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利傑·阿爾斯蘭傳
(1070年11月16日—1110年2月2日)
早年與攝政時代
基利傑·阿爾斯蘭生於羅姆蘇丹國初創之際,為蘇萊曼次子,其兄巴圖汗長其一歲。1077年,其父蘇萊曼因戰傷早逝,年僅6歲的基利傑·阿爾斯蘭繼位,由母后弗洛阿雷婭攝政。太后以鐵腕與智慧維繫國祚,平定封臣異心,更以“星辰從波斯高原移至羅姆的夜空”為訓誡,教導幼主銘記家族使命。1086年,基利傑·阿爾斯蘭成年親政,太后還權,然其仍以顧問身份輔佐朝政,直至終老。
兄弟共治與疆域擴張
親政之初,基利傑·阿爾斯蘭委任長兄巴圖汗為大維齊爾,兄弟戮力同心,史稱“雙日並耀”。巴圖汗善理內政,勤恤民隱;基利傑·阿爾斯蘭則銳意拓土,精於權謀。1089年,達尼什曼德家族內亂,赫澤爾·加齊奧盧流亡科尼亞求援。基利傑·阿爾斯蘭借勢東征,扶赫澤爾復錫瓦斯伯克之位,自此羅姆疆域北抵黑海,南控黎凡特,威震安納托利亞。1094年,其將約安尼斯·多梅斯蒂科普奧洛斯西征帕夫拉戈尼亞,雖受阻於羅馬皇帝阿萊克修斯,仍得埃迪爾內與安卡拉,令諾曼殘部臣服。
婚姻、權謀與家族醜聞
為穩固統治,基利傑·阿爾斯蘭深諳聯姻之道。1087年娶重臣之女西貝爾·穆斯塔法,後納叔父遺孤泰克切·塞爾柱為正妻,又續娶其姊謝赫娜茲·塞爾柱,以固塞爾柱宗室之誼。然宮廷暗流洶湧,巴西莉刻·俄爾巴薩與西貝爾·穆斯塔法因妒謀害謝赫娜茲,事敗遭黜。至1107年,美索不達米亞伯克阿里·多阿嫩叛變,更曝與其女私通之醜聞,舉國譁然。基利傑·阿爾斯蘭雷霆鎮壓,擢女婿約翰·阿克蘇赫為將,平叛定邊。
外患與晚年悲愴
1104年,太后弗洛阿雷婭薨逝,兄巴圖汗亦因自戕暴亡。基利傑·阿爾斯蘭獨承國運,內封幼子,外御羅馬。同年,羅馬皇帝巴耳達斯來犯,其將帖木兒塔失·塔巴斯以奇兵破敵,收復布爾薩。然基利傑·阿爾斯蘭深諳制衡,為免東西受敵,送子梅蘇德入君士坦丁堡為質,示好羅馬。至1110年,其赴埃及艾斯尤特比武,雖射術冠絕,卻意外殞命摔跤場,年三十九。
後世評斷
基利傑·阿爾斯蘭一生勤勉謙慎,以審時度勢之能,開羅姆盛世之局。史家譽其為“崇高時代的開創者”,謂其“如維吉爾詩中之埃涅阿斯,令名永鐫星空”。然其晚年喪兄失母,子嗣多夭,亦成悲情註腳。至其歿,羅姆已為小亞細亞雄主,疆域之廣、威望之隆,皆奠基於其縱橫捭闔之策。後世銘文引其摯愛之《埃涅阿斯紀》雲:“你的榮耀、令名和讚美,都將永世長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