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熾焰天穹/緋染天空/紅燒天堂/heaven burns red/ヘブンバーンズレッド/ヘブバン 是一(?)款key社與Wright Flight Studios共同開發的手機遊戲,目前國服代理已由bilibili拿下,即將上線。
這款遊戲可以稱之為一款“屬於麻枝準”的遊戲。
麻子可以在作為遊戲主要部分的劇情中,完全不受篇幅限制地揮灑文(病)字(情)。
遊戲還為麻枝準專門開闢了大量用來打棒球的空間,包括各種不正經的角色交流劇情和平行時空都能拿出來寫著玩的活動劇情。麻枝準的整活領域也從棒球順利拓展到了網球排球將棋麻將滑板機車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這款遊戲能讓麻子快樂寫歌,以每月一首新歌的速度,圓麻枝準的音樂夢想。
這次我們來看看國際服在2024年5月推出的劇情活動《28公尺的永恆》。
在本遊戲中,劇情活動通常以一名或一隊角色作為主角(玩家操作角色),講述她們在主線中未被揭露的過去,或者講述在她們身上發生的奇妙碰撞。這期活動的主角是來自30G部隊穩重可靠(?)的前輩桐生美也。
麻枝準在2024年年初接受Fami通採訪時,面對記者“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喜歡上哪名角色?”的提問時,麻枝準給出的回答正是桐生美也。遊戲進行週年人氣投票時,麻枝準還曾親自下場為美也拉票。
那麼,麻枝準本人鍾愛的角色,會在故事中有怎樣的精彩表現呢?
這個女人叫小美(CV 大西亞玖璃),她的暗戀對象正在樓上與別的女人……
她精彩地整活了,為一則本以為是經典麻枝準式包餃子的親情故事,拋出了一個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的結局。
這期活動劇情完成度很高,卻有著幾個極為詭異的地方:
為什麼劇本竟然在鋪墊了幾個小時後,卻沒有進入麻枝準最擅長的煽情路線,而是玩了一個讓人看不懂的謎語?
為什麼這期講述桐生美也過往回憶的劇情,卻把大部分篇幅留給了毫不相干的茅森月歌?
為什麼這期劇情中,桐生美也一直在被推著走,看起來完全不像故事的主角,甚至就連打怪的劇情裡都是31A身後的高級觀眾?二次元手遊的個人活動劇情,難道不是以推銷卡池角色為最終目的,難道不應該讓桐生美也在劇情中徹底閃光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為了摸清這些違和感背後的真相,我冷靜分析,大膽猜測,得到了一個……暴論:
這期活動劇情表面上講的是桐生美也的過去,但它真正的主角是茅森月歌。
它是關於She is Legend為何成立,關於麻枝準為何創作這部遊戲劇本的故事。
劇透警告:雖然劇情活動與主線關聯較小,但這部活動劇情中包含一些主線第三章結局的暗示和明示,在意劇透的觀眾可以先暫停一下,花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去看完主線前三章。
劇情梗概:這個女人叫小美……
首先來簡單回顧一下劇情,已經看過活動劇情的大家,可以跳過這一節。
在序章,桐生美也回憶起和她的妹妹一起練習弓道的事情,和妹妹對她“能一輩子跟你練弓嗎“的依戀。(2分鐘)
在第一天早上,練習中的美也被白河搭話,於是美也教白河射箭。靠譜的前輩展現出超級不會教人的難繃一面。(6-10分鐘)
接下來,司令官交代了作戰任務,美也將會和31A一起行動。在與31A一起會合,一起吃早餐時,在一場美也與yuina前輩誰更好看的下頭投票後,31A眾人突然開始了一場“無關緊要但令人在意的臺詞”大賽。(8分鐘)
完全跟不上31A胡鬧節奏的美也就這麼一路從餐廳到飛機到戰場,直到晚飯時間結束。31A今天的任務,以及他們“無關緊要但令人在意的臺詞大賽”第一輪終於告一段落。
美也在這場尷尬度爆表的麻枝準冷笑話大賞中幾乎連一句話都沒有插上,戲份少到不自然。(25-35分鐘)
隨後插入的是She is Legend的live。選曲不是這期活動的新曲,而是《春眠旅團》,She is Legend第二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
