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無數的《潛水員戴夫》背後,埋藏著一位潛水員的悽美故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6-30 00:19:47 作者:NJBK Language

最近有一款獨立遊戲,收穫了不少玩家的好評。
它是個韓國遊戲,而你印象裡的韓國遊戲是不是還是這樣的?
1 / 2
確實嗷,這款遊戲和上面的這些作品都出自NEXON,不過它是由NEXON旗下的工作室 MINTROCKET 開發的,而它,長這樣:

一款像素風格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定義類型的遊戲,請跟著我往下看!
《戴夫潛水員》的玩法就如它的名字一樣,玩家要扮演的是一位胖胖的潛水員,戴夫。

他要和他的黑人好友班喬一起經營一家海上壽司店。
這個呢,就是這款遊戲最基本核心的玩法了。白天,戴夫要去海里潛水,探索海洋,撿撿貝殼,順帶捕點魚。

晚上就拿捉到的魚給班喬開店用,自己在店裡幫忙端茶送飯打打工。

別問為什麼,問就是設定。戴夫每天潛水的這個藍洞裡因為奇特的洋流匯聚了各個海域裡的各種魚類,過於奇特。
咱的班喬也不是啥平凡的廚子,他總能嘗試做出各種奇妙的壽司來。
看著很黑暗,實際上吃了...

就會變成《食神》裡吃了黯然銷魂飯的樣子。
當然,豐富的魚類不光帶來了美味,對潛水員戴夫而言,隨之而來的還有危險。
扳機魚、毒水母,甚至還有深海的魚類等等等等,總之所有的一切都和潛水員在現實中做得幾乎一樣,你得關注自己的氧氣,考慮深度帶來的壓力改變導致的耗氧增加。
作為潛水員,你可以在這款《戴夫潛水員》裡感受到各種“下海”時候的樂趣,對一切滿是好奇,對探索充滿動力。
但,要是你認為這款遊戲只有這些內容,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潛水和開餐館的過程中,戴夫和班喬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提供裝備的技術宅,

有的是做研究的學生,還有奇怪的環保主義者。當然別忘了咱們的廚子班喬本身也是個大牛人。
隨著流程的推進,遊戲會講述這些人的種種故事,與此對應的還有非常精美的動畫演出,我相信遊戲過後,每一位角色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班喬,他在決定來海邊開壽司店之前,竟然是頂級酒店的大廚......
而隨著人物的豐滿,與之一起被填充的還有更加雜糅的玩法。《戴夫潛水員》最初是作為一款手機遊戲被研發的,所以它也像當前的手遊一樣加進了很多系統,最基本的海洋魚類圖鑑收集、需要等待的養殖、種地系統,甚至還有音遊環節。
遊戲的每一個章節都會伴隨著新內容加進來,游完它的體驗就像在吃一盤不斷加料的海鮮炒飯。
別急,還有更驚喜的,遊戲的劇情在進行到第三章節後直接來了個超展開,誰知道深邃的海底到底還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好了,關於《戴夫潛水員》的玩法介紹差不多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我們的文章還沒結束。我們得再較真一次。
為什麼,為什麼這裡要有一個什麼魚兒都在的藍洞?
沒錯,其實,《戴夫潛水員》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加美麗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叫戴夫。這,才是我們今天真正要講的故事。
戴夫·肖,1954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卡坦寧。和很多的潛水員一樣,生命的前30年裡,戴夫都和潛水沒有緣分,甚至他還有著一份與海洋“相距最遠”的工作——民航飛行員。
然而原本和水沒有交集的生活卻因為一次休假有了改變。某次,戴夫帶著自己的兒子史蒂文出去旅遊,期間兒子向他安利了水肺潛水,只一次,戴夫就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並且他發現自己對潛水可能不止是“喜歡”這麼簡單。
於是乎,戴夫狂熱地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潛水,不斷嘗試各式各樣的潛水方式,終於在某次菲律賓的船潛過後,戴夫意識到,也許只有洞潛,才是滿足他探索欲的終於挑戰。
當然,各位也都知道,洞潛相比起咱們通常在開放水域的休閒潛水來,要危險個千倍百倍。因此戴夫也開始朝著技術潛水的方向精進自己的潛水技巧,並且不斷更新自己的潛水設備。

對戴夫而言,潛水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是最吸引他的點,所以很快,不斷刷新洞潛的深度目標也成為了他獲得成就感的一大目標。為了去到沒去過的地方,為了看到沒見過的風景,戴夫一直向下,一直向下,甚至打破了設備潛水的最大下潛深度。
以上的這些自我介紹內容,你都可以在Deepcave這個網站上讀到。真的,戴夫喜歡洞潛到專門為他建了一個網站。
“警告,在網頁設計方面我還是太菜了,目前我也沒有時間和計劃來改進它。不過將來(很快),我就會花錢請專業的人來的,到時候網頁就會變得值得一看了!”
這段由戴夫親自寫下的註釋現在仍然掛在網站上,可,戴夫也不會再來更新它了......
讓我們再次把時間倒回到2004年。
南非的北開普省,這裡有著以深度聞名於世界的淡水洞穴 Bushman's Cave,戴夫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挑戰自己的聖地。
作為向深度進發的運動,洞潛是最危險的潛水方式之一,Bushman's Cave 這裡也不例外,它曾奪走過無數潛水員的生命,稍稍的失誤就有可能讓自己葬身水底。
所以就在這風景秀麗的洞邊,還掛著一塊有點違和的名牌,上面記錄著一位名叫迪恩的男孩的生日,和他殞命於此處的日子。

