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守麥芒】的遇見與預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5-26 10:08:20 作者:氧氣缺氧 Language

見,氧氣覺得,見是一種認識,一種展現。見,人與人之間互相認識,互相瞭解。這個世界是精彩的,也是多彩。很多人事物在一個地方,卻無法遇見,甚至無法認識,瞭解。所以人才會選擇走出,走進廣闊的世界。作為一個主機遊戲玩家,我走進了核心遊戲的世界,去遇見這個世界的寬廣,去形成作為玩家的世界觀,去遇見形形色色的玩家。
但,這次著實有些讓人意外,這次我遇見了一個融合的世界。我對潮玩的概念是比較小兒科,甚至是不瞭解這個圈子的。我和藝兒的交情很早建立在了核心遊戲圈,但是這次藝兒引領我去了解了一個項目——劍守麥芒。其實起初我認識的劍守麥芒是負責PTCG項目的,對於劍守麥芒,我始終停留在了這種程度。直到這次,藝兒負責的南寧十四中琅東校區店正式開業,我很意外的遇見了這個項目的冰山一角。
說起來是很意外,當時我是打算買一個PTCG 3.0的初始卡組就走的。其實很早的時候是想跟藝兒定下【遊至彼岸】的主題——PTCG入華半年,但店裡熱鬧的程度有點讓我沒想到,於是藝兒把我介紹給了劍守麥芒的老闆,讓我們一起聊聊。
於是,這次遇見沒能形成【遊至彼岸】這個音頻節目,卻形成了這篇文章的開頭。我見到了一個讓我覺得耳目一新的世界。

【劍守麥芒】不只是一個潮玩品牌

我第一次見老闆實際上是在春典上,雖然冬典他們舉辦的PTCG的比賽,但實際上我對老闆眼熟是在春典上。當時我都只是當是劍守麥芒的負責人,並沒有多想。所以在此見到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聊聊他們這個店,聊聊劍守麥芒。
也許是我這個人自帶聊天屬性吧,這次開聊,卻著實讓我見到了【劍守麥芒】不知道的冰山一角。
【劍守麥芒】確實是一個潮玩品牌,而且在全國有分店,只是廣西的較多而已。沒錯,這就是我認為的格局之一,【劍守麥芒】是一個擁有眾多分店的潮玩店。
但實際上老闆讓我聽到,或者讓我見到的不止於此。
他跟我說起,其實【劍守麥芒】是一個項目,而且是一個發展很快的項目。開一家店,開多家分店,開一個潮玩街,做潮玩的房地產,然後上市。
我聽完之後,我是有一點蒙的,這是我這個人能聽到看到匹配機制嗎?但事實是,這確實是頭聽到的,見到的。
我坐在店裡聆聽著老闆的敘述,老闆展示著店裡的一些產品,告訴我。這些產品是他們聯合了眾多品牌擺放在那裡的,我所知道的有萬代,不知道的則是更多。他明確告訴我,【劍守麥芒】做的潮玩,是個個品牌在【劍守麥芒】的集合,因此他一定會尊重品牌,絕對不允許員工對於產品有任何鄙視,因為潮玩品牌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不是你可以通過價值上的高低就可以產生喜惡的。
所以當我提起潮玩街是打算做成動漫星城那種存在時,他明確了,他要尊重品牌的,可不想做個是魚龍混雜之地的品牌。
與其說是個品牌,按照我的理解,是個平臺。有各種其他的品牌入駐,【劍守麥芒】成為各大品牌的集合地,成為一個讓各個品牌放心入駐的平臺,繼而【劍守麥芒】形成自己口碑形象,繼而成為品牌。這是一套老闆的思路的一部分。
一個集合了各個品牌的平臺,這是我的核心遊戲世界觀思路在作祟。但我能想象,世界上能做遊戲平臺的,也就那麼幾家。當把類似思路放在線下的實體產品的時候,想必也是不容易的。

