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文並非是一篇純粹的galgame評測,更多是向各位觀眾展示一下《櫻之刻》本來想要傳達和表達的內容,以及最終的效果。
1:SCA-自面對的創作困境
SCA-自已經有八年沒有放出他最得意的作品,《櫻之刻》了。
在《櫻之詩》發售之後,無論他患上了還是沒患上玉玉症,他本人和窮病至少是拉開一個身位了。《素晴日》,《櫻之詩》,以及剩下的幾部作品的商業成績相當超出他的預期(尤其是非發售年份的水下部分),這為他寫出這部糅合了他全部心血、哲學思想、創作能力的作品《櫻之刻》創造了絕佳的條件。但是,他的金錢和時間也不是無限的,既然他還身為枕社的領袖,那就不得不承擔繼續為公司創收,以及回應粉絲的期待這些重大使命。再加上,他的年齡已經越來越高,繼續拖下去,誰也說不好《櫻之刻》的完美形態和健忘症哪個先來。基於以上的內容,SCA自走過了這八年的時光,拿出了一個他自己還算滿意的解。
至少這個解他還算滿意。
於是,接下來本段的內容既可以作為本文的梗概,也同樣是SCA-自為了達成他目的所進行的具體行動。但在我們進行具體的內容分析之前,首先我們必須為《櫻之刻》定性:它不是哲學著作,它不是一個帶有聲優的美少女畫集,它不是SCA-自為了自我表達而創作出來的同人作品,而是一作正兒八經的商業galgame,或者說,視覺小說。
明確了這一點,我們才好對接下來的具體內容進行評價和分析。
在《櫻之詩》留下的結尾之後,SCA-自目前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回答:
0:sca自對《櫻之刻》的回答
2.1: galgame成分的刻
2.2:美術教師直哉 身為社會人的直哉
2.3:諸非真女主結局的角色塑造與教師直哉的完成 不走在美道路上直哉的終點
2.4:夏目➕草薙vs中村
2.5:老一輩人的結局 弗裡德曼 中村章一 鳥谷紗希 本間禮次郎 本間麗華 鳥谷靜流 恩田放哉 宮崎破戒 等人
2.6 新生代的活躍以及她們各自的藝術理念

2:《櫻之刻》各部分簡析
2.0:SCA-自對《櫻之刻》的回答——隱藏在掉書袋之後的邏輯
在遊戲發售快兩年後的今天,關於SCA-自想表達的內容已經有了許多解析。由於前人的挖掘已經足夠多,本文在此便不再贅述。在這裡放出tazi大佬對《櫻之刻》第五章分析鏈接:
https://bangumi.tv/blog/323297
而這裡,只簡單摘出核心觀點:
“ ‘出題篇’ 通過畫中的劣質向日葵表達了 ‘我們再也看不到混亂的美’ 這一主題;而 ‘解題篇’ 主張,通過承認向日葵的劣化,以未完成的方式看待世界,我們能夠得到對抗 ’劣化命運’ 的力量。”
如果《櫻之刻》是一部帶有哲學內容的文學著作的話,那麼確實作者算是成功用他畢生所學,糅合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內容,隱晦的傳達出了他對於世界的看法,對無常命運的抗爭。
但是,《櫻之刻》是一部面向大眾的商業化galgame。
“一個故事的語言和這個故事的內容之間的分岔或者平分秋色,會消滅說服力。讀者之所以不相信講述的內容,是因為那種風格的笨拙和不當使他意識到:語言和內容之間有一種不可逾越的停頓,有一個空隙;一切矯揉造作和隨心所欲都乘虛而入。”
——略薩,《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SCA自知道,他無法在保證可讀性的情況下再像《素晴日》或者《櫻之詩》那樣借角色之口,直觀的表達出他想要傳達的觀點了。因此,我只好認為他做出了最瘋狂的舉動,也就是——利用掉書袋,故事中離奇的情節和人物不合人設的行為製造一場混亂,目的是為了後人能順著他打下的楔子從galgame中脫離出來,拼合他的蹤跡,尋找到隱藏在黑畫之後的哲學思辨。
他視其中內容為真理,不惜讓他筆下的角色化為祭品。沒時間塑造的角色草草放棄,有能力指路的角色化為思想的奴隸。
如果黑畫是草薙直哉的解,那麼《櫻之刻》則是SCA-自的黑畫;它混沌,割裂,
而這恰好呼應了共通線最後的選項:草薙直哉為了藝術,為了他心中的理念,燃燒掉了親人性的一面(教師直哉),即使看到心鈴與寧反目成仇,也要實現那幅“看不見的畫”。
但是,我必須要說,
SCA-自的思辨內容真如絕對真理一般,非要犧牲這些角色的塑造不可?

