心機制也直接影響了今後對塔防遊戲的定義。
隨著遊戲的爆火,對於Ironhide Game Studio來說,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將遊戲移植髮行到其他平臺,以獲得更多高的知名度和更多的玩家,於是Ironhide Game Studio就找上了當時擁有移植和發行經驗的Armor games,兩者一拍即合,在同年的11月,《Kingdom Rush》順利登陸 App Store,並在幾個月後登上了 App Store策略遊戲排行榜的第一名,隨後一路爆火。
在這之後,隨著《Kingdom Rush》的成功發行,越來越多的Flash遊戲開發者找上Armor Games,希望能將一些優秀的Flash遊戲移植髮行到移動平臺,包括《House of Shadows》、《Cursed Treasure》和《Hero siege》等等一些質量頗為不錯的小遊戲,這其中還有對於國內Flash玩家來說知名度最高的《Strike Force Heroes》(戰火英雄)IOS版系列。而在2014年,Armor Games 發行了首款面向PC平臺的遊戲《Super Chibi Knight》。
這款遊戲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對於國內玩家,更熟悉的譯名是《戰火英雄》
這款遊戲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對於國內玩家,更熟悉的譯名是《戰火英雄》
這款遊戲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1 / 2
在2015年,因為擁有了此前成功發行移動平臺和PC平臺的經驗,Daniel 正式成立了Armor Games Studio工作室,主要負責遊戲發行業務。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經以發行商的身份在Steam和其他平臺發行了30餘款遊戲,其中大多為獨立遊戲與當年熱門Flash遊戲的續作,我們也得以從中窺探到Armor Games Studio是一家怎樣的發行商。
對於獨立遊戲開發者來說,因為早年間參與並贊助過Flash遊戲,Armor Games Studio很明白獨立遊戲需要發行商提供什麼樣的創作環境,他們不對遊戲開發者的創作過程進行干涉,因為此時的獨立遊戲與當年的Flash遊戲一樣,都是創作者在相對獨立的環境進行自由創作的結果,獨立遊戲創作者對於遊戲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相較於“領導”,他們更希望與發行商的關係是“合作”。在一篇2016年有關獨立遊戲《Pinstripe》(細條紋)的開發者訪談中,遊戲作者Thomas Brush這樣說到:
“我的發行商 Armor Games 很棒。每當我需要它們時,它們幾乎都在我身邊。顯然,如果開發人員與不正當的發行商簽約,對於作者的創造力和項目而言,這幾乎是最糟糕的事情。但我很幸運,當時我選擇了 Armor Games作為我的發行商。有時他們給我的感覺就像他們只是我的夥伴,在業務方面提供幫助,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