這首歌曲就像是對紅燒天堂開服兩年以來的一場總結。“將我帶到你眼底無限的宇宙中吧。”這篇歌詞並不專屬於桐生美也,而更像是屬於全體玩家。(5分鐘)
到了晚上,一直作為觀眾的美也被月歌隊長留下來唐突告白,撩一把就跑。徒留下桐生美也滿心悸動,後勁強到睡不著。(7分鐘)
燈兔名場面增加了
第一天結束時插入了一段小小的間章,是美也與妹妹玩仙女棒煙花的回憶。
玩家玩到這裡,差不多已經快忘了妹妹的存在吧。這段強行插入的回憶,繼續不明不白地預告著後續的姐妹劇情。(4分鐘)
第二天的行動居然以美也的吐槽開始。這是美也開始融入31A的信號,也是昨夜被撩了一下的悸動的後遺症。
第二天的“臺詞大賽”對美也來說也變得熱鬧了起來,美也變得開始主動了解31A,也向31A輕描淡寫地講了一些自己的過去,與自己內心的糾結。(35-45分鐘)
晚上的悸動時間,月哥的撩妹技術依舊高超。
回到宿舍,在一段悸動溢出屏幕的美也平行世界選項之後,再次後勁強到睡不著的美也獨自一人坐在天台上對月歌起了☆欲。第二天,結束。(5-15分鐘)
第三天,劇情也終於迎來了節奏的加快。在簡短的打情罵俏之後,美也回憶起她的過去,對父親、對弓道帶給她的各種束縛的想要反抗卻沒能反抗的遺憾。(15-25分鐘)
戰鬥中,主角團救下了一名神神叨叨的顛婆伊藤。美也按照軍規將她交給了軍方。(10分鐘)
美也在與一般民眾的交流引出了桐生美也內心的矛盾。
高高在上的人制定了規則,而執行這些規則在她的生活中產生了矛盾。在熾天使部隊如此,在過去將她與妹妹分開的弓道審查會上也是如此。桐生美也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認同過這種矛盾,卻身不由己地執行著規則,成為了矛盾中的齒輪。
美也突然意識到:避難所中民眾的狀況不對勁。
月歌聽到這一情報後,月歌的衝動反而讓美也冷靜下來,也把劇情轉回到了美也和月歌的關係上。(10分鐘)
在一段例行的美也平行世界之後, 美也獨自一人登上天台對月歌起了★欲。第三天,結束。(5-10分鐘)
第四天,司令官命令美也戴上面具進入避難所內調查。
美也與31A速戰速決來到了圓頂避難所,並在戰鬥中表達了對月歌、對31A的信任。(15-20分鐘)
進入避難所的美也扮演著冷漠的任務執行者,很快查明瞭事件真相原來是隻有自己救下的伊藤精神狀況不正常。(10分鐘)
於是美也去找那位伊藤單獨談話,卻發現,伊藤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5分鐘)
幾乎要震驚到昏迷的美也,萌生出了逃避現實,逃回作為世外桃源的基地,逃回白河身邊的念頭。但在她心中浮現的身影,是月歌。(白河:有牛啊!)
月歌的鼓勵讓美也萌生了聽從內心反抗一回的想法。
然而,在軍方監視下,美也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反抗熾天使部隊的規則,只能通過暗示給妹妹一個活下去的希望——告訴妹妹“桐生美也還活著”。
冷靜下來的美也說出了一個提案:和我一起去初次見面的神社看看吧,在那裡有一座弓道場。
美也射出了箭。
妹妹一定能分辨出這弓弦的聲音。
但這姐妹重逢的場面,就連煽情的bgm一起,被美也自己打斷:
“如果我早出生30年的話,一定會和你相處得很融洽吧”
——以上,是無關緊要但令人在意的臺詞大賽,桐生美也剛剛想到的參賽臺詞。(5分鐘)
直到最後5分鐘才進入正題的詭異故事結構
照理說,應該先分析桐生美也的人物刻畫。畢竟人物刻畫才是重中之重。但這次活動劇情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它一反常規的故事結構。反而是桐生美也的人物刻畫在我加的幾個群的水友GN當中只被評價為差強人意。
所以,先來做一點點故事結構的賞析。
全篇劇情可以分為四條故事線:避難所線、月歌線、姐妹線和美也線。
第一條線,是美也與31A聯合執行的保證避難所安全的任務。我將其稱為“避難所線”。
這條線在開頭作為引子,引出了美也與31A的共同行動,隨後劇情的主舞臺被交給了月歌線。