新生的堅持,實事的夢想

老闆和我的溝通中,他向我介紹了很多人。包括合夥人,包括分項的負責人,包括各類的人脈。我聽著他的介紹,我腦中浮現一個想法——這個項目和這個人,理想又實際,熱烈又現實。
開一家店,開多家分店,開一個潮玩街,做潮玩的房地產,然後上市。看起來是很長的路,但老闆想的是加速,因為這個風口不能等。因此堅持尊重品牌,堅持打造讓品牌信服的平臺,而不是快速撈錢。
潮玩圈似乎也是一個很有規模的圈子(我只是聽,感覺沒有他們這麼清楚)。要說起這段,其實還是從【劍守麥芒】的人來人往說起。在老闆的敘述中,其實【劍守麥芒】已經人來人往很多次了。有人因為不守老闆對於產品的準則,而被辭退;有的是被其他潮玩品牌挖角而離開,聽老闆說對手給的工資還不少,因為是【劍守麥芒】出去的;有的則是人際交往中加入進來的。
【劍守麥芒】的人,有著不同的經歷。我的朋友藝兒,在我以前的文章和【遊至彼岸】中說了很多次,但這次他的身份,是【劍守麥芒】十四中琅東店的負責人。他從“會長”的位置退下之後,其實沒有立刻進入【劍守麥芒】的狀態,依然在之前的生活節奏之上。而加入【劍守麥芒】其實對於老闆來講,老闆時很感謝他。
老闆一直很希望【劍守麥芒】能集合各個圈子,不僅是潮玩圈,包括集換式卡牌等等都能加入進來。因此藝兒作為“會長”的加入,可以說是讓這個進度條推進了不少。
說起這個進度條,當時我和老闆聊天的時候,身邊有兩位小哥。一位是卡牌遊戲——卡片戰鬥先導者(card fight vanguard)在廣西的大家,簡稱:VG。另一位是【劍守麥芒】的視頻方面的負責人。由於一下我不記得他們叫什麼了,所以我以廣西VG和吳總稱呼。
廣西VG負責了一個差不多200人的群體,其中可以組織40人的比賽。其實對於我而言並不算少,因為我並不知道這個卡牌,我只能侷限在萬智牌、遊戲王和寶可夢。所以我的思想中,這個卡牌不會有很多人玩,但能組織起40人的比賽,我還是很意外的。
但在老闆眼裡,這哥們兒可就不只是厲害的存在了,因為VG在外省似乎有個不成文的稱呼。能組織起20人的比賽,在VG就是大家。但他可以組織起40人。
我意識到老闆確實有自己魅力,如果這樣的一個大家能聚集到這裡,而且並不是很出名的卡牌(聽說在日本很出名)。首先一定是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其次有屬於這個品牌的格局,另一個是對自己的項目有清楚的定位。
老闆對自己的評價是,我畫的是一個夢想,但他也知道沒有利益也不可能讓這些品牌入駐。在敘述的1個小時的過程中,老闆始終都很是熱烈,甚至廣西VG都說是頭一次聽到他說這些。
在當天參加開店的人當中,有一位人到中年的大叔負責攝影、拍照。老闆告訴我,孫總以前是包工程的,但兩年疫情讓他虧損,賣了車和房子,為了讓員工能夠維持生活,但那些員工最後還是離開了公司。可是老闆把他列為了核心人員之一,因為他覺得這種合作伙伴是值得一起實現夢想的。
老闆是個很清醒的人,知道無利益不成;老闆是個很熱情的人,知道項目一定要大踏步前進發展;老闆也是個很夢想的人,知道自己的項目應該做成什麼樣,他也必須追求品牌,堅決不魚龍混雜;老闆也是個很格局的人,因為知道做成什麼樣的項目,註定了他的格局有多大;老闆也是個有實事求是的人,我一定要有格局,做不到上市,我可以做房地產,做不到房地產,我可以做到潮玩街。但我一定要有上市的格局。

“人”一字,不僅是集合,也是獨立的閃光點

在對【劍守麥芒】的介紹裡,我個人的感覺最有印象的是人。老闆說他要的員工應該是不以價值論產品的員工。實際上就是人對於這個品牌的影響。客人也許會從價值上判斷一個產品,但員工不能有這種引導作用。老闆認為產品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那應該把故事告訴客人,而不是員工直接一把子價值上頭。
【劍守麥芒】在同行之間能被挖牆腳,自有自己的一套員工守則以及培訓方案。教員說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些人是同志,是有著共同志向的結合。當【劍守麥芒】有著共同志向的人才可能實現比開一家潮玩店更遠更大的可能。
我個人聽到老闆的敘述,其實我是很意外於有這麼多人加入,而很明顯這麼多人並不是都是“商人”。毫無疑問的是【劍守麥芒】確實一個商業性質很濃的平臺,所以我在上文很明顯了用“實事”這兩個字。但老闆給自己畫“夢想”的做法,卻又和“實事求是”很是搭邊。或許我這個眼界看不清楚成不成功。我能很明顯的告訴自己,我始終不是那個看得清的人,所以用我的碼字記錄下這些人和事才是我能做到的。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加入,【劍守麥芒】才會讓老闆熱誠起來。這1個小時的交流之後,老闆也沒想到自己說了這麼多,也感慨於是否有靈魂上的激動。當然我本人聽完確實感受到這個項目的熱情。
這麼多人加入這個項目,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既反映了這個項目集合時的一種風格,也反映了老闆選擇合作伙伴時自己心中的一杆秤。
老闆很坦誠的告訴我,這麼多的合作伙伴,甚至有很多圈外人士加入,他並不打算做一言堂的模式。因為他選擇的合作伙伴,或者這個品牌,或者這個項目,起碼一言堂是不可能有這樣良好的口碑。既然成為合作伙伴,商業上的問題就要互相指出,因為改正了才能對這個項目好。這個品牌只能對事不對人,事情只能辦好才能成就這個項目。不喜歡我這個人可以退出,不能因為不喜歡我這個人就去針對我的做法。你能力再強,你對人不對事,那對不起,我可以把你開除。即便昨天剛開除了一個。
如上述那位賣車、賣房子的;如上述那位VG的廣西大家;如上述那位負責視頻方面的吳總;如我的好友是曾經引領南寧遊戲圈的藝兒。各類不同人,擁有自身的閃光點,但匯聚在同一家店裡,同一個項目。我著實羨慕這樣的合作,讓我不禁懷念起了VG聊天室最輝煌的時候。雷電熱誠,六爺理性,大力歡樂,阿羅飛速,如像九十九,FJ,蘇活,三心,王十七,騎士,村長,贊恩,啾語,騎士,氫離子等等編輯,各有各的風格,卻匯聚在VGtime遊戲時光。
我是一個孤寂的玩家,自己寫稿,自己錄音;我又是個交友的玩家,去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直到發現更多新鮮事物,新的人。也正是有無數的人的交織,才能產生出事物,故事。繼而匯聚成一個【劍守麥芒】。
其中一家店的地址,在廣西南寧十四中琅東校區門口正對面,是藝兒掌管的地方。我很期待在半年多後,老闆告訴我的一個想法得已成真。那或許是一篇新的文章,也或是一段【遊至彼岸】的新故事。
這顆精靈球蛋糕所代表的,是捕獲了一個夢想。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