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加雞腿遊戲
關注公眾號有更多好看的哦!
前幾天在尋找遊戲資訊的時候,小雞腿看到了《飛越13號房》這款遊戲。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demo應該已經可以玩了。
遊戲背景發生在 21 世紀初,是一群迷途的少年與一個行為矯正中心的故事。
本作改編自橙光,玩家以主角的視角進入故事,從一開始的「叛逆少年」被送進東南亞的行為矯正中心,和角色一起深入其中。改編的作品小雞腿還玩過,就是大名鼎鼎的《籬笆莊秘聞》,籬笆莊是一個“拯救了無數家庭”的網戒所,管理網戒所的楊教授更是被家長們視同“救世主”。
而玩家扮演的少女要做的就是在網戒所裡收集能讓楊教授伏法的證據,以及找到逃亡的道具。
“如果只是離開這裡,這恐懼將伴隨我一生,我必須要證明他是錯的,我們才能真正的,回家。”
這兩款遊戲的反派原型就是楊永信,說起到“磁爆步兵”楊永信,相信每一個人都非常熟悉,他已經是可惡和可怕的代名詞。
🍗有網癮?電電就好
楊永信所代表的是21世紀初家長對於互聯網遊戲如同洪水猛獸一般的態度(現在大部分家長依然如此)以及全社會反對網絡遊戲的縮影,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那種感覺沒法用語言形容,彷彿一根針在肉裡翻來覆去地攪,大腦一片空白,像是有幾萬只蟲子在鑽來鑽去,整個右臂都是麻木,眼前一片煞白。”
當時互聯網剛剛興起,家長普遍認為網絡遊戲會對人的正常生活產生威脅,這在社會主流觀念裡幾乎是一個常識了。
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荒廢學業、青少年為了遊戲氪光父母銀行卡的消息隔三差五地有,對網遊公司提出限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現在媒體通常會把遊戲比作精神毒品,其實這都是降級了,以前可是直接叫電子海洛因的。
就在此時,“救世主”楊教授粉墨登場。
楊永信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在讀書學習方面很有能力,不僅擁有了本科學歷,隨後又攻取了學士學位,到後來還成為了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副院長,以及臨沂市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主任。
這一切起源於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做《戰網魔》。在這部紀錄片裡,楊永信成為了一位專門解決孩子沉迷於網絡問題的教授,通過這部紀錄片,他講述了很多治療網癮的方法,而且似乎效果非常好。
由於紀錄片在央視播出,楊永信通過教授的學歷,以及他那和藹可親的面孔,再加上他那獨特的療法,一下子吸引到了許多的家長。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於他的療法還比較感興趣,但也不敢隨意的讓孩子去嘗試。
🍗“洪水猛獸”般的遊戲
2006年,楊永信建立的網癮戒治中心“十三號室”,通過電擊、毆打、侮辱、威脅等方式,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叛逆不屑變得低眉順從。楊永信成了無數家長心中的“救世之神”,卻是7000多人心中聞風喪膽的惡魔。
楊永信採取的治療方法就是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接通電極,讓1至5毫安,甚至可能更大的電流通過腦部,將被治療者的過度上網行為與電刺激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這套近似於審訊的方法,被楊永信稱之為“網癮電擊療法”。
當家長們過來接回孩子時,楊永信把這些已經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產品”交還給家長,家長們看到孩子如今“懂事”了,感動得不要不要的,自然,給楊永信的好處是少不了。
然而“乖巧”都是暫時的,內心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許多從網戒中心出來的孩子心裡已經有了一塊再也揭不開的傷疤。他們變得非常沉默,不喜歡與人交流,變得有些憤世嫉俗。有些孩子甚至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而支撐這一切的都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同樣的邏輯,被家長指責為毒品、害人的不止是遊戲,遠有言情小說武俠小說,近有手機網遊短視頻,至於早戀、狐朋狗友,則是不同時代長期堅挺的“毀人項目”。
我的孩子一定是被手機、電腦、遊戲、短視頻殘害才變成這樣,和我的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一定是這樣!
已經過去了16年,時光不能倒流,我們無法回到2006年,也無法親眼看到楊永信對於這幾千個孩子的殘害,不過現在遊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瞭解過去的途徑。
從《籬笆莊秘聞》到現在的《逃離13號房》,從AVG到真人出演,我相信通過遊戲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到當時的恐怖行為。現實只會比遊戲更加的惡劣。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是卻可以改變未來。
通過訓練和恐嚇,的確可以讓一隻老虎學會鑽火圈,但人不是動物。
父母們缺乏的不是威信和暴力,而是一種真正的引導和貼心,這才是楊永信事件要帶給我們的教訓。孩子是“沉迷”網絡還是“逃避”現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不被引導的青春肆意生長,一個通電的儀器,他們成為所有人眼中的病人。不被理解的熱血沒有回應,一扇冰冷的大門,他們成為黑色海洋中的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