到第三天下午為止,避難所線都沒有取得劇情的任何實質性進展。直到伊藤女士的出現引出了避難所的“邪教危機”,避難所的任務才重回主線。
後來美也接觸到了伊藤的真實身份。這條線就此合併進了姐妹線當中。
第二條線,是美也對31A,尤其對月歌,逐漸瞭解,逐漸靠近,逐漸被感動的故事。我將其稱為“月歌線”。
美也在一開始面對31A時,表現得不知所措,無法融入。第一天的live上,美也只能以觀眾的視角看著她們在臺上演唱。
後來,美也逐漸對月歌產生悸動,逐漸靠近,逐漸被感動、被同化。直到第四天的告白,美也已經對31A投入像對白河一樣的信賴,月歌線也就在此告一段落。
第三條線,是美也彌補自己心中關於妹妹的遺憾的故事。我將其稱為“姐妹線”。
姐妹線雖然是所有線路中最早出場的,但在前三天裡,都只是作為零散、沒有衝突、沒有事件的信息片段插入。
直到故事的最後十分鐘,姐妹線才隨著伊藤自曝身份登上主舞臺。
第四條線,則是貫穿始終的一條暗線,是美也解決自己內心糾結的故事。我將其稱為“美也線”。
在劇情開始,美也就說自己不喜歡弓道,卻每天都在練習著弓道,指導白河時也十分嚴格認真。美也內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著長久以來的自我懷疑。這種擰巴在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讓美也不停懷疑自己執行的任務,自己遵守的規則究竟是否正確。
直到故事最後,美也終於用一場參加31A臺詞大賽的“表演”,用一種超然於現實生活的態度,將這些擰巴拋在了腦後。
四條線在分別開了個頭之後,就將主舞臺交給了月歌線。
這期劇情的故事舞臺在前三天一直屬於月歌線。而在第三天晚上到第四天結局前,避難所線則成為主線。
直到劇情的最後十分鐘,整個舞臺才被突然移交給沉默了整個劇本的姐妹線與美也線。
這兩條本以為更接近表達目的的線路,在前三天始終沒有獲得戲份,直到壓抑了足夠足夠久後完成一波爆炸性的瞬間爆發。
而這個爆發的內容,居然又呼應了在前兩天裡看似絲毫沒有劇情作用,也與面前的事件毫無聯繫的“臺詞大賽”。
這樣直到最後5分鐘才進入正題的結構,如果是高考作文的話,一定能得到不得了的分數罷。
多線性故事與麻枝準純正的“相聲味兒”
紅燒天堂的故事從來不乏多線並行的敘事。
多條故事線並行,它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快速轉移觀眾的注意力,給人一種目不暇接的感受。這種認知感受會在觀眾的大腦中產生兩個結果:
- 第一,觀眾還沒有來得及完全跟上這條故事線的時候,故事就已經切到了下一條線,因此,觀眾沒有時間去仔細思考故事線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怎樣一個邏輯。 所以在多線程的節奏裡,觀眾就更傾向於不對劇情中的細節漏洞那麼斤斤計較。
- 第二,在故事線互相切換的時候,切換過程需要一定的認知成本。 這可以活躍一下觀眾的腦子,保持新鮮感避免無聊。 如果我們手頭有七八個無聊的鏡頭,那就把它們剪成蒙太奇,而且要轉場轉得越突然越好,這樣它看起來就不無聊——至少不會那麼無聊了。
有一個詞形容這種多條線來來回回切換的效果,它叫做“無厘頭“。
要支撐起紅燒天堂超長篇的劇本,麻枝準大量使用了這種多線並行的無厘頭效果。其中的“多線“不一定是故事線,還可以是一些更小更零碎的元素,比如序章的意義不明搖滾樂大叫,比如後面的てへぺりんご,比如這期劇情中的無關緊要但令人在意的臺詞大賽。
這些元素貫穿於劇本當中,無處不在,它們的出現也可以作為一種無厘頭式的轉場,增加趣味性、轉移注意力。
甚至在這期劇情中,本以為只是無厘頭元素之一的臺詞大賽,在最後起到了重要的劇情象徵作用,成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爆點。
這種爆發的方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我仔細想了想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設計……
——這不就是相聲嗎!
