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很純粹的童趣冒險。
在獨立遊戲領域,Devolver Digital(也就是大家俗稱的“D社”)一直以獨到的發行眼光聞名,旗下游戲多有非常突出而扎眼的獨特風格。而9月18日上線Steam的《勇敢小騎士》,也屬於賣相一眼“抓人”的那類——天生治癒的繪本畫風,夾在八九月的重磅遊戲間發售,很適合舒緩一下大家的心境。
從打開遊戲的那刻起,哪怕還沒搞懂究竟是什麼玩法,這樣的美術表現大抵就能讓人不自覺微笑:
起初我以為《勇敢小騎士》會偏向RPG玩法,實際佔比較多的卻是解密,許多謎題形式還就順著“講故事”的設定。例如故事裡說現在是夜晚,但此時恰好有地方過不去,你可以把句子裡的“晚上”替換成“白天”,場景隨之發生改變。在故事中,主角是三位小朋友,三人一路經歷各種俏皮又童趣的冒險,最終齊心協力打敗“格格巫”。
《勇敢小騎士》不僅看起來像繪本,流程推進也像瀏覽插畫書。故事推進就是翻頁,諸如人物對話、旁白描述的穿插,和現實的繪本無異。很多流程要文字和配音配合貼切,才能有那種兒童故事的趣味。
除了畫風過目不忘,整個遊戲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十分上心的本地化質量,屬於重點加分項。簡體中文模式下,小到字體,大到旁白配音,都經過精心編排,跟畫面的融合度很高,文案精簡還有梗,確實是誠意滿滿。
遊戲中的謎題也貼心地經過了漢化,謎題的難度也不算很高,算是照應了遊戲的童稚畫風。
而通過遣詞造句來解密的核心玩法,其實會讓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五年前的《Baba Is You》,玩法就是鼓勵玩家發揮想象力,改變句子順序、換詞來解密,即使後來有了中文,也只是翻譯了操作說明一類的皮毛,依賴英語語法的底層設計一點沒動。
在《勇敢小騎士》裡,這類謎題則簡化成了“兒童版”,最多就是替換句子中的一個詞,類似遇到“一座破損的橋”,你只需想辦法改成“一座嶄新的橋”,再無其他花樣。
整個遊戲流程的體驗也類似。《勇敢小騎士》的關卡流程輕鬆得恰到好處,基本不需要什麼思考,就能沉浸在一個友愛的故事裡,享受治癒的視聽體驗。雖然不乏戰鬥環節,但就是單純的點點點,養成元素基本為零,可以說毫無負擔。
遊戲每章都是穩定的線性流程,從書中的2D世界出發,遇到解不開的謎題,再固定轉入3D世界尋找關鍵道具,就像幼兒動畫片,每集都要來一次“是時候呼叫超級飛俠”,如果你偏好線性流程,應該更容易獲得樂趣。
3D世界本身自由度很有限,平時沒有太多探索價值,只有劇情需要時才會出現線性關卡,成了製作組給玩家的解膩手段:2D的故事看倦了,就換成3D看看,反之亦然。好在3D的流程有不少破次元壁的特別演出,例如鑽進一張“萬智牌”裡和立繪打架。
不過比起另搭一套線性關卡,三維世界主要還是服務二維的解密,例如有時想要移動重物,玩家可以先跑到書外,然後把書頁翹起來讓重物滾下去,充分利用了“故事發生在書裡”的設定。
除了維度間的切換,《勇敢小騎士》當時另一個吸引人的點,是故事裡會穿插各類小遊戲。
這類小遊戲初見確實挺驚喜,體量通常也就是幾分鐘,玩家如果提前知道,體驗難免會打折扣。這麼說雖然有點怪,但想在《勇敢小騎士》裡獲得最佳體驗,玩家最好一個預告片都沒看過,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通關。
這種不斷用玩法換新鮮感的創意,容易讓人聯想到《進化之地》系列,不過《進化之地》勝在變化繁多,小遊戲的分量填得很足,相比之下,《勇敢小騎士》更多勝在畫面精緻,數量上並不佔優。
融合了許多遊戲的思路,但又做了取捨,那《勇敢小騎士》的魅力在哪?我想還是精緻的視聽體驗,把它當做一款簡單的冒險遊戲,不去奢求太多的設計,體驗其實反而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最高光的兩部分,一是開頭步入書中世界的驚豔感,另一部分則臨近結尾,此時故事的風格大幅變化,甚至有了一絲Meta遊戲的意味。
為了照顧大家的體驗,有關劇情的部分這裡不多說,但能看出製作組希望《勇敢小騎士》有一定深度:書中人的努力不僅是為保護家園,也是為了書外小主人的未來而戰。可惜的是遊戲沒有具體展現書外人間的變化,只是完整地講完了書裡的故事,其餘的大多寥寥一筆帶過,屬於平穩落地。
歷經12個小時旅程後,我的內心其實不免有一絲遺憾:《勇敢小騎士》的畫風實在矚目,讓人不由得拔高了期待,整體確實是一本驚豔的“好書”,但依舊只是停留在繪本故事本身。不過從整體的完成度來看,《勇敢小騎士》依舊是一款製作精良的好遊戲,如果想單純體驗休閒治癒的遊戲內容,那它確實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