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國產Gal的編劇一直存在腦臀分離的現象,大腦屬於文藝青年,屁股屬於二逼青年,商業化程度越低的遊戲文青病越重,文青病越重就愈發賣不出去,越賣不出去就愈發文青,我勸各位學習一下「距離男主自殺還剩七天」的男主“寒川”開擺,直接解散工作室銷號跑路。
UI設計與操作設計—
很少有Gal可以做出如此差勁的優化了,我的Gal專用機Surface Go在拖動流程圖的時候出現非常嚴重的卡頓掉幀,反而遊戲界面中的L2D不太佔用資源,結果為了這麼個兩小時流程的小遊戲,我還得爬起來開電腦玩。
一、二級菜單的UI做到風格統一,動畫效果很舒服,而且跟劇情的整體風格還是比較契合的,用蝴蝶的脆弱,蛻變等元素來呼應劇本,雖說老套了點,但保守起碼不會犯錯。
流程圖設計實在是太差勁了,連章節快速跳轉都做不到,對不愛存檔的玩家非常不友好,寧可用五六種圖標作區分,也不願意做圖片可視化。右下角的“說明”雖然解釋了各類圖標的意義,但可交互區與背景未作任何區分,內容堆積在右下方顯得意義不明。
第一眼連導航欄都找不到,為了配合陰鬱、懸疑的劇本,美術採用了大量暗色背景,結果導航欄不但發灰還擠壓在右下角,是生怕玩家點不到嗎?
場景無法通過歷史文本跳轉,也無法通過流程圖跳轉,使得遊戲成功倒退回業界二十年前的設計水準,當然可以用“懸疑類劇本不給反悔的機會”這種牽強理由解釋,但對遊戲操作的體驗影響是無法消除的。
本來以為都做L2D了,應該能設置模型動作服飾,哪怕是簡單的表情差分也好,結果製作組又窮又懶,CG都只有一面,第二張還是為了九宮格而湊出來的差分。
人物設計與劇本設計—
既然末秋跟扶靜是同一個人,那智力水平應該是同一的吧,連圓錐曲線都學不會還當學生會主席,人家寒川也有話說的,我曾經帶的是什麼班,我帶的高二三班,連海市高中現在什麼水平,就這麼幾個人,你扶靜什麼都在當學生會主席,她能當嗎?當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嗎?
劇本的瑕疵很多。末秋既然是扶靜想象出的自我,那便不該被黎乾觀測到,但不但黎乾可以觀測到末秋,在遊戲中還提到“只有你(寒川)無法分辨我(末秋)跟扶靜的區別”,那麼它的逆否命題便是“周圍所有人都可以分辨出末秋與扶靜的區別”,但因為“區別”是“末秋與扶靜其實是一個人”,那麼第三方觀測者對女主在態度、言語與行為上應該是始終如一的,那麼為什麼在第二天裡黎乾對女主的稱呼是“末秋”,而在後續逼問寒川時對女主的稱呼是“扶靜”。在遊戲中由於扶靜與黎乾沒有對手戲,我無法得知黎乾對扶靜的態度,但從黎乾對末秋的態度與陶蓉對扶靜的態度可以明顯看出衝突矛盾,當這三人在同一空間中時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從真結局通關後的後日談可以瞭解到,扶靜表示自己並沒有人格分裂症,在虛數之海中末秋對寒川表示自己就是人格分裂症,二者的衝突意味著在虛數之海就是寒川的夢境,在這段劇情中的末秋時寒川的臆想而非真正的扶靜,但扶靜並無法干涉寒川的夢境,哪怕是觀測都無法做到,在白狼把寒川推下樓之前扶靜僅僅說過“我在意識不清醒時會扮演末秋”,這意味著扶靜並沒有在本篇劇情中向寒川說過自己是人格分裂,那後日談的劇本邏輯就不復存在了。
加之三秒換裝,連瞳色跟髮色都換了這種扯淡的認知障礙,想要解決上述問題賦予合理邏輯就只能認為“末秋從頭至尾都是寒川的臆想”,當然這樣使推理作品出現幻覺會顯得不嚴謹,更別提會引發更大的邏輯漏洞,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雖然不確定編劇對於雙子的設計是從哪借鑑來的,但這種設計還是謹慎落筆吧。
在寒川與扶靜的第二次談話中,扶靜遵循妹妹的意願實施了安樂死,但扶靜在日後始終生活在愧疚中,所有扶靜把白狼的理念“給所有生活落魄沒有希望的人一個救贖的方式”作為生存支柱,但從陶蓉線的錄像可以得知,武曉並不願意尋死,是白狼強行奪去了她的生命,這明顯違背了自願原則,同時扶靜對這些行為是瞭解的,甚至是幫兇,可她既沒有質疑也沒有動搖,這明顯是會使得扶靜更愧疚的行為,我不明白為什麼會設計出這段劇情。