2.1: galgame成分的刻
這是與SCA-自的哲學離得最遠,卻是和公司利益關係最大的部分。因為就是因為這些漂亮的女角色還能保持在業界足夠的競爭力,SCA-自才敢放手去追逐他的哲學思想。
大體來說,《櫻之刻》的主要畫師有三位,狗神煌,基4,和籠目;而整體畫作質量的話也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排。不幸的是,籠目在本作的發揮堪稱災難,嚴重破壞了第五章僅剩的一點人文關懷(具體來說,我看到藍姐姐在直哉身上哭那張cg就想死,太出戏了),也成功的把櫻之詩系列三朝元老鳥谷真琴的人氣幹到了不如出場幾句話就下場的直哉女兒。與之相反,狗姐的發揮拯救了太多的路邊角色,不管是大敗犬稟,出場時間可以用分鐘計算的透明夏目雫,或者是定位完全不明被徹底成為墊子的冰川裡奈,有了狗姐的立繪,總歸是給了粉絲最後一丁點的念想。至於新作人氣最高的心鈴,有了立繪cg加成更是周邊賣爆。而基4發揮十分穩定,至少直哉很帥。
總體上來講,櫻之刻的繪畫方面可能是新作賣出之後能穩住當年第二銷量的最有力支柱。雖然它不能說十全十美,也有很多讓人難繃的cg,但總體上仍保持了業界內具有相當競爭力的水平。
2.2:美術教師直哉——身為社會人的直哉與另一種結局
作為教師的直哉一方面給玩家帶來了一種“好像這樣也不錯”的非te happyend,但是這些結局的著墨導致了《櫻之刻》整體的節奏崩壞。因為身為教師的直哉不再追逐虛無縹緲之物,而是更加實在的,更符合大家印象中的幸福生活。而看了這部分的直哉之後,如同《櫻之詩》裡的非te線路一樣,玩家或許會覺得這樣的直哉甚至要比追逐美學的直哉更幸福一點,各女主們也少了不少折騰。美術教師直哉身上充滿了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有的美好品德——因材施教,他針對每一位美術部成員都能給出恰到好處的建議,對大小姐們這些不追求藝術的普通人也能合理的滿足她們的需求,即使是最頑劣的本間心佐夫,直哉也能坦誠相待,最終引得浪子回頭。這些美好的內容與品德在te之中都隨著直哉對黑之畫的追求隨風而逝了,可玩家不僅不會認為這是一種對美學追求的犧牲,而是會指責直哉的不知滿足。的確,這部分內容是作者與galgame內容的妥協,是理想與現實的割裂;本身《櫻之刻》留給哲學內容的時間就不長,而作者還沒有利用這些結局為te的追求鋪墊(意思就是不僅要寫教師直哉的好,更要寫他追求不到真理的缺憾,從而導出te存在的必要性),只會更加顯得精心編排的第五章與其他內容的割裂與不自然。
在te中,直哉的美術教師形象只是他為了回應圭的一個偽造社會身份。他只要一得到畫出黑畫的能力,就會毫不猶豫的拋棄這層身份。自這一點上來說,《櫻之詩》說完“我不知道”到畫完黑畫的直哉並沒有變化,他的時間也是在回應了圭之後才繼續開始轉動。
2.3 諸非真女主結局的角色塑造與教師直哉的完成 不走在美道路上直哉的終點
在《櫻之刻》中,有兩條非te線路:本間心鈴和鳥谷真琴。
先從鳥谷真琴開始吧。她的情感實在是過於直接,並沒有任何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甚至因為大段大段的時間給了本間麗華跟鳥谷靜流的和解,兩人感情升溫的速度簡直快如火箭,真琴因為對美術部美好的留戀以及對老同學的感情就這麼a了上去,直哉也沒任何抵抗就很容易接受了。這一章的主旨是“既望與幾望”,象徵直哉平淡的接受了不完滿的缺憾,也不再追求回應圭,只把他人生的終結當成一個悽慘的悲劇。而另外兩位老朋友也解開了昔日的誤會,雖然逝去的時光不能重來,但是既然今天和好了,既望之月也未嘗不好看。本章之中,直哉幾乎是對te的解進行了一個360度的大轉彎——他乾脆就留在原地不動了。至於是約定之美還是混亂之美以及兩者的關係,他以前想過,不過在生活的柴米油鹽面前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線中也沒有過對其進一步的考量。既望與幾望之美是真琴提出的理論,直哉最後只是跟了上去罷了。
而另一章本間心鈴中,直哉完成了他作為美術教師的塑造。本章內容可以用心鈴的那句話很好的概括:“在墮入虛無之前,我先發現了美。” 這句話如果在她第一次見到圭的時候還可以完美的成立,不過我們看著心鈴線中這位眼中只有戀愛和愛人的jk,似乎美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就是目前的生活本身,而非抽象的美學了。心鈴這一角色可以說有非常接近虛無主義的特點(但確實不是真虛無主義):上帝死後,她祝福一切。做什麼都一樣,無論是成為大畫家,被汽車撞死,或者是長出大jj狠狠的被人鎖,都不重要。這一生她所堅信,所信的過的,只有她洞穿所有作品和人的那雙深邃的眼睛。
“既然只有我一人被判處死刑,他人的行為與命運對我又有什麼意義?”
