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AMD Radeon RX 9070 XT 與 RX 9070 一經登場,就廣受好評,追求高性能與高性價比的玩家紛紛傾囊購買,這也讓 AMD Radeon RX 9070 系列成了市面上最暢銷的顯卡,都超越了 RTX 50 系列全部顯卡的銷量總和。
但是嘛,實話實說, 4499 元起的 RX 9070 對於部分玩家來說會有些許糾結。AMD 也看到了這個情況,決定再次推出中國特供型號—— GRE 系列,全新的 9070 GRE 顯卡,它秉承著 GRE 系列的超高性價比,帶著合適的價格與性能,將再一次重新定義“甜品級”。
AMD 官方定義是,RTX 5060Ti 16GB < 9070 GRE < RTX 5070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張顯卡的實際表現到底如何?
☆☆☆☆☆☆☆☆☆☆☆☆☆☆☆☆☆☆☆☆☆☆☆☆☆☆☆☆☆☆☆☆☆☆☆☆☆☆☆
測試整機圖賞
▲ 測試配置為
AMD Ryzen 7 9800X3D
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
瀚鎧 RX 9070 GRE 12G 合金 黑色
金士頓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C28)
九州風神 冰果 360
九州風神 黃金統治者 PQ850G
機箱 安鈦克 FLUX PRO
☆☆☆☆☆☆☆☆☆☆☆☆☆☆☆☆☆☆☆☆☆☆☆☆☆☆☆☆☆☆☆☆☆☆☆☆☆☆☆
理論性能測試
▲ CPU-Z 與 GPU-Z 聯合驗證。CPU 為第二強遊戲 CPU 9800X3D,主板為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 ,顯卡為瀚鎧 RX 9070 GRE 12G 合金 黑色,內存方面上將金士頓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C40 超頻至 C28 使用。
▲ 9070 GRE 的 3Dmark Time Spy 系列性能測試。這張卡理論比 RTX 5060Ti 強,比 RTX 5070 弱些。
▲ 9070 GRE 的 3Dmark 動態實時光線追蹤能力測試,就是 AMD 顯卡的光追能力,比起之前有所提高。
▲ 9070 GRE 的 3Dmark Speed Way 性能測試。這是針對 DX 12.1 的綜合性能測試,性能介於 5060Ti 與 5070 之間。
▲ 9070 GRE 的 3Dmark Steel Nomad DX12 性能測試。這是針對於 DX12 光柵項目的測試。9070 家族的光柵能力都非常不錯,可以作為 2K 分辨率顯卡使用。
▲ 9070 GRE 的 PCmark 10 Extreme 性能測試。總體說來 9070 GRE 的專業生產力非常不錯,可以適應一定程度的專業生產力、AI 應用、遊戲等角度應用場景。
☆☆☆☆☆☆☆☆☆☆☆☆☆☆☆☆☆☆☆☆☆☆☆☆☆☆☆☆☆☆☆☆☆☆☆☆☆☆☆
遊戲性能實測
▲ 《決勝時刻 21 黑色行動 6》,作為首批 0 day 就支持 FSR 4 的遊戲來說,AMD 顯卡在這個遊戲會獲得更加出色的優化支持,9070 GRE 無需超頻就可以超越 RTX 5070,至於 5060Ti,背景板吧。
▲ 《戰錘 40K 星際戰士 2》也是首批 0 day 就支持 FSR 4,不過這個遊戲倒沒有很強的傾向性,9070 GRE 在 1080p 下略輸 RTX 5070,在 2K 分辨率下,反而小超越 RTX 5070。
