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鬧出個新聞,之前在不少家裡、酒店裡常常能見到的 Panasonic 也就是松下電視,可能要和大家 say byebye 了。
前幾天,松下官宣了自己的重大重組計劃。
松下控股將解散其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集中力量發展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高利潤領域。
這消息一出,後面就引發了一連串傳聞,很快鬆下中國官網就對其中一部分傳聞進行了闢謠。

但對松下電視業務的消息,卻只是說了一句,還沒做出最終決定。

所以,這麼看,松下電視基本是真要 GG 了。
自從押注等離子體電視失誤、高價收購西屋電氣進軍核電行業慘遭滑鐵盧等幾次重大決策之後,松下就出現了一連串的虧損。
這個故事咱們去年也聊過,現在的松下幾乎都快成了電池廠了,如今轉型目標又多了一個人工智能領域。。。

不過,也不是給松下洗地,他們電視發展的失敗除了自己的戰略有問題,更多的是時代變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注意這裡說的是日本本土,中國大陸品牌電視銷售量已經超過一半了。

根據日經新聞報道,在日本本土在 2024 年的銷售數據裡,原東芝 “REGZA” 品牌 TVS REGZA 公司以 25.4% 位居榜首,海信以 15.7% 佔據第三, TCL 反超索尼松下成為第四位。
而東芝 “REGZA” 品牌又因為在 2017 年的時候,被海信收購,其實就是海信的日本子品牌。


所以,海信集團、加上 TCL ,再加上小米等其他廠商,中國大陸電視已經成了日本市場的半壁江山。
man ,這並不容易,要知道,日本市場是出了名的油鹽不進。
上世紀 90 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等日本彩電六巨頭,在日本本土市場佔有率足足有 85% 。

在國際上呼風喚雨的韓國電子巨頭三星和 LG ,曾經先後兩次進進出出日本市場,最終都沒能掀起波瀾。
結果被韓媒發文吐槽說日本是 “ 洋家電墳場 ” 。
對於我們國內企業來說,其實也是如此。
日本甚至一度被我國商務部親自認證,說是 “ 注重長期合作關係,消費者對本土品牌忠誠度相對較高,屬於典型的成熟市場 ” 。
但這份忠誠度,在我國電視品牌的雙管齊下面前,似乎不值一提了。


我們回頭看了看,發現咱們能夠打入日本市場,主要就是做對了兩點:針對解決用戶痛點以及極致的性價比。
在日本的電視業界,有一個人見人嫌的 “ 傳奇討債王 ” ,他們就是 NHK 。
NHK 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日本的央視,但和我們央視比起來,它就離譜多了。

因為根據日本《 廣播法 》規定,只要你擁有任何能接受到電視信號的設備,無論你看不看,你都得給 NHK 交錢,每年大概在千八百左右。
然後為了收這筆錢, NHK 還招了一大批收款員,他們有點像我們國內早年間走街串巷的保險銷售。

他們會挨家挨戶敲門掃樓,催促大家簽下訂閱合同,簽得越多,收款員的提成就越多,這種金錢的動力讓他們不斷上門徵收 NHK 訂閱費。

可比賣保險的更過分的是, NHK 收款員面對那些不願意配合的住戶,壞招頻出,包括但不限於死纏爛打、言語威脅、跟蹤監視等等。
所以,我們常常能在各種日本的文學等藝術創作裡,看到 NHK 收款員的糟糕形象。
比如村上春樹在《 1Q84 》裡就寫道: “小學三年級時,他的父親是 NHK 收款員的事被全班人知道了。 ”“ 從此,同學們就用 “NHK” 這個外號來喊他。在出身白領家庭的中產階級的孩子聚集的社會中他不得不成為一種另類。”

於是,針對這個普通日本人都厭惡無比的 NHK 收費,中國品牌想了自己的法子。
因為 NHK 收費前提是,你家裡有設備能接收電視信號,而電視想要接收電視信號,就得有一個信號調諧器。
那我賣往日本的機子,自打出廠就沒信號調諧器,壓根收不到電視信號,那這些 NHK 收費員總不能無中生有來收錢了吧。
其實類似的這些機子當年索尼們也出過,但他們基本定位就是給酒店、辦公室當大號顯示器用,而且賣得也偏貴了。

而咱們賣到日本,讓小夥們能 “ 正當反殺 ”NHK 收款員的電視,價格還相當美麗。
所以這又不得不說國產廠商的第二個殺手鐧,性價比。
就拿小米來說,去年他們在日本一口氣上架了 A Pro 系列和 S Mini LED 兩個系列共 9 款電視。
其中,最便宜的 A Pro 43 ,價格只要 39800 日元( 約合 1852 人民幣 ),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天,就拿下了亞馬遜和樂天網銷冠。

