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最後一戰——大坂夏之陣,真田方的行軍動向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4-28 15:32:38 作者:嘎哈哈哈 Language

大坂夏之陣爆發前夕,真田信繁(真田幸村,下面統稱真田信繁)在給家人的信件中寫到: 我身如同已死,請將我視為已經往生之人。
1615年4月,大坂夏之陣爆發。
5月5日,道明寺之戰爆發前夕,大坂方的作戰會議被間諜告知德川方,導致其行軍動向被德川方知曉。大戰爆發後,真田信繁和毛利勝永的軍隊因大霧瀰漫,無法及時抵達,後藤基次(後藤又兵衛)獨自進軍戰死,大坂方其他軍隊也面臨潰敗。
真田信繁讓敗兵逃亡後方,同時迎擊伊達政宗的軍隊,原本潰散的敗兵看真田軍拼命奮戰,重新燃起了意識,因此也加入了戰局。伊達政宗見此情形,就以大幅折損為由拒絕追擊,甚至以“伊達軍法無敵我之分”,射殺友軍。
事後,真田信繁領兵負責殿後,眾將領兵回城。
此戰後,因真田信繁拼命奮戰而救回的渡邊糺等將領,認為真田信繁只顧自己立功,而與真田信繁發生爭吵,並對此心懷怨恨。
5月6日,大坂方開會討論得出結論,真田信繁和毛利勝永負責引出並在水田處拖住德川大軍,再讓大野治房、明石全登從兩側對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本陣發動絕死突擊。同時,會議要求眾人不能為了搶功而提前行動,凡事必須先商量。
同日,真田信繁和毛利勝永進駐茶臼山。
5月7日開戰前,真田信繁進言大野治房,讓明石全登進駐茶臼山南側,以配合佈陣,得到同意。同時,真田信繁請求大阪軍要全軍盡出,而豐臣秀賴也要親自出擊,以鼓舞士氣,為此將兒子真田大助作為人質送出,但依舊遭到澱殿等人的強烈反對。
但是,大坂方的會議精神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大阪方士兵在佈陣完成前就對敵軍進行鐵炮射擊,真田信繁派人阻止己方士兵,但沒起作用,受到挑釁的松平忠直率軍進攻,大坂方以混亂的狀態拉開大戰序幕,眾人只能各自為戰。
真田信繁向監軍伊木遠雄感嘆自己的命運後,也發起了進攻。但真田信繁並不是像電視劇那樣無腦衝殺,而是像打游擊一般進軍,德川方的藤堂高虎對此描述是:真田的作戰方法奇特之處很多,當日開始出陣向茶臼山,從那裡帶領伏兵到平野口,之後在岡山口作戰,最後在天王寺戰死,他當日往返出入的路徑,現在還留著,應該如實記錄。
隨後真田信繁接連突破德川軍多達數十支的部隊,還解救了被包圍的毛利勝永,家康軍戰死不少將領,旗本也節節敗退,本陣逐漸陷入自三方原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混亂,連馬標和旗幟都掉到了地上,家康身邊只有小慄久次、本多正重等人,一度陷入想要切腹的窘境。但真田信繁終究沒有找到家康的所在地,兵疲馬乏之下身陷重圍。
信繁向豐臣七手組求援,但因豐臣內部的間諜已於德川內通,而沒有成功。最後戰死沙場。而其部下“竟無一人倖存,盡數戰歿。待激戰終了,天下竟無一人知曉真田所傳軍令。蓋因全軍皆於同一戰場壯烈陣亡了。
———————————————————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真田信繁在夏之陣前,和老友原貞胤會面,為兒子哭訴:“想來為了主上,為了忠義而死,這本來就是武士之道,但我沒想到兒子大助也得迎來這樣的結局。他至今為止一直是浪人,現在已經十五、六歲了,最終他也跟我一樣被棄屍荒野,我實在於心不忍。”原貞胤聽聞也流淚不止。
其子真田大助也自殺

其子真田大助也自殺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