——加繆,《局外人》
可是,她遇到了夏目圭,夏目圭教她繪畫,由此一位差點滑入虛無之人,便將美學作為她的畢生追求。由此,她的上帝復活了。這雖然離不開本間麗華給她的自由空間,但是很明顯她最開始繪畫都是為了追逐她師傅的理想。在圭走後,她沿著陰影走了很遠的路,卻在這條線路上被直哉截獲了心。本來就不是生而為美的少女現在有了戀愛作為新的神明,讓無論心鈴也好,直哉也好,都捨棄了本來的目的,而成為了新的草薙家的一個整體。本間心鈴被殺死了,取而代之的是草薙心鈴。草薙直哉的過去也被教師直哉取代,成為了一個眾人交口稱讚的完美社會人。
本來看到這裡也沒什麼問題,但是te的直哉根本就不可能這樣想,這樣做。上一條線是直哉原地不動了的話,這條線可以說是讓思想背道而馳了。為了追逐黑之畫的哲學,直哉非捨棄一切押上性命不可;可看看這條線直哉的樣子吧,回應圭的優先級哪有和心鈴在家裡親熱重要呢?就當是圭拯救了心鈴的命,讓我有了今天的生活吧,感謝他!

2.4:夏目➕草薙vs中村
選來選去,我們似乎只剩下夏目藍姐姐會無條件支持直哉這樣的氪命舉動了。也只有這樣的角色,才能陪直哉迎接te的結局。
在這個過程中,中村家完全成為了一個墊子一樣的存在了。至於中村章一他到底是想利用直哉做些什麼,都只是在更高一級的禮次郎,弗裡德曼的掌握之中,要說中村家名存實亡了也差不多。直哉從頭到尾就沒有正眼瞧過這位跳樑小醜,那麼他的角色塑造也可憐的蓋棺定論了。至於夏目藍,她做的事情非常簡單——給直哉頂上最後一口氣。她自始至終不懂藝術與直哉追求的內容,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條件的支持。這種純粹可能是她人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吧。搞藝術的對象依舊是人,而人不吃飯就會餓死,很簡單的事實。夏目藍為此而存在。
2.5:老一輩人的結局
2.5和2.6的部分相對就要講的快一些,因為這些人物塑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給SCA自的哲學讓路從而極度扁平化的角色。譬如弗裡德曼就是為了追求找到藝術並獲取利潤,本間禮次郎的惡德之美歸於跟健一郎的約定,在看到黑畫之後,為了凸顯它的美,放哉燒了一把火,而破戒也關停了學校。麗華和靜流的結局已經在真琴線出現過,在第五章就是幫了直哉一把。至於其他的托馬斯,明石,這些公式化出場更像是一些例行公事。
2.6 新生代的活躍以及她們各自的藝術理念
本來這塊可以大書特書的內容也因為刻五章的內容讓步了。仔細看我們不難看出,新美術部的每個人方向都代表當下從事藝術業者的選項,有追求傳統的畫師,有漫畫家,有隻是因為老師的人望而混個臉熟的鄰家小妹,有隻是享受高中生活的美術部長。而重點著墨的恩田寧,呃她的故事要到兩篇輕小說之後才能說清了。這些美術部員在最重要的第五章完全處於邊緣地帶,只有心鈴成功出場一次,成為了長山香奈的墊子。
長山香奈可能是這些非主要角色裡沒線還寫的最飽滿的角色了。而她這樣受作者青睞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她的純粹,更加是因為她的主要觀點就是和男主一脈相承的。她深知自己的能力極限,並對自己的世界之外的內容祈禱,希望能短暫的瞥見不屬於自己的力量。所以她最後失敗了也無怨無悔,因為她堅信自己的正確。
而御櫻稟的角色塑造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從《櫻之詩》以來的強弱神對立,作為唯美主義的領路人稟,卻失敗了。這件事由於在本篇的內容過少,所以翻看《冰凍的七月天空》可以發現,稟並非只是因為能力不足夠不到美而失敗,而是她一開始就不純粹。她的時間也從圭死後而停滯不前,不讓直哉畫出他的黑之畫,她絕不罷休。她獻祭自己的強度遠比香奈要高的多,哪怕自己沒法保持人類的形態也要繼續。除非直哉主動退出,否則她不會停下。
但是這高貴的品質也被毀了,毀於ai作畫。
在《櫻之詩》中打動觀眾的風景畫很多由SCA-自本人貢獻。但是到了《櫻之刻》,大家逐漸看出不對勁來了。無論是誰的畫,都展現出一種濃濃的ai風格,畫作不再具有了詩時期的張力,反而愈發的難懂,無趣。Ai不會在作畫上失誤,但同時也削去了原本的靈魂,削去了畫家對於這作品中全部的愛。