而根據吳曉波頻道採訪瞭解到, “ 比如同類 65 寸 Mini LED 電視,夏普、索尼都要賣四五十萬日元,如果中國品牌賣三四十萬,肯定還是賣不動。但實際上畫質等參數不落下風的海信只賣 20 萬,採用的還是東芝的引擎和芯片。 ”

或許你覺得這也沒差多少啊,但在日本生活了 8 年多的阿哲( 化名 )告訴我們,現在日本年輕人都蠻窮的,很多人就買個顯示器加個 PS5 ,基本就覆蓋全部娛樂生活了。

而像海信、 TCL 這些國產電視品牌反攻日本本土市場並不是一天就實現的。
在近 20 年,中國電視通過發展自有品牌和海外收購,悄無聲息地就奠定了自己在國際上的統治地位。
最早是在 2004 年, TCL 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從此拉開了中國品牌佈局海外市場的序幕。

而在國際上馳名已久的日本品牌,就成了國產列強們的白月光了,大家比賽一樣地跑馬圈地:
TCL 前腳買下了松下( 其實是松下家電部前腳剛併購的三洋電視 )的墨西哥工廠,想以此輻射北美市場;海爾後腳就緊接著買下三洋電機在日本和東南亞的白色家電業務和資產;創維反手就把東芝的印尼彩電工廠給買了。。。
到了 2016 年,富士康又收購了日本電視另一個巨頭夏普,直到去年,夏普都還有日本市場五分之一的銷量份額。

2017 年,海信又用 7 個多億人民幣,就收購了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 TVS )95% 的股權,從而獲得了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大禮包,還拿下了東芝電視全球 40 年品牌授權。

這麼一套組合拳,幾乎把日本的中低系列品牌全包圓了,所謂的日本彩電六巨頭,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 “ 日本製造 ” “ 日本品牌 ” 的家電業務幾乎全賣身給了中國品牌。
撐到今年,就連松下也頂不住了( 不得不說,索尼還是硬 )。
不僅如此,中國品牌通過步步耕耘,搞定日本市場的分銷渠道商,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日本的頭部線下渠道商非常保守,說白了就是排外,你產品物美價廉都沒用。
所以為了搞定這些 “ 老古董 ” ,中國品牌也是一連熱臉貼冷屁股整了許多年,像海信從 2012 年首次登錄日本,卻直到 2020 年,才實現和日本最大分銷商山田電機達成合作。
而搞定了線下渠道商們,再憑藉好產品賣出好業績,似乎就顯得合情合理。

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從國內廝殺出去的各類企業,如今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愈發的得心應手。
就拿國內各行各業都反覆強調的年輕化戰略,這一招放到國際上同樣適用。
松下在 2021 年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回答知道松下這個品牌 ” 的 20 多歲的年輕人僅為 53% ,比 2016 年降低了 29% 。松下、東芝、索尼等品牌的用戶絕大多數在 40 歲以上。
對比之下,中國電視品牌正在猛攻日本年輕人,年輕化策略很有效。
比如前面說的主動幫助對抗 NHK 、主動擁抱智能化等等行為,都打中了日本年輕一代的心巴。
於是,根據 TCL 自己的調查, TCL 在日本的用戶大多數在 30 歲或以下,佔比達到 53.6% 。海信在日本市場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也高達 45.8% 。
甚至有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電視品牌甚至改變了日本人的家電審美:傳統日本人更喜歡白色家電,但日本年輕人卻更喜歡中國品牌常見的黑色不鏽鋼設計。
可以預見,在我們火力全開之後,還會有更多的行業更多的國家發生類似的兩級反轉,比如其實國產電視在隔壁韓國一樣也賣爆了。
只能說,在如今國內市場的廝殺下,海外一些還躺在昔日榮光下混日子的企業、品牌,會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就問大家,能在國內站住腳的這些品牌商,哪個走出國門不是亂殺。
松下電視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撰文:八戒
編輯:江江 & 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松下中國官網
NIKKEI Asia:China TV brands win more than half Japan's market for first time
Financial Times:China is stealing the scene in Japan’s TV market
The Asahi Shimbun:Panasonic weighs exit from struggling TV business
《新品略財經》:中國電視在日本殺瘋了
金錯刀:日本人最嫌棄的“討債王”,被小米制裁了
有界UnKnown:松下退出的電視市場,中國品牌卻悄悄做大了
酷玩實驗室:日本央視,人見人嫌,NHK竟是傳奇討債王
吳曉波頻道:為什麼日本年輕人愛買中國家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