通過對比,也可以看到 5060Ti ..........真的是背景板,不想說它啥了。
▲ 《無主之地 3》作為一款 DX12 遊戲,比較偏光柵應用場景多,所以 9070 GRE 在這個遊戲上回小幅度領先 RTX 5070。5060Ti 則是“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配被提起”那種樣子....。
▲ 《英雄聯盟》這款遊戲其實 8700G / 8600G 等 APU 都能非常流暢運行,在這個遊戲裡9070 GRE 跟 RTX 5070 互有勝負。而 5060Ti 照樣是墊底,背景板。
不過這個遊戲真的不怎麼讓顯卡運行起來,屬於大家都沒發揮全力。
▲ 《刺客教條 英靈殿》這款遊戲上,9070 GRE 與 RTX 5070 互有勝負,9070 GRE 在 1080P 分辨率上領先,在 2K 分辨率上,RTX 5070 更強些,總體來說 5070 略強一些。9070 GRE 在超頻後對 RTX 5070 實現了超越。
▲ 《生化危機 四》RE4 實測,這款遊戲比較有趣,9070 GRE 與 RTX 5070 兩者的遊戲流暢度相近,,都是 9070 GRE 略微領先些。至於 9070 GRE 與 5060Ti 的流暢度對比,比較符合預期。
▲ 《彩虹六號 圍攻》性能實測,這款遊戲裡,9070 GRE 對比 RTX 5070 落後 18~24% 左右的流暢度,甚至在 1080P 分辨率上的表現還不如 5060Ti,這可能是驅動優化不到位,等後續驅動優化到位再看看。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黑神話 悟空》benchmark 實測,黑猴的特效還是十分給力的,影視級特效是光柵更多應用的場景,情況就跟之前的 COD 21 測試結果十分相近,在純光柵場景下,9070 系列會更有優勢。
▲ 《CS 2》遊戲實測,9070 GRE 整體落後於 RTX 5070 ,隨著分辨率的拉昇,落後幅度在擴大。而且 9070 GRE 的遊戲表現還不如 5060Ti ,有很大可能是驅動問題。期待後續驅動優化完畢後,9070 GRE 真實的性能展現。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刺客教條 幻景》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在這個遊戲中的性能跟 RTX 5070 十分接近,9070 GRE 略微領先一點,兩者幾乎差不多性能表現。
▲ 《無畏契約》遊戲實測,9070 GRE 在這個遊戲中的性能跟 RTX 5070 十分接近,兩者互有勝負,9070 GRE 超頻後,對 RTX 5070 的性能實現了超越。
▲ 《DOTA 2》錄像播放對比,9070 GRE 整體落後於 RTX 5070 ,隨著分辨率的拉昇,落後幅度在擴大。而且 9070 GRE 的遊戲表現還不如 5060Ti ,有可能是驅動優化的問題,期待後續驅動優化完畢後,9070 GRE 真實的性能展現。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極速競技 地平線 5》benchmark 遊戲性能實測,9070 GRE 整體略領先 RTX 5070,畢竟《極速競技 地平線 5》也是光柵應用比較多。
▲ 《魔物獵人 荒野》benchmark 性能實測。在純光柵應用場景裡 9070 GRE 跟 RX 9070 家族一樣,表現會非常出色,9070 GRE 在可感知的幅度下領先 RTX 5070,至於 5060Ti ,提都不想提了.....