傳統相聲名段《八扇屏》裡,有一段經典段落大抵如下。
捧逗二人對對聯,捧哏對的下聯“雨打沙灘萬點坑”對得不工整,落了把柄,被逗哏狠狠數落一通,兩人就在這句下聯上掰扯了半天。
捧哏受不了了,退一步道“您就當我是一渾人,不懂學問,就放過我吧”,然而逗哏接上“渾人”這茬,開始一段大貫口,大講那西楚霸王項羽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最後在烏江前對天長嘆道“悔當初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今日果有此敗,看來我乃——渾人也。
這段大貫口講完,再問捧哏:“你比得了這渾人嗎?”捧哏道比不了,逗哏卻突然峰迴路轉,再次逼問:“那你怎麼對出來‘雨打沙灘萬點坑’?”
“嗐,還沒忘記這茬呢!”
最後唐突跳出來的臺詞大賽,正是一記出其不意的 “還沒忘記這茬呢”。
“世界在變,尋找生活中的智慧和快樂不變!”
我們紅燒天堂的劇情,講究的就是一個說學逗唱。什麼三翻四抖在麻枝準手裡都是基礎操作。
為了讓日常變得有趣,麻枝準使用的技術與我們相聲中所使用的技巧,不說師出同門,那也得是異曲同工。
桐生美也最後的宣言,等於把姐妹重逢的故事一刀切斷,告訴觀眾:這個故事後續怎麼發展已經不重要了。
就像《八扇屏》裡講的那些“渾人””苦人””莽撞人”,它們哪怕再跌宕起伏,也都只是一箇中間過程,在講完之後就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呢?是桐生美也加入臺詞大賽,桐生美也已經從過去的糾結中成長了起來,決定超脫出所有那些曾經困擾自己的問題。
這裡多說一嘴,很多人評論說這期活動很像第四章後篇。我不能同意這個觀點。
它們同樣是多線敘事,但結局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第四章後篇當中,小玉和鴿子的故事,在行軍的中途就完滿結局了;電驢騎士加藤惠裡找回戰鬥理由的故事,在她用超能力手撕了一隻星癌體後就完滿結局了;有紀婆婆的故事,也用了一段單獨的戲份,在女兒兒時的攀爬架前結局了;所以第四章後半最後的所謂大結局,只是惠惠與小玉“成為救世主“這其中一條線的結局而已。
換句話說,第四章後篇沒有真正的大結局,它的故事線是各自分別結局的。
在一個多線性敘事的結構中,由於舞臺的大小有限,觀眾同時同刻能接收的信息量也有限,因此其多個線路的結局,要麼分別依次結局,在時間上錯開;要麼匯流合併至一起,把全部線路都變成“一定是XXX乾的”,將討伐這個最終boss作為所有線路的解藥。
但還有第三種做法,就是這期活動劇情使用的做法:何必每條線都要結局呢?
這期劇情的四條主要故事線,可以說是同時同刻,被美也最後加入臺詞大賽的宣言一刀切斷了。
避難所線,伊藤未來會安全地生活在避難所中,不再被信仰矇蔽雙眼嗎?故事沒有明說。
月歌線,月歌究竟是用怎樣的感情對美也說出那些話的?月歌未被回答的告白是真心的嗎,她們會有後續嗎?故事沒有明說。
姐妹線,最終姐妹相認了嗎?伊藤真的能夠從這場表演中獲得希望嗎?故事沒有明說。
美也線,最終美也有沒有與弓道、與父親和解呢?她會重新拿起弓嗎?故事沒有明說。
這算是一種開放式結局。
開放式結局這個詞聽起來很是濫觴,以至於我們往往會忽略這個詞背後的真正價值。
想要開放的結局,有一個絕對必要但也相當困難的條件,那就是參與這個結局的人物,內心必須已經完成了成長,她的內在旅程必須已經結局。
這種時候,發生在外在的故事才值得去想象,開放式結局才得以成立。
桐生美也的內在旅程,正是通過最後這一句臺詞迎來了完滿。
四條線的精神內核,也都在最後的同時同刻,被這句宣言昇華了。
避難所線,是美也在名為責任的枷鎖中掙扎的故事。最後的宣言,是美也決定戴著責任的枷鎖起舞。
月歌線,是美也獲得活出自我的勇氣的故事。最後的宣言,是美也第一次真正地像月歌一樣順從自己的內心進行反抗。
姐妹線,是美也解決遺憾的故事。最後的宣言,是美也放下遺憾,接受自己作為熾天使隊員,作為月歌的快樂小夥伴的新生活。
