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殍:明末千里行》時間線整理(稿)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25 20:13:32 作者:Nulll_ Language

這是<a href="還沒畫完">《餓殍:明末千里行輿地圖》(封面就是)(什麼中二名字)</a>的副產物。列表剛剛脫離工程狀態,格式不甚統一,大量錯漏不可避,歡迎讀者指出來。


1606 萬曆34年

良生;李自成生於米脂雙泉


1618 萬曆46年

6.27 五月初六,(田)滿穗生(姓僅見初設)


1623 天啟3年(豬年)

穗弟財生。地獄笑話:財真是屬豬的

【穗0家:弟弟比我小,他三歲了,去年才剛會說話。】

*【良3豚妖:小啞巴[十一歲,天啟元年生人,屬雞。]】

生肖準確,且非穗弟生年。可能屬於早就編好的假身份,說生肖只是顯得可信。亦有可能是滿穗現推,十一歲只需將當年生肖前移一位。


1626 天啟6年

這年,李自成在父親李守忠死後,應募米脂縣圁川驛驛卒(馬伕)。


5.30 9時 五月初六巳時(或作辰時),天啟大爆炸;穗0家

地獄不笑話:【穗0家:——我想和家人在一起。】

穗抓魚是在早上(【我伸手往土罐裡一掏,掏出了一條巴掌大的小魚。這是我早上在河邊抓的。】)而不是上午,穗爹買番薯可以在早上而不是上午。於是從穗序章的描寫來看,當時可以是上午9時(也可以是稍後的其他時間)。

合著這邊穗穗許完願,那邊良爹就給炸碎了,只給良留了一手(

但是獻祭了兩萬人和朱由校(次年病死算是被嚇壞了吧),最後兩家人也都沒有在一起(


1627 天啟7年

3月

澄城農民起義,揭開明末農民戰爭序幕。


  • 這年,錯逃向西南方的良在安陽附近的一縣(彰德府下屬的某縣)救下鳶。

【13狼與良:天啟年的那場大爆炸後,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都各自返鄉,我本想往東南逃,卻陰差陽錯,跟著一夥人往西南方向走。

我跟著逃難的隊伍走了很久,途徑安陽附近的一縣,當時正遇上一件事。】

  • 這年,良被舌頭一行3人劫道,良反殺2人。良與舌頭就此搭夥。

【良9選擇:五年前,我在逃荒的路上遇到了舌頭。

那時,我走在官道不遠處的一條山道上被三人打劫,其中一人便是他。】


1628 崇禎元年

這年,陝西各地頻繁爆發農民起義,高迎祥起事於安塞。

馬懋才《備陳災變疏》(崇禎元年):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石以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間有獲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為盜而死,猶得為飽鬼也。”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糞場一處,每晨必棄二、三嬰兒於其中,有涕泣者,有叫號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則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之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更無蹤影。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數日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薰天。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三坑有餘,而數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矣。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

元年7月,陝西巡按御史李應期上言:

全陝地多磽确,民鮮經營。慨自邊疆多事,徵兵徵餉,閭閻十室九空,更遇連年凶荒,災以繼災,至今歲而酷烈異常也。臣自鳳漢興安巡歷延慶、平涼以抵西安,但見五月不雨,以至於秋,三伏亢旱,禾苗盡枯,赤野青草斷煙,百姓流離,絡繹載道。每一經過處所,災民數百成群,擁道告賑。近且延安之宜、雒等處,西安之韓城等屬,報有結連回羅,張旗鳴金,動以百計。白晝摽掠,弱血強食。蓋飢迫無聊,鋌而走險。與其忍餓待斃,不若搶掠苟活之為愈也。


