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十
第二套人民幣中最珍貴的10元幣種——大黑十,由前蘇聯印製,尺寸最大,達到了210×85毫米。該幣以黑色為主色調,正面印有工農形象,並附有國徽水印作為防偽標誌,四邊白邊較寬,因此得名“大黑十”。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第一套人民幣存在諸多問題,急需設計第二套人民幣。
然而,由於國內印刷技術和生產能力限制,我國向蘇聯尋求幫助。
1953年,中央批准蘇聯代印部分鈔票。
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幣正式發行,其中包括蘇聯代印的叄圓和伍圓。
而拾圓版樣則後來定稿為“工農聯盟”,並於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
不過,這種10元幣種發行後不久就被大量回收銷燬,如今要找到的概率極低。
收藏價值

在收藏價值方面,大黑十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珍貴品種,也是蘇聯幫助印製的三枚貨幣之一,更是第二套人民幣中面值最大的品種。
它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和良好的投資效益,存世量稀少,因此備受收藏家們的追捧。
大黑十的票面意義和收藏價值都非常高,單張回收價格甚至達到了5-15萬元左右,行情相當不錯。當然,具體價格還需根據大黑十的品相來定價。
值得一提的是,大黑十於1964年停止流通,市場上存量稀少,品相好的更是罕見。雖然價格高昂,但由於其價格透明,炒家們也不敢輕易下手。
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需要謹慎對待大黑十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