美也線,是美也解決存在意義問題的故事。最後的宣言,是美也獲得了足以支撐自己生活的理念。那是來自月歌的一種看似狷狂不羈遊戲人生,卻不僅一點也不耽誤正事,還能讓自己合情合理地自娛自樂的理念。
結尾這一句臺詞,在人物內心的層面上,成為了四條線的共同結局。
這期劇情中,是這場看似無關緊要的臺詞大賽,令人在意地成為了桐生美也人生的救贖。
下頭處男與月歌禪師:麻枝準的非典型心靈救贖
這期活動劇情,乍看下來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它的煽情半途而廢,它的人物塑造遮遮掩掩。
但如果這樣想就解釋得通了:
這並不是一期屬於桐生美也的個人劇情,這是一期屬於玩家的劇情。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開始一段暴論吧:
桐生美也在這部活動劇情中,依附於月歌、圍繞著月歌、注視著月歌的視角,所代表的,其實是屏幕之外的“玩家”。
這期活動的劇情,想要大家走近的並非桐生美也的過去,而是希望玩家跟隨著桐生美也,一步一步走近茅森月歌的內心。
這是一部桐生美也從注視著月歌,到被月歌主動出擊喜歡上月歌,再之後又一步步理解月歌、成為月歌的故事。
桐生美也最後的臺詞大會參賽宣言,是美也理解並接受了月歌的生活方式,加入了追隨月歌腳步的隊伍,讓自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月歌的一句宣言。
而美也做出這句宣言的原因,正是She is Legend為何成立的理由,也是麻枝準為什麼會寫出這個故事的原因。
它是一場桐生美也跟無數玩家一起,在嬉笑打鬧中慢慢慢慢地被月歌改變,被月歌感動的旅程。
也是在這個不講道理的天降末世中,當“我是誰”的問題因為世界不斷向你打來的浪濤而變得越來越難以回答的時候,一場與熾天使部隊所有人一起尋找人生意義的旅途。
後勁強到睡不著。
我們知道,有些人平生最不擅長的就是讓自己快樂。
他們習慣了生活中得不到一切想要的,會失去一切珍貴的,所有努力都是騙局,所有看似觸手可及的都會從指縫間溜走。
他們習慣了低聲下氣,他們習慣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他們習慣了把自己的欲求束縛起來,他們習慣了這種不自由,並且相信這就是身為人類的本職。
他們習慣了這些,以至於在每一個幸福的瞬間,或者在那一瞬間過後的漫長反思裡,他們都會告訴自己:幸福與快樂是假的,美好的事物是假的,它們都轉瞬即逝,它們都註定毀滅。與其在那裡忐忑不安地等待毀滅的降臨,還不如從頭就不要擁有快樂。
因為自己不配。活成這樣的自己,在所有人面前低聲下氣的自己,這麼不自由的自己,怎麼配得上擁有快樂呢?
於是,在這種糾結之中,他們放棄了快樂的權利。
這時,茅森月歌出現了。
即使突然聽說世界末日已經來了,即使突然毫無準備地要去和外面的怪物戰鬥,月歌依然能神經大條地對31A的夥伴們說:我們來組樂隊吧。
為什麼?沒能理解月歌的人一定會問:為什麼?
為什麼要組樂隊,為什麼覺得這群人能組起樂隊,為什麼在這種狀況下還可以組樂隊?
月歌說,沒有為什麼。
大家一起組樂隊而已,沒有為什麼,也不需要有為什麼。就像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一樣。
就像這個世界的存在一樣,就像你自己的存在一樣,沒有為什麼,也不需要有為什麼。
這就是月歌的搖滾精神。
回到這次的故事,桐生美也一遍遍詢問著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不講道理的規則,一遍遍詢問著自己為什麼會活成現在這樣令自己討厭的樣子。
在最初聽到31A的臺詞大賽時,美也也想要問為什麼,為什麼在緊張的戰鬥中31A還能這樣快樂,為什麼在危急的末日裡31A還能這樣隨心所欲,為什麼自己就非得是避難所居民口中冷漠不近人情地執行任務的熾天使隊員?
