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女友精緻陪伴,但你為什麼想要逃離“米塔的房間”?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1-23 15:34:01 作者:hjyx01 Language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在過去的一個多月,百萬steam玩家被“毛式二次元”《米塔》攻陷
,這款標準的小成本製作組遊戲在短短的時間裡狂砍百萬銷量,在steam近7W評價中喜獲97%好評率。
2個俄羅斯人用3年時間手搓的可愛米塔,讓它從捲到極致的二次元老婆之海中脫穎而出。賽博女鬼爬出屏幕,玩家拼盡全力無法戰勝——那麼是為什麼?
答案大概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在現代社會我們日漸增長的心靈孤獨感,與米塔帶來的“賽博女友”精緻陪伴
哪怕她只是一個AI——
“當我看到浴室裡掛著一具屍體時,我很平靜”;“當我看到幾隻長著頭的蜘蛛時,我有點驚慌”;“但是當一個女人走到我面前,甚至和我說話時,我受不了了,我害怕地離開了遊戲,哭了一整天”。
在現實中孤獨到玉玉的俄羅斯老哥被賽博女鬼的陪伴感衝擊到PTSD,現實中還是很嗨的中國玩家忙著在piv給米塔換衣服樂此不疲,但即便帽子米塔、米拉和小米塔再可愛,玩家還是沒有停下自己離開“米塔房間”的腳步,這並不只是因為一個瘋狂佔有慾的病嬌在身後步步緊逼,那麼——

賽博女友,用了都說好,但為什麼你會逃?

A、不喜歡病嬌
B、不想被做成卡帶
C、不能和米塔做愛做的事情(bushi)
...
對於不同人來說,以上原因可能都有,不過可能存在一個共通的理由,那就是——《米塔》中,你離開房間,因為下意識的還是想回到自己的世界。人之所以會離開“虛擬現實”,原因在於get到它是“虛擬”的那一刻,在那一刻你的杏仁核會下意識的產生一種恐懼情緒,它會告訴你:“快逃!”
在高斯林主演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片中他也有一個豔羨旁人的賽博女友,作為辦案的小助手和情感上的依靠,賽博女友甚至可以附體其他人類和他“親密接觸”。
但讓他幻滅,是在失去了賽博女友之後,在路邊赫然發現她只是AI時代的量產機↑
在去年EA上線的《全網公敵2:新世界》剛剛推出的第5章劇情中,這個世界幕後的主宰者、超級AI泰坦,同樣是為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準備了來自陪伴型AI Atro的“精緻陪伴”——陪伴型AI Atro接管了人的生活,向你建議每日最推薦的飲食,服裝,甚至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從心理學分析契合度最高、建議戀愛的對象,你可以向它提出任何問題、把它當做你的情緒垃圾桶......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如今的GPT,不斷進化的GPT除了是遠比百度更好用的問答機器,某種意義上對話功能也讓它逐步擁有了一個來自於人為設定的“自我意識”。和當下的認知類似,精準的AI邏輯行為依賴於大量數據的訓練與機器學習,但人類的腦部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復現的器官——大腦內部擁有約1000億個神經元,通過數以百萬計的神經元連接組成複雜的神經網絡,創造了人類思維和意識的奇蹟,AI有可能完全復現“人類大腦”所能產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麼?
在賽博背景下的《全網公敵2:新世界》,這樣的假想或許已經變為了現實,這款遊戲開始探討“數字生命”的可能性以及其產生的影響:在之前推出的第4章,變成植物人的童星凱茜,意識被上傳到網絡,以“虛擬主播”形式的數字生命得以存續。
那麼作為自然而然的延續,在最新推出的第5章,我們會發現,那個在你身邊最瞭解你的陪伴型AI Atro,ta竟然也是來自於“人類”的意識上傳,那個曾經和你最熟悉、也在靈魂深處最契合的人,變成了一個最適合陪伴你的AI。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會以“王子和公主從此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了”作為結束,那麼看起來一個最瞭解也最適合你的AI從此掌控了你的後半生,大概也是一種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是至少在《全網公敵2:新世界》並不是這樣,這裡不斷的出現了“叛逆者”,行為需要“矯正”——南森放棄了系統為自己選擇的最適配的女友,在網上宣稱“芯片植入”是個騙局...所以,和想要離開“米塔房間”的玩家一樣,他也想要逃離AI的完美陪伴,那麼是為什麼