夏秋

【良0狼:舌頭[走,趁著天沒黑,咱快去華州搞點酒肉!]】

可知殺穗爹當發生在華州城郊外(城北),穗爹是在華州賣的傳家寶(太歲)。而良和石興在華州附近比較活躍。

【穗7復仇:來這賣荷包的人是一個盜匪,他常在華州附近殺人,經常來這家店處理贓物。

他是陝地一帶的盜匪,居無定所,常和一個叫“舌頭”的人結伴,一個月前來過華州。

這荷包是他兩年前賣的,他每年大概會來華州兩三次,每次住一個多月,常從一個叫尹三的人那裡接活。

良2說話:二華山區的這段路我和舌頭常走,知道如何避過盜匪。】

【良2說話:舌頭[華州到洛陽,路途六百里,*哪怕*日行五十里,也要走半個月。]】

華州到洛陽、華州到甘泉路途都約六百里。則甘泉到華州往返至少需一個月,加上中途耽誤可能需要穗爹一個半到兩個月。

【良0狼:我跟上舌頭的腳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踏碎一片枯葉,腳下盡是枯葉折斷的聲音。】

則此時已入秋。

照抄《備陳災變疏》中所載時間,則穗4絕望、穗5活著大約發生在11月,前推可知良0狼大約在9~10月,穗1貓、豚妖、穗2影子戲、穗3荷包大約在8月(僅供參考)。


1629 崇禎2年

給事中劉懋建議之下,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被裁撤。李自成也被裁,失業回家。

李自成因欠舉人艾詔的債,又無力償還,被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年底殺債主艾詔。


穗6逃荒:到鄜州、白水、蒲城、渭南,福源客棧廚子爺爺收留6個月

【穗6逃荒:老廚子[天要冷了,睡外面會凍死你的!]】可能說明已經入秋(農曆8、9月左右)。按8月算,過半年已經是次年2月。


1630 崇禎3年

康熙二十年《米脂縣誌·輿地第一》:

崇禎三年,大旱,夏秋無收。李自成以驛卒失公文,盜起。

這年,李自成率本村饑民投“不沾泥”張存孟。王左掛受撫於清澗地區。高迎祥與王嘉胤、王自用部會合,東渡黃河進入山西,10月28日佔領河曲。


穗7復仇:長安煙月樓,在芸姐手下做了8個月雜役。按上面2月的推測,則是約10月出發去找黑當鋪。

  • 這年年初,良把穗的荷包在華州當掉換錢。

【良15煙火:當時,殺了那個男人後,我把這個荷包帶了一年多。

一年後,因為兩個月沒接活,手頭有點緊,我就在華州的一家黑當鋪賣了這個荷包。】

  • 這年,良去陝州黑當鋪銷贓,鳶恰好是老闆娘,兩人結識。鳶認為陝地不安全,想去晉地(解州)避災。

【良13狼與良:我本想在陝州的黑當鋪銷贓,卻意外得知她便是那裡的老闆娘。

她重逢故人,猶豫了片刻才認出了我,之後便邀我去裡間喝茶。

她告訴我,三年前的那次劫難之後,她家只活了幾個僕人,家裡的生意也很快冷淡了下來,原本訂好的婚事也因此告吹。

於是,她便託親戚安排了一樁新的婚事,幾經輾轉之後嫁到了陝州的一個富商家裡,卻沒想到此人是開黑當鋪的。

她沒嫁兩年,那夫君便很快病逝了,如今是她一人經營著當鋪。】

  • 這年,良和舌頭劫商隊,差點被馬伕送到兵營。舌頭把馬伕和80歲的老母一併殺了。

【良10煮肉:良[大概兩年前,我們剛劫了一個商隊,但是留了一個馬伕做活口,讓他給我們駕車。]

良[那馬伕知道我們不認路,表面應和我們,暗地裡卻故意走錯路,想把我們都送去兵營。]

良[事情敗露後,馬伕很慌……舌頭先是許諾了一些錢財穩住他。]

良[可等我們走到熟悉的道路後,他不僅殺了那馬伕,還在之後找出馬伕八十歲的老母一併殺了。]】


1631 崇禎4年

11月

康熙十九年《延安府志》:

降賊不沾泥張存孟復叛,陷安定。王承恩討克之。賊走綏德,銀<圁>川驛馬伕李自成往從之,為隊長。

《甘泉縣誌》:

陝西招降義軍復起,甘泉陷,殺參政張允登。


穗7復仇。這年,穗經長安、富平、蒲城、渭南,得知廚子爺爺去世,出發去華州,並找到荷包。

【滿好感:餓殍:滿穗[幾個月前,我在華州城的一家當鋪裡找到了那個荷包……也就是我送給爹爹的荷包。]】

則找到荷包已經在年末,穗隨即裝成啞巴去找尹三。


1632 崇禎5年

《甘泉縣誌》:

甘泉大飢。民食盡樹葉樹皮,腹墜而死。人相殘食、殭屍遍野。

這年是故事主情節發生的年份,可按天排開、再由滿穗生日確定日期:

  1. 四月十七 6.4 良1貓
  2. 良2說話、良3豚妖;貓殺 少華山
  3. 良4影子戲 華山
  4. 午後 良5官兵
  5. 上午 良5官兵;兵殺 潼關官道
  6. 午後 良6荒村,本向東到陝州,改變方向向東南閿鄉 潼關水溝村
  7. 良7澡堂 閿鄉東城尹三客棧
  8. 良8餓與惡-
  9. -良8餓與惡,舌頭交底
  10. 良9選擇 陝州
  11. 良10煮肉,良11夢想,晚上埋舌頭、畫大蟲;狼殺 自陝州向解州
  12. 良11夢想 武松打虎
  13. 良11夢想 給小羊演影子戲
  14. 良12闖將 給闖軍演影子戲 李家村
  15. 良13狼與良 解州
  16. 6.23 良14禮物;報應 解州往洛陽。這天是五月初六,是滿穗的生日
  17. 6.25 良15煙火 洛陽
  18. 6.26 結局;同生兩人分別
  19. 共死 見黑胖子
  20. 共死 吃湯麵
  21. 7.3 共死


【同生】比照李自成起義

同生中良的總結同史料有一些出入,整理如下。


1633 崇禎6年

【我們與其他反軍匯合,可沒多久便被官軍驅趕,逃亡數百里。

可不知怎的,當我們正要被剿滅殆盡之時,官軍的主力卻突然退走,讓我們得以殺出重圍。】

六年全年,義軍活躍於晉、冀、豫三省交界一帶。當年冬,官軍雲集於此,義軍糧食供給都極感困難,面臨被圍殲風險。

11月19日,各義軍首領親至河南彰德府武安縣(今屬河北)詐降,官軍監軍信以為真。

24日,黃河山西垣曲到河南濟源段封凍,義軍趁機南渡黃河,進入中原腹地。


1634 崇禎7年

【我們與“八大王”(按:即張獻忠)的部隊合營,一齊殺入漢中,兵力一度到了數萬之眾。

後來,官軍兩路主力襲來,我們和“八大王”分兵求活,一隊向西,一隊向東。

八大王的部隊向東行,被圍在車廂峽,險些要被官軍剿滅,卻用詐降之計得以逃脫。

我們那次所幸沒有遇到多少官兵,順利逃脫。】

年初,義軍進入河南後兵分兩路,一路西入武關、直逼西安,在洪承疇大軍趕來前南下四川;

李自成一路進入盧氏山區,南下湖廣的鄖陽、襄陽,分道入川,一部經長江北岸山區入川,於2月21日克夔州府(今重慶奉節)。

因川東北農業不發達、無法解決糧食供應,又分道出川,大部分回到陝西。

春,五省軍務總督陳奇瑜調各路官軍於陝州,進剿湖北均縣、竹山一帶義軍。

義軍向西北至險要的漢中棧道地區,遭遇大雨,幾乎面臨絕境,決定以詐降脫身,6月達成招安協議。這就是“漢中脫險”。(被圍地點、被圍部隊均有爭議)

