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她是真的有真才实学,还是如网上所猜测的一般与老师一同造假,其实都不那么重要了。这次的事件已经将当下网络环境病入膏肓的现状彻底暴露了出来。
网络媒体为了流量无所不用,网上引战的、造谣的、辱骂的,线下偷拍的、跟踪的、强闯名宅的,现在好像已经成为了常态。与过去相比,现在对名人与公众人物的关注已经变得越来越病态、越来越极端。造神捧神再毁神也已经是惯用手段,每个阶段都是铺天盖地的营销与流量,各个媒体与营销号赚得盆盈钵满,只有关注的群众们被空耗了时间与精力。
媒体的病态化是为了流量,而整个网络环境的恶化则是因为互联网的重要性与存在感不断上升,对于许多人来说网上冲浪的互联网生活越来越重要,甚至远远超过了现实生活,互联网成为了许多人戴上面具后展开的第二人生。而在这里,满足内心对认可与赞同的渴望不似现实生活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只需敲击键盘打出一段字即可。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根本无所谓姜萍又或是任何一个公众人物是如何,他们在网上不断输出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对线赢了=我高对面一头了=我会得到很多认可和赞赏,这就是底层逻辑。
这次姜萍事件为什么说结果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争论的双方都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后路”,我冲浪少,不知道这里用“立体防御机制”是否恰当,他们只是想赢。
支持姜萍的哪怕姜萍决赛成绩不好,也能有如下言论,以及“都是喷子们在姜萍将要参赛时一直不断的辱骂与质疑让她压力过大,心态崩了,所以才发挥失误了”。
而认为姜萍造假的,则更是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姜萍决赛发挥很好,也可以有“央视都报道过了,肯定不会让她做假被发现打自己脸的,肯定早就让她把答案背下来抄上去了”“线上闭卷算什么闭卷,团队在摄像头后面照样给她做”等理由。
不止姜萍事件,前面的各类事件也都一样,其实事件本体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为双方的战斗提供了一个战场。媒体不在意事件本身如何,找到流量爆点或是断章取义或是夸大其词,总之只要蹭到流量就是胜利;网民无限外扩战场,姜萍事件网友的争论中心早已到了学历上,而像胖猫事件,其实也只是男女对立的热点战区之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