原本他也只是來這裡潛水遊玩,迪恩的父母也覺得有朋友陪著不會有危險,沒曾想他們還是低估了洞穴的可怕。男孩迪恩永遠沉睡在了洞底,甚至最後連屍骨都沒人能找到。
迪恩的父母自然想把他們的寶貝孩子給帶回水面上,但這麼深的洞穴,他們找來的救援隊也無可奈何。於是老倆口只好在洞口做了這麼一塊牌子,當作對孩子的永久紀念。
直到十年之後,戴夫的到來。
2004年的10月,戴夫來到 Bushman's Cave 挑戰自己的深潛記錄,當然他成功了,不過更讓他意外的是,在洞內深度272米的地方,戴夫見到了十年前迷失在這裡的迪恩。他的肉身早已腐朽,卡在洞窟的最深處。
於是從回到水面的那一刻起,戴夫就有了一個比“下潛深度”更重要的目標:他要把迪恩帶回來,帶回他父母的身邊。
也許戴夫想起了自己也有個和迪恩一般大的孩子,也許他記起了自己愛上潛水就是自己的孩子帶去的,又也許,他只是覺得這是個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
總之,戴夫決心一定要再次回到兩百七十米深的水下,而這需要非常長期的準備。
咱們都知道,潛水都需要進行減壓。隨著水深的增加,水壓會迅速增大,因此需要的減壓時間也就越長,深度越深,減壓時間會隨之呈指數級上漲。而到了兩百七十米的深度時,戴夫需要的減壓時間達到了可怕的十二小時。
難度還不止於此,本身在這樣的深度下,每一項潛水的操作都需要格外謹慎,現在還要額外帶一個人上來,重量的改變和繁複的步驟都為其增加了無數的危險。為此,戴夫和他的夥伴們花了兩個多月準備,並最終制定了一套看起來可行的方案。

戴夫和他的團隊將分別在不同的深度待命。由戴夫再次返回洞底,把迪恩帶上一起開始上浮,隨後由他最好的夥伴唐接應,戴夫則開始分階段進行停留減壓。之後唐再把迪恩交給更淺處的夥伴,自己進行減壓,重複這個步驟,最終團隊像接力一樣把迪恩帶回。
很顯然,這個方案並沒有降低整體救援的難度,只是把步驟拆分,相對減少了團隊出意外的概率,但對每一個個人,尤其是戴夫來說,風險依舊沒變。
就是這樣,帶著充足的準備和這一份計劃,戴夫再一次回到了 Bushman's Cave 。他還想把這一次下潛的過程給詳細記錄下來,畢竟那個時候用技術手段把這樣一個深度的下潛拍下來還是前所未有的事。

這一天是2005年的1月8日。
這是戴夫的第333次潛水,也是他的最後一次潛水。
事實就是,這樣的一次潛水容不得半點的意外,而戴夫在水下偏偏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原本迪恩屍體如果化為了白骨,他就會像配重一樣,提供負浮力。但迪恩遇難時還身著潛水服,所以他的屍體獲得了一定的保存,這樣一來,他就會提供正浮力,戴夫帶上他可能會產生意外的上浮。於是戴夫只能將迪恩裝在專門的裹屍袋中,但不巧的是,這個袋子上的線纜與照明設備的線纜攪到了一起。
在十米以內的深度,也許有經驗的潛水員可以輕鬆將它解開,但換成是兩百米深的水下,戴夫用盡了他全部的力氣,也沒能掙脫出來......

Bushman's Cave 的可怕對誰來說都一樣,無論你是休閒的新人潛水員,還是剛破世界紀錄的老手。戴夫的這一次的行動算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不光戴夫本人失去了生命,連他的摯友唐也罹患了嚴重的潛水病,落下了後遺症。
但我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行動三天之後,帶著失落與遺憾的隊員們重新回到 Bushman's Cave 回收遺落的設備,就在所有的繩索都被拽出水面的時候,被線纜纏住的戴夫也一併浮出了水面。與他一起的,還有他承諾帶回來的迪恩。
戴夫還是做到了,只不過用他生命的代價。
關於戴夫的這一次洞窟大救援,一部叫做《戴夫再也不回來》(《Dave Not Coming Back》)的紀錄片詳細地記述了整個行動的前因後果,其中還用到了哪些戴夫親自拍攝的視頻素材。而戴夫的故事不僅僅被改編成了電影,還有我們這篇文章安利給你的遊戲《戴夫潛水員》。

但,遊戲終歸是遊戲,戴夫沒法在水底遇到危險時,丟棄身上帶著的東西就平安返回。現實中也不會存在神秘的海底種族,夥伴們總會提供種種幫助。
生命只有一次,現實中我們沒法在“Game Over”之後再從頭開始。我們的每一次潛水,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現在,《潛水員戴夫》就只是創造了一個所有潛水員都夢寐以求的“藍洞”,讓我們所有人都體會到戴夫沉迷於潛水的原因。也讓戴夫有了一個能夠在裡面無限暢遊的天堂。
這裡每天可以潛兩次水,這裡有全世界所有的魚類,這裡的岸邊有無數的夥伴在等待,這裡的深海,總有潛水倉能叫人平安的上浮......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