漢中脫險後,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分頭進攻西安地區及甘肅慶陽~平涼一帶,一時聲威大震。

11月陳奇瑜被撤職,洪承疇被提為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

西寧兵變,義軍趁機“分陷關隴”;待洪承疇準備鎮壓,義軍又轉進河南,主力向豫東南到皖北一帶發展。


1635 崇禎8年

【闖軍繼續西行,數月後我們聽說有反軍攻下了南直隸鳳陽,掘了皇帝的祖墳。

闖將得知此事後笑得極大聲,笑完後連嘆可惜。

他可惜自己帶部隊一路西行,並不能親自參與此等快事。】

正月15日,掃地王、太平王等部克鳳陽。官軍出潼關入中原,於是大批義軍避之入秦,關西“從賊者如歸市”。

6月,李自成部圍攻甘肅寧州(今寧縣),明4名副總兵中兩人被擊斃,兩人負重傷。

秋,因陝西過於蕭條、難以補給,高迎祥、張獻忠等部幾十萬人大舉出關,回到河南。李自成等人數較少的留在陝西。

至次年上半年,高迎祥為主力的各義軍轉戰於豫皖、湖廣交界,對手盧象升;李自成、過天星等部轉戰於漢中、西安、延安,對手洪承疇。“闖將有三四萬人,過天星、滿天星、混天星皆有三萬人。”