在御櫻稟在美神時期最後一張畫,那個孔雀出現的時候,氣氛冰冷到了極點。
如果唯美主義以惡德為美,那麼這張cg確實達到了目的——
它成功的毀壞了美好的精神。而稟也成為了大稟老師,在後日談一笑泯恩仇。

3:總評 櫻之刻的成功與失敗
“人必須超越自身。”
“必須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上帝不存在,則一切都將被允許。”
…
進入20世紀以來,無數的人,無數的解,都如同直哉或者SCA-自一樣給出了自己的解。然而哲學其複雜之處在於,至少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如同數學一樣完全合理,不可置疑的解。那麼,作為文藝作品本身,尤其是一個以哲學為內核的商業作品而言,得出結論的過程無疑是比這個結果更加重要的。《櫻之刻》用無比隱晦的草蛇灰線導向了它的思想,可那裡的事物也到底有何意義,除了他本人,誰都說不上來。我認為,作者並非不可以在這樣娛樂性質很重的文體下寫些嚴肅內容,可是那一切都要以可讀性和故事性為前提。《白色相簿2》全程沒有高深的思想,而是全靠精彩的細節,對人心的刻畫抓住了觀眾的心;《ever17》那驚為天人的反轉和精巧的構造,也因為前期的無聊又重複的過程被限制了評價。畢竟,如果你得出的結論別說說服不了觀眾,連走到真相面前的人都沒幾個的話,那除非你的結論真如客觀邏輯一樣非知之不可,那作為作品本身,就是失敗的,這是連新手網文作家都懂的底層邏輯。
至於《櫻之響》我也並不期待了。八年的舞臺都沒有的完美解,我們又怎樣期待還有個天降神作能把這些事情全掰扯清楚呢?

4:《放煙花的人》
SCA-自是一名想要攀登真理高峰的煙花匠。
多年以來,他以放煙花為生,不過他仍舊用空閒時間搭著梯子,一步一步攀到高處,希望能離那座山更近一點;這對他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雖然他爬的很高,人們還是看到了美麗的煙花,也樂於見到他往上爬的時候對下面的人說一些具有哲理或者沒什麼具體含義的話。畢竟,大家都是看煙花來的。
某一天,他宣佈做成了他自己的最高傑作。
這發大炮仗可不得了:它的支架由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的理論構成,各路角色被放了進去成為這煙花的填藥,SCA自八年的心血作為引線,《櫻之刻》則是蒙皮的名稱。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直接坐了上去。
他用名為“草薙直哉”的火柴點燃了引線,飛向了遠遠的,遠遠的高空。比每一把梯子都要高,比大家看過的每一個煙花都要遠。
那煙花在半空中爆炸了。
人們對此驚愕不已,但鑑於很多人是提前買票進來看的,他們也算是看到了煙花,這事便不好再說退款;一些人覺得反正是煙花,這次炸的與眾不同,而且除了一個人被炸飛了之外也有可取之處;也有不少的人覺得SCA自這次的煙火秀實在是失敗,畢竟場面上一個焦黑的人飛了出去,和之前的煙火比還是差了點觀感。
在大家的議論聲中,我們的朋友SCA-自並沒有像萬戶一樣捐軀,而是拍拍臉上的土站了起來。
“先生,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SCA-自笑笑不說話。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的下一部作品——《櫻之響》!”
在散場了之後,有極少數極善觀察的觀眾,回到了現場,仔細研究這地上的殘骸。這位勇敢的學者發現,煙花的結構有很大的蹊蹺。他立馬舉起望遠鏡,調準焦距,發現從這個角度看真理之峰果然壯美。
至於那天SCA-自坐上花火之後是不是達到了他想要的目的,或者說他看到了獨一無二的景色,這也沒人說的明白,當時在場的很多人也各執一詞。
只有在2023年2月24日那天的月亮,見證並允許了一切。
將這一句話當做這篇評測的結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