▲ 《古墓奇兵 10 暗影》benchmark 性能實測。9070 GRE 綜合落後 RTX 5070 20% 左右,領先 5060Ti 的幅度為 8~14% 。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FarCry 6》極地戰嚎 6 這種純光柵應用場景下,9070 GRE 的表現會很不錯,性能略微超越 RTX 5070,至於 RTX 5060 Ti,那就是較大幅度領先了。
▲ 《荒野大鏢客 2 救贖》benchmark 實測,純光柵的場景下,9070 GRE 的表現會更加出色,甚至於領先 RTX 5070 挺大幅度。
▲ 《賽博龐克 2077》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對比 RTX 5070 落後 7~8% 左右的流暢度,領先 RTX 5060Ti 26~44% 的流暢度。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塵埃 5》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對比 RTX 5070 落後 8~11% 左右的流暢度,領先 RTX 5060Ti 25~30% 的流暢度。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銀河破裂者》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對比 RTX 5070 落後 8~11% 左右的流暢度,領先 RTX 5060Ti 25~30% 的流暢度。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神之隕落》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對比 RTX 5070 落後 16~21% 左右的流暢度,領先 RTX 5060Ti 11~16% 的流暢度。9070 GRE 超頻可以縮小與 RTX 5070 的差距。
☆☆☆☆☆☆☆☆☆☆☆☆☆☆☆☆☆☆☆☆☆☆☆☆☆☆☆☆☆☆☆☆☆☆☆☆☆☆☆
顯卡滿載實測
▲ 顯卡 Furmark 滿載測試,測的顯卡的最高溫度為 58 ℃,還是十分低溫。9070 GRE 跟 9070 / 9070 XT 很像,都是核心發熱控制得非常出色。也進一步更改了顯存散熱問題。
☆☆☆☆☆☆☆☆☆☆☆☆☆☆☆☆☆☆☆☆☆☆☆☆☆☆☆☆☆☆☆☆☆☆☆☆☆☆☆
總結
AMD Radeon RX 9070 GRE 這張顯卡跟之前的 GRE 家族一樣,是針對中國的特**品,目標主要是 2K 分辨率的用戶,它的遊戲雖然比RTX 5070有5%左右的落後,但實際體驗差距並不大,通過簡單的超頻,RX 9070 GRE的遊戲性能完全可以達到RTX 5070的水平,再加上他比RTX 5070便宜500塊,性價比確實不錯,在選購顯卡時值得考慮。
而相比RTX 5060 Ti ,RX 9070 GRE綜合性能領先卻高達25%~30%,所以說如果您想要購買 5060Ti 16G,那麼我更推薦您購買 9070 GRE,後者能提供比它強太多的遊戲性能,售價卻只貴了300塊錢。。
9070 GRE 延續著 RX 9070 / 9070 XT 的 GPU 滿載溫度較低的特點,並對 9070 系列的顯存溫度過高的情況做了改進。
9070 GRE 京東首發價格算上返的 100 E卡實際到手 4099 元。最近 DeepSeek 火熱,會造成後續顯卡的價格比首發價格高的特點,如果您有意向,不妨儘早搶首發哈。
☆☆☆☆☆☆☆☆☆☆☆☆☆☆☆☆☆☆☆☆☆☆☆☆☆☆☆☆☆☆☆☆☆☆☆☆☆☆☆
流光溢彩
▲ 整體非常炫彩,而且十分合適的 ARGB 其實會更美觀!
▲ 核心區的 ARGB ,可以更看清產品的 ARGB。
☆☆☆☆☆☆☆☆☆☆☆☆☆☆☆☆☆☆☆☆☆☆☆☆☆☆☆☆☆☆☆☆☆☆☆☆☆☆☆
電源 九州風神黃金統治者 PQ850G
▲ 電源採用高性價比的雙認證電源——九州風神黃金統治者 PQ850G。這款電源通過了 80PLUS 金牌認證以及 Cybenetics 白金牌認證,這款電源支持全新的 ATX 3.1 規範,可以完美支持 RTX 5080 以及 AMD 9070 XT 等高端顯卡。
電源享受十年超長質保!
▲ 包裝盒背面可以視作非常簡約的說明書,可以看到在 AC230V 典型負載 (50%) 下,轉換效率超過90%,產品節能更省電。
▲ 電源的尺寸為 14cm 短機身設計,這也讓電源擁有極為出色的兼容性,甚至在部分 ITX 機箱上也可以適配。
▲ 電源選用 120mm 原廠真 FDB 軸承風扇,風扇的壽命更持久。風扇支持 PWM 溫控調節,滿載狀態下噪音更低。電源採用高品質耐高溫高規格日系主電容,可以保證主機在高負載下仍擁有出色的掉電保持時間。
▲ 電源的兩個側面都有九州風神的 LOGO,這讓用戶無論怎麼安裝電源,都可以清晰展示出產品的 LOGO!
