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內容將完全不涉及劇透。
前言:因白嫖了兩年XGP,但沒動力玩遊戲,感覺不少人都這樣,所以想將白嫖過的遊戲寫個體驗報告,幫大家趟趟雷嚐嚐鮮,也可以提示下大家錯過了多少個小目標,彙報下白嫖戰績:目前白嫖過的遊戲有Switch上的2元《師父》8毛《小新的暑假》,還有E寶周免,Origin、育碧、GOG、R星(聖安地列斯)、方塊(仙劍)等,歐洲萬代南夢宮送的等等,蒸汽目前1萬7左右的遊戲沒花錢,多是嫖限免,微博抽獎等,也有Ios白嫖的《晶體管(冰點)》《勞拉GO》等等,每次會標明從哪裡嫖來的,但時間不太能標記清。
遊戲:《極圈以南》
平臺:GOG
方法:還在限免中,登陸GOG官網首頁領取
總結體驗:新穎,有交互感的劇情小說
《極圈以南》是一個有關“情緒”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冷戰時期的劍橋氣象學博士,在國家對抗和重女輕男的時代背景下,在事業、國家和愛情之間徘徊抉擇的過程。如果你因為標題想看這篇短評,或許不會收穫學術上的信息,遊戲裡也僅僅將學術上的研究作為故事的線索,但如果想親身感受下時人時事和當時的感受,該作或許能滿足你。(如果你恰好是氣象學方面的工作者可能會有更多感觸,甚至也許會對未來產生遐想)
虛幻的3D畫面與讓人共鳴的背景音樂
遊戲的畫面是抽象3D畫面,在水彩版的3D效果下,南極的冰面、劍橋的宿舍、和女主邂逅的火車車廂,約會的咖啡館、遊樂園都顯得特別而富有意境,尤其是主要南極場景,純白的背景讓人遐想連連,而當或激昂或低沉的BGM響起,孤身一人的極地之旅帶來的悲愴感呼之欲出,雖然和《死亡擱淺》比缺少真實感,和《冰島步行模擬器》比沒有代入感,但在《極圈以南》的背景下作為一位氣象學博士在南極漫步的孤獨感還是能代入進去的。
情緒決定命運?
《極圈以南》的遊玩方式很特別,嚴格意義上算一款視覺小說,玩家需要靠選擇進行遊戲得到不同的結果,但玩家還可有限的自由活動,可能比不上《底特律變人》這類互動電影來的精細,但局部的自由增加了交互感。
而本作最為特別的地方就是靠情緒去和故事中的人交互並做出選擇與回答,情緒大致有紅色的驚慌、疑惑、擔憂;陽光色的有興趣、熱情、好奇;藍色的關心、坦率、誠實;紫色的悲觀、低落、害羞;還有方塊圖案墨綠色的直接、獨斷、直接。(有意思的是獨斷、直接在我的印象裡更多出現在和女性的對話中)
這些情緒會在和人物的對話中出現,但不會5個同時蹦出來,一般只有兩、三個選擇,用不同的情緒回答問題會有不同的反應,在遊玩的過程會產生共情,而選擇又會產生交互,從而有代入感。這種情緒化的選擇可能更偏女性化些,而其中墨綠色的獨斷選擇可謂男性化(遊戲背景設置的刻意)十足了。這些選擇決定玩家的態度,也影響遊戲的進程。
![【限免】這款視覺小說讓我當了回劍橋博士-第4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3/12/30/24e87ae91154deb4d1d4bc6f0c5453ee/thumb.jpeg)
閃回的敘事和線性的劇情
《極圈以南》的敘事為閃回倒敘,玩家會閃回各種記憶,這種敘事讓人聯想到《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後者的故事也是以閃回倒敘為主要方式,不同的是更溫馨和睦些,《極圈以南》的部分場景也讓我聯想到了《歐維》,遊戲中男女主在車廂邂逅,就很像《歐維》中的橋段,但《極圈以南》則更厚重,他承載了冷戰的時代背景和背景下重男輕女的時代特徵,讓男女主的愛情、男主女主的事業都顯得微不足道,而遊戲中情緒的選擇則更好的提現了個人在時代背景下的渺小,即使情緒的力量去改變自己與周圍的人也可能僅是蚍蜉撼樹。
遊戲的劇情交互雖多但偏線性,玩家能獲得分支不多,就我個人而言,在遊戲的里程裡儘可能用好的情緒面對周圍人,用拒絕的情緒面對會對周圍人帶來不利影響的決策,以期得到好的結局,過程還是事與願違,但我可能不會再去嘗試二週目了,因為每一次的選擇我都用心,盡力了。
但遊戲故事還是有很多遐想,如果我當初用另一種情緒去對待會怎麼樣,其中的墨綠色的方塊可能是男性主義的自私(時代背景下),也可以嘗試一直選這種情緒面對一切,或許會有更多情節。
最後如果你喜歡敘事型電影,或交互式小說,這款遊戲值得一試,它會是一場代入感十足的劍橋博士的科研之旅!
關注我,獲取臨時工、bug價遊戲資訊。
不定時發佈各優惠免費遊戲評測《白嫖日記》,幫你對Epic、Steam、NS、GOG等免費送、臨時工遊戲測毒,買了不一定必須玩,但要知道是不是屎作,我來幫你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