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詩月琴瑟無:我寫的其他詩詞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27 17:10:38 作者:孔丘仲尼 Language

之前分享了和前任寫的一些詩詞,主要是勉勵、相思和愛情內容的。其他還有一些我自己寫的,主要以勸學、人物為內容。寫成時間從高一到大學不等,說好聽點就是反應風格變化和心路歷程,說難聽了就是良莠不齊。前面的質量差,後面的質量高一些。恰好最近心理上不太順利,按照醫生的意思應該多和人交流反思,二來也本著賽博記錄的目的,發出來隨便看看,因為自己知道這部分寫的不怎麼樣(不像戀愛的時候有靈感),

隨意評價,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前文:給盒U們看看和前任的往來書信


無題

月落引天白,船動逗蓮開。

南柯忽一夢,覺是故人來。

按筆記時間是2017年(高一)所寫,可能是第一篇原創作品。即便是現在看來仍然非常優秀,“引”和“逗”二字凝練傳神,尾句哀而不傷,思而不愁,感情真實不浮誇,全詩凝練簡潔,實在得我心意。其下還有兩句:

“春歸帳暖芙蓉笑,不見伊人湘南迴。”

“滿城煙柳縹緲盡,留戀王孫幾徘徊。”

這兩句明顯傷愁過重,真情不足,和上面形成鮮明對比。


四月廿五遊南原寄唐氏女蓉

戊戌四月,既芒種日,順風和暢,水漲高堤,會餘假,獨遊野地。憶往昔洞庭友人唐氏女蓉,別已期年。友人在時亦與同遊,今無會因,感而作文以牢騷。

風撫雲腳水平堤,洞庭別君往歲昔。

輕煙籠柳花呈嫋,呢喃燕子羨閒逸。

蠶眠桑葉離落落,沙暖鴛鴦語依依。

既此願效掛冠事,悠然歸唱式微吟。

剛剛進入中二時期的產物,唐蓉這個人並不存在,那時候我也沒去過洞庭湖(今年去了遊記還沒寫),在家鄉也沒見過鴛鴦,也不懂到底什麼叫歸隱,通篇而言拼湊感嚴重,甚至還裝模做樣寫了題記。但是每一句單獨摘出來除去頷聯還都不太差,可惜就是沒有真情。讀起來感覺和網上看到的很多作品很相似,為賦新詞強說愁,拼湊詞彙,但畢竟是第一篇,借物慾情的隱晦手法一直延續至今。尾聯的感情這兩天感受越來越深刻,被迴旋鏢打中了屬於是。


詠李冰

櫛風沐雨數十載,為成天府一稔秋。

飛沙魚嘴疏江滯,終伏蛟龍復東遊。

成堤廣利西川蜀,名滿千秋萬戶侯。

謀民不吝身與命,不廢江河萬古流。

不讀書就著急寫文章是這樣的。這篇雖然立意很高,但是無論哪一句都充滿冗餘,甚至尾聯都是借的,頷聯頸聯作為詩眼毫無煉字可言,不如直接說大白話。“謀民”是個自己造的詞,初學者的經典錯誤,造詞自嗨。也是高一寫的。


18年冬雪日寫的幾個單句

“萬里彤雲黯,曼舞飛絮輕。”

“紛紛滿天皆不是,只疑梨花送春來。”

“昨夜風聲花滿枝,喜疑春至覺未時。

流連戲蝶翻飛舞,不見歸燕疏暖翅。”

其實這幾句,尤其七言絕句,已經稍有隨意而做的感覺了,拼湊感不再那麼嚴重,可以看出努力斟酌的痕跡,從單字來說都不多餘,而且此時已經在努力往文章中附和內涵。絕句中沒有一個雪字,滿是春天的意向,主題卻是雪,有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遠了的含義。


學閒憶拉菲功略有感作

學書盡業未有忙,閒憶瓜島舊戰場。

風怒濤惡黯天海,孤艦受圍負殘瘡。

背水死力驚神鬼,維谷寒敵誇戰獒。

烈節殉國輕身命,一片征帆繞平洋。

以二戰中的瓜達爾卡那海戰為主題,回憶了拉菲號的英勇戰功。在這場海戰中拉菲號驅逐艦在受損的情況下捨命攻擊與自己噸位懸殊的小日子的主力艦比睿,使其方向舵受損,為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被稱為“所羅門狂犬”。此篇首聯的起興令我不滿,而頸聯兩句可謂淋漓,不僅上口而且工整,單獨拿出來非常滿意。尾聯下半句也充滿了“一切隨硝煙散去,凱旋而歸”的釋然廣大,算是一個標誌性的作品。也是做於高二冬季,顯然已經有階段性進步。