11月,李自成等部由西安地區繞到韓城,擬渡河轉入山西,然此冬黃河沒有封凍、山西防河兵力增強,未能入晉。


1636 崇禎9年

【或許是掘祖墳這事徹底激怒了皇帝,官軍那邊換了幾位將領,他們連戰連勝,將反軍逼到了絕境。

那一年,高闖王死了,據說是被一個很厲害的孫巡撫帶兵擊潰,被押解京師凌遲處死了。

那一年,原本的闖將繼承了“闖王”的名號,成了“李闖王”。】

正月,高迎祥、張獻忠等部圍攻滁州、威脅南京,盧象升領兵來救。2月義軍避走河南,不久又回到陝西,轉入興安、漢中。

洪承疇同李自成等部周旋,敗過天星於幹鹽池(今屬寧夏海原)。

2月10日,寧夏官軍因欠餉兵變,巡撫被殺。洪承疇親赴寧夏固原處理,李自成等部趁機“復振”,5月於安定打敗官軍。

7月,高迎祥與孫傳庭、洪承疇戰於盩庢黑水峪,遭遇伏擊被俘,押至北京凌遲而死。

高迎祥被俘使義軍遭受重大精神打擊,有首領乞降。


1637~1638 崇禎10年、11年

【崇禎十年、崇禎十一年,那是我們最難的兩年。

那兩年,官軍一路追殺,闖軍過草地、爬峭壁。

這一路上很多人死了、很多人降了,最終僅剩下數百人,躲進了商洛山中。

我本以為,闖王會在這時放棄。

畢竟,他的家人都死了,曾經的數萬軍隊,被官兵殺得只剩百人。

和他並肩作戰過的八大王投降了、跟了他數年的過天星也投降了,他若是識時務的話,也該投降了。】

十年閏4月,朱由檢採用楊嗣昌建議,加征剿餉280萬兩。

9月,李自成等部從秦州出發進軍漢中,不克,決定入川。10月破寧羌(今陝西寧強縣),接著佔領廣元縣,入川。

義軍入川如入無人之境,一個月內攻克州縣38座,基本都在嘉陵江以西。

11月2日,三路義軍會師成都。洪承疇軍調來嘉陵江東。

十一年正月中下旬,義軍分軍出川北上。洪承疇軍西追李自成部於甘肅,孫傳庭軍追剿過天星、混天星等部於陝中北部。

3月,張獻忠詐降,在“受撫”期間“人不散隊,械不去身”。

李自成等部出川后,經文縣、禮縣(甘肅)於3月西攻河州、臨洮,連遭失利。4月被官軍追擊,險遭圍剿。

5月回川,入夏屢遭襲擊,李自成部兵員僅剩一千人上下,寡不敵眾,入秋時分逃亡商洛山中。

7、8月,多支義軍向總理熊文燦投降,明末農民戰爭暫時轉入低潮。


1639 崇禎12年

【中原和當初的陝地一樣,爆發了連年災荒,據說有半數的人因飢餓而死。】

1639、1640這兩年爆發全國性大災荒,嚴重的旱災、蝗災見於河南各地方誌。

4月下旬,楊嗣昌與熊文燦密謀除掉張獻忠起義軍。5月9日,張獻忠先發制人重新起義,佔領谷城縣城。房縣、均州一帶先前投降的義軍將領紛紛響應。

6月,朱由檢加派練餉730餘萬兩。

7月25日,張獻忠、羅汝才於播箕寨成功伏擊左良玉。總理熊文燦被革職,楊嗣昌奉命督師。

因楊嗣昌來督師,張獻忠等部避走川陝交界山區。


1640 崇禎13年

【此時,八大王又反了,官軍的主力被他拖在蜀地,闖王把握機會,帶著我們從商洛山殺出,帶兵直入中原。

這一路上,闖軍持續收留饑民,給饑民們開倉放糧,承諾他們“均田免賦”。

無數饑民們被我們許下的願景所吸引,人也越聚越多。

一千、三千、一萬、五萬、十萬。

我們一路南行,橫跨中原之地,不知不覺便聚集了十萬之眾。】

2月7日,左良玉軍與張獻忠部在四川太平(今萬源縣)瑪瑙山遭遇,張獻忠大敗。

3月,張獻忠連續遭遇重大挫折,轉入山中躲避圍剿,返回湖北興山、房縣地區。

7月19日,張獻忠與羅汝才會師於興山縣西北的白羊山,決定重新入川。秋冬在劍州、梓潼先後取勝,又轉進漢州、樂至等地,使官軍疲於奔命,成功“以走致敵”。

6、7月間,李自成趁機由湖北房縣出發進入河南內鄉一帶,10月間與當地義軍會師,有眾數萬人。

12月克永寧(今洛寧縣),破城後將萬安王朱採⿰金輕、地主豪紳等一百多人帶到縣西關“過堂”,審訊後處決。


1641 崇禎14年

【闖軍攻下了洛陽。】

正月13日,張獻忠、羅汝才部準備東出湖廣時在開縣黃侯被猛如虎所統官軍追上,官軍大敗。

正月19日,李自成部義軍進抵洛陽北門,開始攻城。

20日晚,總兵王紹禹的部卒在城頭起義,逮捕兵備副使王胤昌,大開城門迎接義軍。

21日(公曆3.2)凌晨,義軍佔領洛陽全城。福王朱常洵和世子朱由崧慌忙逃出王宮,躲進迎恩寺。

在義軍搜捕時,朱常洵被活捉,世子朱由崧鑽空子逃脫,這就是後來在南京登極的弘光皇帝。

朱常洵一帶到李自成面前即嚇破了膽,“色怖,泥首乞命”。(《國榷·卷97》)

李自成端坐殿上親自審問之,怒斥道:“汝為親王,富甲天下。當如此饑荒,不肯發分毫帑藏賑濟百姓,汝奴才也。”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梟首示眾。(徐樹丕《識小錄·卷2·襄福二藩陷沒》)

遊戲中煮福王的情節應屬演繹,而做了“福祿酒”是真的(多種史料均提及)。“祿”“鹿”同音,而鹿肉不是什麼吃不得的東西,據此推測,“割肉蘸血、雜鹿肉而食”似是比較真實的(如《綏寇紀略·卷8》:賊踞王宮醵飲,薦王於俎,汋其血雜鹿醢嘗之,曰:“此福祿酒也。”)


友情鏈接:滿穗同人站 https://www.msbf.online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