米塔的世界“停止”了,全網公敵的“AI”也一樣

在米塔中,當我們一度從“米塔的房間”逃離,回到現實世界中,會發現真實的生活是一個比只有4個房間的米塔世界更加讓人絕望、沒有未來的墳場:我們每天行屍走肉的一樣吃泡麵、做著意義不大收入不高但是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的瑣碎工作......
任何文化作品都是一種現實生活在創作者腦海中的“折射”,《米塔》作為毛式二次元遊戲,天然帶著一種俄羅斯人骨子裡的憂鬱感——那是現實已然破碎,只能在伏特加中尋覓溫暖的俄式迷醉的感傷。如同當下俄羅斯的現實生活,俄式遊戲背景往往是停滯與絕望,描繪的是那個封存在記憶中的“琥珀世界”。
在其他的俄式遊戲中,不乏這樣對於“舊日光輝”餘韻的一種追尋,比如《原子之心》在刻意體現一種守舊感:其中的科技應用就像是在故意規避網絡技術、液晶屏幕、芯片技術,這些一切在1990年之後,那些被世界拋在腦後的蘇聯&俄羅斯所未能擅長的東西,就連主角的升級UI,都是蘇聯1951。
在《Everlasting Summer》(現已登錄steam,支持中文,是免費遊戲),你是一個落魄的失業者,每日遊蕩在寒冷的冰雪之夜,你所身處的時代(如同今天的俄羅斯)已經死去,不再年輕,也不再抱有希望,直到有一天你穿越到了蘇聯時代的夏令營,過上了那個時代青少年的生活——那段被琥珀封存的蘇聯舊日時光,即便是幻境也讓人不忍打碎。
在《血肉混凝土》,你是一個對未來失去希望的建築師,失去了夢想和工作,想要結束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在冬日的街道上,碰到一個身穿老式蘇聯校服的少女,跟著她進入了一棟詭異的赫魯曉夫樓——你會撕開幻想,還是和她一起沉溺在這夢想還可以存續的“賽博幻境”?
在《米塔》,當你成為“卡帶”的那一刻,你的生活已經“停止”了,只能成為下一個進入米塔遊戲玩家所看到的留存物;在《全網公敵2:新世界》,當你接受芯片植入,你作為生物個體思維的自主性已經“停止”了,你接下來做的都是“正確”的事;在《Everlasting Summer》和《血肉混凝土》,你墜入蘇聯榮光的幻夢,邁向未來的可能性已經“停止”了,現實生活中的你在逐漸失去溫度.....
這些世界“停止”了,但問題可能在於:AI意識只是曾經作為人類的模擬,終究只是一個賽博桃源鄉賽博生命是永久存在的,但生命的美好在於“溫柔又悲傷的,有限之物的光輝”——因為生命和時光是有限的,才會讓每一天都無可取代,讓人珍惜。
活著就會有新的願望,想要去看星星,想要去爬山,想一起放風箏......和真實的Niki相處的記憶,讓《全網公敵2新世界》的南森做出了一個遊戲《live》(作為一個彩蛋,可以在遊戲中下載),也想要找到真實存在的Niki。
所以,在《米塔》、《全網公敵2:新世界》、《Everlasting Summer》和《血肉混凝土》,其實都是在面對同一個選擇題,你是想要:面對一個真實的、黑暗的、甚至有些絕望的世界,去尋找新的可能?還是寧願作為一串思維的代碼,沉溺在為你準備的另一段代碼的陪伴中,成為被數據流操控的一員?

不要溫柔的走進那個良夜,拾起珍視的記憶走向明天

“夜之城”上城區的男男女女在燈紅酒綠中醉生夢死,下城區的可憐人在垃圾堆中掙扎求生......被時代無情碾碎的可憐人也曾經有過他的生活他愛的家人和他喜歡的場所,這也是前作《全網公敵》就曾經展現過的,冷冽展現悲劇的一種人文關懷視角。
《全網公敵2:新世界》構築的阿利維亞並不是一個理想鄉,就像片頭動畫中,那些在黑暗中死去和腐爛的人群一樣,富人的金字塔向來是由貧苦人的枯骨鋪成,在阿利維亞也不例外。幾乎所有對未來展開想象的作品都有著一種悲觀的態度,對於“人類未來是否會被機器人統治”的隱憂被替代為了“人類未來是否會被AI統治”,這種想象成為了在阿利維亞拉開帷幕的《全網公敵2:新世界》,AI成為了凌駕於階層之上的統治者,成為了神明一樣的存在。
稍微不同的地方大概在於:《全網公敵2:新世界》的超級AI泰坦是一個“溫和派”,ta試圖用AI的精緻陪伴給所有人一個迷醉中的“理想鄉”,大抵在它的計算中,這是沒有人可以拒絕的,“數碼式生存”的最佳方式。
但南森和阿利維亞的千萬人一樣,會反抗超級AI,想要追找真實的自我——Niki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孤單心靈的相互慰籍,更是一種在未來心與心碰撞的可能性。所以你會逃離米塔的房間,不僅僅是因為病嬌米塔的追殺,而是回到現實生活,或許終於有一天你會遇到你的Niki,遇到屬於自己的帽子米塔、米拉、小米塔......
名為“未來”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就像在12月10日,你不知道1天之後《米塔》會席捲遊戲圈,真實的世界也許並不美好,但即便看似絕望的旅程中,也會有前行的路。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