“明眸彎弓驚畫眉,翻身射落九河星。”

一開始是描寫碧藍航線企業號的,立繪拿著弓箭嘛,後來自己玩怪獵也經常想起這句,單句念起來還是挺帥的,僅限於帥。這個時期一個特點是想什麼詩句總感覺在哪裡讀過,上網一查也沒有類似的,可能已經在內化讀過的作品了。


“書山墨冷霜華重,東堂夢寒誰與共。”

晉武帝時郤詵於東堂殿試得第,後因以為試院的代稱。這裡指學業不順利,心裡也很孤獨,正值青春期末難免有這些想法,非常困擾,化用”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這一句在後面化用了好多次。


如夢令·夜夢

北風黃葉雁瘦,錦衣不耐長晝。

夜來寒衾夢,乍見相思笑容。

尋處,尋處,煞到五更霜重。

高三冬季,夢見心上人了。此篇全文皆似流水一般流暢而出,沒有感到任何創作瓶頸,甚至當晚醒來詩就已經做好了,這才是我所追求的真正的感情,完全不需要思考,感而立就。詩文本身描述白天思念女生,寒冷的北風變得更加刺骨。夜裡終於夢見心心念唸的笑容,再想去找已經不見,披衣坐起直到五更霜重也再沒遇見心上人。多麼懷念那時候的青澀單純,現在也很久都不曾有那樣美好的夢,眼裡也見不到那樣美好的人。從這一首開始,包括上個帖子裡的《踏莎行》也作於同一時期,個人風格已經完全形成,水平也上了新的臺階。


無題

一紀倚寒窗,未舍夢東堂。

書山狹徑遠,學海迷舟茫。

滿堂熙攘眾,孤獨心野曠。

書劍兩未成,徒舉伯魚觴。

故事背景是高三學習壓力最大的時候,考試失利讓我對未來感到迷惘,身邊沒有理解的朋友,卻有很多緋聞(就是和上面夢見的女生)。所以首聯一紀十二年投心學業卻不得志,頸聯只覺得滿教室的人皆為烏合之眾。尾聯不僅”書劍“說自己學文化課也沒學會,奧賽也沒考好,也借”伯魚“暗示自己緋聞,懷才不遇,有志難酬(詳見第五伯魚三娶孤女的典故)。此時已經學會完整的行文邏輯,前後文在感情上有順承和變化,不再僵硬拼湊,且愛用典故和意象的特點已經形成。當然並非沒有缺點,現在看還是挺羞恥的,畢竟當時並不是真正的書劍兩未成,也不是真正的迷惘,只是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看法罷了。


勉志

一紀寒窗茹苦辛,未舍東堂赤子心。

麻草肯持不屈節,燕雀難墜青雲志。

武帝不傷赤壁敗,諸葛上方尚有失。

初心能得始終守,需效王子褒禪事。

緊接在上面那一首,很快就寫了這首,送給心怡的女生勉勵她的。首聯化用無疑,頷聯麻草到底有沒有節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只聽過“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說法。武帝就是曹操,王子指王安石,所作《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借用其內涵。此篇雖然立意正直,但是還是充滿湊合,並沒有很順暢的情感邏輯,上來就是勸勉,很生硬。自己看來顯然是不如上一篇鮮活。最後那個女生考的也不好,去了一個我都叫不上名字的學校。


夜雨

千千思縷染燈黃,一夜淅瀝響前堂。

攬衣推窗怨宿客,無故漣漪起心房。

千萬愁緒染黃了夜雨中的燈光,淅淅瀝瀝響了一夜,穿上衣服責怪這位吵鬧的客人(即夜雨),為什麼無辜引起我心中的漣漪。作於2020年初,高三在家的時候,當時心中正處在思緒紛亂的時候,懵懂的感情、迷惘的學業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好像朦朧的夜雨一樣連綿不絕,牽扯不清楚。前兩句現在看來還挺溫馨,後兩句則充滿怨氣,又帶著無奈。總體來說是一篇不錯的作品。


無題

向古人間流疫多,神州萬戶盡門闔。

聞聲雷火風雲聚,一應八方起連德。

漢河濤濤揚子泣,鄂都遙遙楚天闊。

自留山海寄魂靈,他日水門唱旋歌!

2020年4月4日做,這個特殊的日期足以解釋詩的內涵。雷火即雷神山和火神山,“連德”係指伍連德,清末關外鼠疫抗擊第一功臣。打那以後彷彿一切都變了,好像做夢一樣,後來的事情越來越沒有實感。此詩屬於我比較得意的作品之一,立意、意像、典故俱有,從起興到結尾每一句都緊扣主題,借古起興毫不突兀,結尾充滿希望,每一句在廣大的立意上飽含雄渾闊大之感,每一句在時間空間上都充滿十分的豪情,無愧借鑑了偉人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悼袁院士

天地無光九州慟,山河共哀日月陰。

嶽麓震撼天宿降,湘水湧淚大星隕。

心念一稔滿倉谷,身影后稷與神農。

願成稻下粱穗夢,何必千秋萬歲名!