直到故事的最後,美也終於找到了答案。
不如說,是月歌用她高超的撩妹技術,終於將自己的搖滾精神作為答案,傳遞給了美也。
美也接受了這個答案,做出了最後的宣言:
這個世界上,無論多少苦難,多少危險,多少條條框框的規矩,全都不講道理地堆在自己的人生前面,也絕對不要問自己,為什麼我能在這種狀況下笑得出來,為什麼我可以在這種狀況下做自己想做的任性的事,因為根本沒有為什麼,就像哪些苦難也沒有為什麼一樣,追求自己的幸福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美也參加的不止是“無關緊要但令人在意的臺詞”大賽。美也參加的,是追隨月歌,像31A全員一樣,在這條存在主義的生存之路上昂首前進的行列。
而這條道路恐怕不只屬於美也和月歌。這恐怕是被查出絕症,被醫生斷言時日無多的麻枝準,在病床上找到的往後餘生的答案。
據說麻枝準在住院期間暗戀上了醫院裡已有家室的護士,對她表白,為她寫歌。
以內向、社恐著稱的麻枝準,一被罵立刻關推特的麻枝準,為了愛情也會變成一個像小學生一樣為已婚護士姐姐寫歌的下頭處男。
寫了一輩子愛情故事,卻三十多歲還保持單身的麻枝準,大概比誰都渴望愛情。但僅靠渴望愛情可不足以克服社恐,不然這世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暗戀。
恐怕麻枝準早就已經被月歌禪師開導過:要聽從自己內心,別想太多,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好。
題外話:人物塑造的困難模式
暴論已經講完了。下面是一段題外話。
在一款普通的二次元抽卡遊戲中,活動劇情的主要敘事目的就是補全當期卡池人物的故事,提升角色在玩家心中的認知度與好感度。人物可以說就是這場戲的最終目的。
但不同於絕大多數二次元遊戲,紅燒天堂的人物從一開始就全員登場,這款遊戲的卡池裡完全沒有新角色。因此紅燒天堂的活動劇情和一般意義上的“個人劇情“在評判標準上完全不同。
其他二次元遊戲常見的模式是,卡池裡即將推出一個新角色,所以寫一則個人活動劇情展示與這名角色的相識、相知,展現角色魅力,吸引抽卡。
這種活動劇情有著非常非常固定的套路,就是所謂相遇、相識、相知。它實質上對應的是我們描述一個人物,或者說,撰寫人物設定時會採用的一種結構化方式:即,把對人物的描敘拆分成符號化、一般化和特殊化這三個階段。
公式是這樣的:
- 第一層,相遇,或者叫它“符號”的層次。玩家與這名角色一起被捲入衝突,雙方的身份可以是敵可以是友,在這個階段凸顯出角色的兩三個外在特點標籤,形成一個初步的記憶點。讓人記住是這一層的目的所在。常見的記憶點可以是特殊能力、專長的技能、職業特徵或者胸很大。這一階段通常非常迅速,假設活動要打12個關卡,這大概是第1-2關。
- 第二層,相識,或者叫它“生活”的層次。這一層通常是主角與這名角色已經確定了雙方的共同目標,在一個相對緩和的或者說生活化的氛圍中,進行日常的互動,構建其與玩家之間的一般相處模式。這一階段往往也不會有太長篇幅,在12個關卡中大概是第2-4關。
- 第三層,相知,或者叫它“秘密”的層次。在角色身上掏出一種隱藏的、反差的甚至反轉的特質出來,讓角色和玩家之間形成一種“我知道你的秘密“的關係,從而建立起這個角色在玩家心中的一種特殊性,即”成為對彼此特別的存在“。這個反轉橋段通常只佔活動的最後一兩關。空出來的中間部分用來在激烈情節中強化形象並鋪墊結局。
這是一般二次元的新角色登場的活動劇情公式。
紅燒天堂用公式嗎?不僅用,還用得很徹底,徹底到誇張的程度。
這款遊戲中幾乎每一個角色的個人劇情都是這樣塑造的:先立一個很典的形象,然後在月歌的撩撥下暴露出隱藏的反轉一面。這個反轉往往大到OOC的程度,偶爾被隊友撞破能把人家嚇一大跳。
樂子人玩家們在漫長劇情中享受的最大趣味之一,就是這種角色與自己的人設崩壞努力搏鬥的過程。
可問題來了:角色早就已經按公式塑造完了,活動劇情還能再怎麼寫?