▲ 電源的模組線接線口端。可以看到電源提供有 PCIe 8pin 與 ATX 3.1 規範的 12V-2x6 兩種顯卡外接供電口,這也讓本次測試在切換顯卡時變得更加輕鬆。
12V-2x6 接口採用了獨特的九州風神綠色標識,十分醒目。其他接口都有防呆防插錯設計,新手也可以輕鬆上手。
▲ AC 電源的接入端,可以清晰看到產品的用料。電源採用主流主動式 PFC + 半橋 SRC LLC + DC to DC 穩定架構,為整機提供穩定的電壓輸出調節能力。
電源在海拔 5000m 以下可以穩定運行,已經完美適配絕大部分地區。
▲ 電源的背部有銘牌貼紙。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 +12V 的最大功率輸出 840W。電源通過了 80PLUS 白金牌與 Cybenetics 白金牌認證,並且通過了國家 3C 強制認證。
我更看重它 AC 230V 的轉換效率,在典型負載下,它的轉換效率可以達到 90%。
▲ 電源的標配模組線採用了高端定製主機才使用的壓紋模組線,柔軟易理線,整機顏值更耐看。這些模組線也同樣通過了 3C 強制安全認證。電源提供有 3 * PCIe (6+2)pin 與 12V-2x6 兩種模組線,可以完美適配市售高端顯卡的使用需求。
▲ 改進後的12V-2X6 顯卡供電線,採用優質 105℃ 阻燃線材和 16AWG 銅芯,可為新一代顯卡及擴展卡提供高達 600W 供電。
新的 12V-2X6 接口更安全,供電更穩定。
▲ 說明書、模組線理線夾,螺絲與紮帶,以及國標 220V AC 電源線。
☆☆☆☆☆☆☆☆☆☆☆☆☆☆☆☆☆☆☆☆☆☆☆☆☆☆☆☆☆☆☆☆☆☆☆☆☆☆☆
機箱 安鈦克 FLUX PRO
▲ 機箱採用安鈦克 FLUX PRO 這一款獨特的胡桃木外觀鋼化玻璃側透機箱。這款機箱擁有極為出色的散熱風道,機箱標配 6 把 PWM 散熱風扇,搭配上水冷散熱器或者其他散熱風扇,可以實現立體的散熱效果。
機箱在傳統樣式的基礎上,做了人性化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調整。從而實現整機更為出色散熱與性能輸出。
機箱的兩側蓋板的電源倉部分有散熱孔矩陣的防塵網,可以讓整機更加通透的同時,為整機隔絕灰塵。
▲ 機箱的右側蓋板為鋼材面板,底部的電源倉位置有矩陣散熱孔,為電源倉的進風以及電源的出風處。
底部的矩陣散熱孔可以為電源以及兩把反葉垂直風道風扇提供進風渠道,優化機箱整體散熱,為發熱大戶顯卡提供特別照顧,可以更為適配 RTX 5090D 、RTX 5080、9070XT 等高端顯卡。
▲ 機箱前面板別具一格採用優質胡桃木鑲嵌包邊,很有現代簡約風格。也給冰冷的機箱增添了暖色系!木材經過環保防蟲處理,無異味。正面金屬防塵網也有著藝術化造型,處處吸引著用戶的眼光。
機箱前置三把 140 風扇,搭配上機箱後置的一把 140 風扇,形成出色的水平風道。
▲ 機箱五金架構十分優秀,機箱採用模塊化設計,電源倉側面板跟電源倉頂部蓋板都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分體式水冷用戶打通所有環節,整出心中的夢中情機。
機箱的頂部模塊跟前面板的風扇模塊都是可以拆卸,並且安裝最大 420 水冷散熱器。
機箱電源倉上方標配兩把反葉 12025 軸流風扇,可以跟頂部的水冷散熱器 or 3 * 140 / 120 風扇性能垂直風道。
所以,機箱有著出色的十字風道,給機箱提供出色的散熱環境。
▲ 機箱的背部擁有十分出色的理線系統。此外機箱還有 3 3.5 英寸 HDD 硬盤架 以及 3 2.5 英寸硬盤架,方便用戶做出擴展安裝。機箱支持傳統安裝電源方式與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方式。90° 轉置安裝方式能夠讓電源走線更加便捷、散熱風道更加順暢。
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設計支持最長 180 mm 電源。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朱雀焚天 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