2020.5.21所作,內涵不必多說,人民的英雄,何必千秋萬歲。此篇與之前《詠李冰》相比情感更為飽滿真摯,有很大的進步。


六州歌頭

猶憶往年,青襟志氣雄。義忠勇,捫飛虹,俘蒼龍,夢虎熊。眼目無際窮。輕車縱,逐長風,曹李誦,蔑三公,笑儒孔。孟津點額,談舌諷東宮。問鼎何重。散千金盡去,九千星辰聳,嘯鳴海空,天河動。

忽焉黃梁,藍橋斷,紅絲亂,痴夢終。山海盟,心血痛,落塵叢,燕雀同。書劍都無用,念奇功。庸俗眾。臆填胸,悲白翁,唾虛榮。青山路遠,翰林豈網籠?往篇戲文,統六朝山河,豪傑皆土中。今朝日紅。

2022.9.27所作,其時剛進入大三,逐漸從失戀的陰影走出來,學業也有所起色。全文仿照賀鑄的《六州歌頭》,上闋寫大一入學多麼快樂,充滿豪情。下闋“紅絲亂”即指情感受挫,山盟海誓指上篇帖子《鵲橋仙》中的“山盟石軟,海誓水淺”,同時學業的不順利讓自己覺得“書劍都無用”,儼然“庸俗眾”,最後釋然,翰林豈是網籠?過往的山河皇帝都化作塵埃,今天的太陽不是一樣升起嗎。從詞的角度看拋卻了個人之前的婉約纏綿,是一次大膽的突破。


天淨沙·春曉

遠山紅鏽金砂,鵝黃楊柳未芽,草色點地先發。

燕雀無暇,青絲不待白髮。

2023年春作,對於春日的美好光景,勸誘珍惜光陰。缺點是短小,情感還未抒發盡就戛然而止。


採桑子·攀高

春光又照山河暖,昨秋草黃,暗斂嫩芳,料峭東風桃李香。

梧桐未榮燕成雙,叮嚀婉轉,輕攪柔腸,攀高方知綠芽長。

在山上爬樹的時候寫的。去年秋天的黃草地裡暗藏嫩綠,東風正料峭時桃李花開,梧桐樹(就是我爬的樹)還沒繁榮,燕燕成雙,讓形單影隻的我無比羨慕,最後不知為什麼就說了一句“攀高方知綠芽長”。現在想來此時可能是我鬱郁情緒的開端吧,心中無比的孤獨詩中並無體現,最難受就是這樣愁卻說不出。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鬱郁了一定要說出來,不然問題不會好轉。


無題

瓊漿仙液貴幾何?金露原自鐵翁生。

巡迴往去萬萬轉,冰火百鍊點滴濃。

彈指籌策Aspen,萬頃廠房鏡奩收。

最愛喜自眉梢上,也無警報也無紅。

化工設計競賽期間所做,被Aspen debug逼得精神狀態堪憂。不過首聯還是很有詠物詩的古意,頷聯也不錯吧。


無題

今日一行不盼回,何必再擔身上累。

三十三天離恨去,忘卻人間一口碑。

前幾天寫的,中間約一年忙著做這做那,遊山玩水,無心寫作,或許也是好事。這篇是半夜實在睡不著,四點多起來在樓道里晃悠,坐在大廳沉吟,想起聽的說書《濟公傳》裡濟公飛離三十三重離恨天的片段,十分想要捨棄肉身巡天而去,自然而然吟出了此詩,或許是離自我了結最近的一次。這之前幾個星期心理老師建議我去看心理醫生,但因為要寫畢設一直都沒去。本以為自己不會選擇走極端,但那天凌晨實在是控制不住,要是宿舍大門沒鎖可能真的就出事了。後來老師說這詩雖然瀟灑,但是我心中還有人間的一口墓碑,說明還沒有完全超脫,簡而言之就是修行不夠。

在這件事之前我其實一直在唸叨另一句自作的詞:

“三十三天真心在,何必金身坐靈臺。”

若是修行足夠,本身就是菩提樹,何必有神佛之名?可我始終做不到,所以才求解脫。到現在我也沒有完全想明白這件事情。


回頭再看這些詩詞,有的覺得當時中二,真是羞恥;有的感覺放在現在比當時更貼切,成了迴旋鏢;有的還是那麼令我得意,有的看完又覺得鬱郁。真希望自己能快點想明白。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