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月,終於把寶典肝完了。直接從盲盒和寶箱裡開出了這幾個皮膚。還有個艾克真實傷害已擁有,只能領到其他區了。

接觸這款遊戲有十多年了,但中途玩的總是斷斷續續,甚至是今年才知道有通行證,寶典這些東西。也算是陪伴了很久的老遊戲了,做個簡單的回顧。

最初的印象是有一陣子總聽到同學們討論什麼劍聖出裝,推搭,周免之類的東西。在好奇心驅使下,也為了和同學們有共同話題,大概在烏迪爾出終極皮膚期間那會開始玩,因為登錄界面可以切換四種形態動畫,所以記憶很深刻。

當時每週能玩的時間有限,我記憶裡升到30級很慢,買英雄需要金幣,攢起來就更不容易,那會覺得6300金幣的英雄價格高,肯定厲害,但是攢起來太久了。最開始主要玩人機,也只會艾希,因為覺得她是遠程,有安全感。玩了很久才開始匹配,但還是喜歡人機簡單那種過癮。
模糊記得排位賽要30級還要多少個英雄,最後湊著買了些450的英雄才拿到入場卷,但進去也只是打了幾場。因為流程比人機和匹配要慢,打的也比較難,最關鍵是不能玩周免體驗英雄,也就再沒碰過這個模式。當時關注最多的是下週免都有誰,是不是6300級別的,啥時候自己能攢夠金幣多買幾個喜歡的英雄;或者討論哪個英雄形象好,技能厲害;誰說他哪個英雄練好了,週末了來solo一下;誰又發現了什麼盒子,能讓你免費體驗英雄皮膚……也是快樂到出青鋼影那陣子退坑了。
等再次接觸都到了上大學的時候,遊戲樂趣也小了很多。那時候只有個低配商務本,打遊戲卡,校園網也不好,在宿舍裡也基本沒法玩。好在那會成年了,可以進網吧玩,但一學期也就去上個幾回打打匹配。當時也發現了遊戲裡的變化,金幣沒有了。30級也不是上限,有時打完遊戲還有引擎和皮膚碎片領取。聽他們說,遊戲更新過幾次,有些東西可以換皮膚之類的。我是純逍遙遊式玩遊戲的人,有關的遊戲直播和比賽就沒關注過,但也和大夥經歷過宿舍樓看直播決賽的時刻。雖然看的是一知半解,但感覺到大夥都很興奮,互相爭論哪個選手厲害,我也莫名感覺有點激動。現在回想那種場面,越年輕越有那麼股勁。
工作後換了遊戲本,但也主要玩steam上的單機,好幾年再沒關注過聯盟。直到今年初,經常刷到盒友們發6元抽皮膚的動態,感覺還不錯。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又把遊戲下回來了,一進去看到有通行證,新春茶樓,抽獎秘寶,星隕寶典,各種五花八門的活動。都沒聽過見過,真的是都想參加,這陣子興奮的打通行證,肝寶典,開皮膚,玩的不亦樂乎,就像是找到了最開始攢金幣的那種感覺。
也比較奇怪的現象,有些東西你不怎麼關注了,它就像永遠不會出現。我玩了一陣子後也陸續刷到遊戲相關的資訊,今年的通行證和寶典與之前相比如何等等。也才知道這些活動其實並不稀奇,都推出好些期了,包括前陣子的說的寶箱取消了,寶箱又回來了。我在寶箱時期也玩過,但確實不太多,想不起來多少,像是沒什麼參與度。
省流版:從烏迪爾終極皮膚到青鋼影推出(玩的頻率高,回憶最好)——海克斯寶箱福利從推出到結束(玩的極少,記憶不多)——現在諾克薩斯通行證(再次入坑)
網上常有的討論,買單機的說充皮膚的不值,還是買斷制好;喜歡打折買的又說原價買,預售買就是虧;甚至還有說是前面的都錯了,這些都是代碼,學習版最好,沒有任何成本。我是覺得能力範圍內,那些算不清的,只要玩遊戲讓你快樂就行了。稍加回憶一下子,就又長篇大論。最後來一段經典收尾:適度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