關於國產Gal喜歡勸妓從良的套路式劇情我已經看麻了,正常人欠一百萬:能到這個數額都是地方黑貸,潤其他城市就行,狗都不還這錢,好好打工好好學習重新開始人生。Gal女主欠一百萬:父母雙亡揹負貸款,欸我就是要下海還錢,就是玩兒。
對於陶蓉的人物設計,詳見我上一篇《GalGame鑑賞:月姬Remake》中有關諾耶爾人物設計的評價,命運多舛+壓抑本性+教師人設,套路是一樣的。
GalGame鑑賞:月姬Remake——無畏少年的英勇悲歌
劇本設計相當噁心,如果不摻和哲學對我而言還只是無聊而已,生死觀這類東西我還可以理解,畢竟是各人想法,有差異很正常。但關於“嬰兒為什麼出生會哭”這段,你選了個“嬰兒出生後發現自身的弱小與心理層面建設的全知全能之間的落差”我真的沒繃住,看了眼日曆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吧,我還以為自己回到中世紀接受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了。哲學也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上扯淡,是不是這塊沒基本法有些人就肆無忌憚了,所以說文青病得治啊。
至於這個生死本能、弗洛伊德,我確實不懂哲學,而且我一直對哲學有著“這垃圾專業除了調劑真的有人願意考嗎?”的偏見,就劇本對哲學思想的探討依我看也就是個百度百科+知乎專欄的互聯網資訊整合水平,高深不到哪去,估計編劇也不是學哲學的,不過既然這樣那我跟編劇處於同一水平,畢竟都經歷過學生時期。
少數中學生與大學生會同時有著“我什麼都做不到”“我什麼都放不下”“我是懂哥”的心態,這就是這部劇本對生死觀探討的核心內容,是不是很可笑?
因為我是學生,所以我無法改變現狀,因為我是學生,所以人際關係單一、處事思維單一,進而無法對任一事件釋懷,因為我是學生,所以世界觀不成熟、信息繭房完善,進而產生對前人、他人的優越感。
這所學校其實只是需要一個心理輔導老師,真正在價值觀上是個成年人的只有黎乾;是個高中生的只有武曉。前者非常成熟,懂得隱忍,有明確且合理的目的作為導向,理性大於感性;後者非常不成熟,目光短淺,但依然為相對光明美好的未來而作改變。其他四人全是心理變態,我讀書那會我們班班長就是學生會主席,人壓力也大,也見她哭過,怎麼就沒扭曲呢。
社會化撫養—
我國對於未成年反社會分子已經有“少管所”與“工讀學校”的社會化撫養場所,但為了預防中二病少年的心理疾病,我個人認為可以針對心理不健康的學生集中管理,開設“少年心理調養所”之類的特殊學校,只有在現實社會對這類極端情況作出應對方案,才能減少我在網絡空間看到電子垃圾的概率。
聲優演出與音樂設計—
一切都是比較而言,當我覺得真人CV很爛的時候,就發現還有更爛的合成CV,當我發現更爛的合成CV時,我就明白合成CV下限高上限底,有的真人CV是無下限的,就寒川CV這個捧讀的語氣,他真的,我哭死,奇想天外贏麻。魔法使之夜沒CV也不影響IP的火爆,配不好真的沒必要硬上。
音樂沒怎麼聽,一週目注意力在劇情上,多周目收集結局時候一直在跳轉選項,聽的最多的應該就是標題界面的「愛之夢」,然而我這段時間已經把這首歌聽吐了,導致昨晚第一次進遊戲我直接PTSD秒退遊戲睡覺了,今天做好心理建設後才開始遊戲,令人感嘆。
美術設計—
8張CG崩了一半,佩服。
這張脖子太長,而且胸長腰上了
這張脖子也太長
這張脖子一樣長
這張還是脖子長
高情商:本作品的主美有著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
剩下四張還行,照例放圖
結語—
寫完發現前半篇還行,後半篇純粹是情緒發洩了,很少這樣對國G開噴,畢竟都混中文互聯網,哪天被製作方看到了跟我對線那我只能光速投降了,可惜還是沒收住,推薦大家多玩幾次素晴日吧。雖說「距離男主自殺還剩七天」犯的錯誤素晴日也犯了,但畢竟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