所有開啟了活動的玩家從一開始就認識桐生美也的所有“前三層“內容:
- 在符號化的第一層是戴面具穿和服的大和撫子;
- 在第二層的生活層是對細節特別較真,並且一較真就會激動上頭語無倫次否否否色色色;
- 在第三層反差層則是一個一提到戀愛話題就變身悸動戰士的純愛單相思老處男(相信麻枝準喜歡這個角色多少也是因為自己心理的投射)。
公式已經用盡了,這三層已經沒有新東西了。想要再做出精彩的活動劇情,就得把人物形象拓展到“第五層”。這一過程註定是充滿雷區的。用不了公式的寫作一定比公式化罐頭刀子罐頭糖要困難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紅燒天堂的活動劇情總能把麻枝準炎上到退網。
活動劇情應該給人物形象帶來怎樣的拓展呢?
我們回到剛剛的公式,第一層是記憶點,第二層是萌點,第三層是特殊性,有了這三層就可以創造一個受人喜愛的角色。
而如果要繼續拓展下去,第四層應該是角色令人尊重的人格閃光點,第五層則是一種令人產生價值認同的內在崇高性。有了這兩層,角色才能從令人喜愛的角色進化為偉大的角色。
這期活動中,桐生美也已經成功地從一名令人喜愛的配角,成長為了像月歌一樣令人尊重、令人感動的具備崇高性的英雄角色。
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口中,一部真正的戲劇該去塑造的角色。
後記:地道老二次元的消失
如果讓我一句話總結紅燒天堂劇情的特點,我會說,這就是老二次元。即使在快消時代的衝擊下,即使被噴到三度退網,麻枝準也保持了一股濃到有點衝的味道。一個字兒,地道。
這簡直不像一款2020年代遊戲業從立項到製作到宣發渠道整個上下游都大步邁入工業化時代的二次元手遊,它特立獨行得有點不合時宜。
它處處都在挑戰那些所謂市場驗證過的東西,它毫不在乎地踩別人踩過踩爆了的雷點,只因為作者心中的遊戲就該如此。
這就是老二次元的寫法,那是在一個二次元文化還屬於陰影角落中的亞文化時期裡,誕生的寫法,也是一個終究只能在一小群某個小眾亞文化群體中獲得寬容的寫法。
這種作品註定不是買量渠道上已經變成數字的“一般人“、“典型用戶”、“廣大受眾”、“現在的玩家”、“當今遊戲市場”會歡迎的作品。
這種播一個小時劇情才給你看主界面的遊戲,註定不是會將成績反映在轉化率、留存率上的作品。
這是一個所謂“亞文化”的作品,少部分人的必需品,資本市場的危險品,運營眼中的不良品。
如果不是麻枝準這個名字帶來的號召力,如果不是麻枝準從上個時代帶來的商業價值已經強大到足以改變發行商們盯著數據看的眼睛,這款遊戲大概不會以這樣的方式面世。
紅燒天堂要看一個小時劇情才能進行新手抽卡,才能見到遊戲主界面。這是對遊戲目標客群的必要“提純”。
經過提純之後,這部遊戲,才真正回到了那個二次元還是一個紮起籬笆的小眾亞文化的“老二次元”時代。
據說在日本,紅燒天堂的氪金用戶大都是三四十歲的社畜。
這可是一款麻枝準的遊戲。這是那個寫不好快節奏番劇的麻枝準,當然更加做不出來為了數據好看而讓節奏變得比番劇還要快上幾倍的手遊。
這款遊戲的氣質與我們熟悉的手遊市場涇渭分明地割裂開來。
麻枝準,在發行商的眼中,大概是一棵巨大的IP搖錢樹,是世界上茫茫眾多搖錢樹中的一棵。
而粉絲眼中,麻枝準只是一個身患絕症,想在人生最後盡情吶喊,卻又因為內向靦腆而不敢喊得太大聲的老處男罷了。
他的生命,他的人生感悟,他的成神之日(?),也許比這個瘋狂的世界更加割裂。
今日紅燒天堂笑話
粉絲評論hbr劇情:作者太拼命了。
看到後的麻枝準:我要拉黑……我自己!(關閉推特,暫時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