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式,除了極致炫酷的遊戲耳機與低調質樸的Hifi大耳,還有能讓我們戴著走出家門,邊走邊聽的藍牙無線大耳。
2024年秋季,水月雨推出的真無線大耳SINGER,且是《歌手》聯名款,憑藉著出色的外觀設計與聲音收穫不少好評。
年前我便想體驗一番其繼任者——Edge羽翼,奈何一直沒貨,直到開學許久,才拿到產品,可見其火熱程度,這不得好好品鑑一番?看看是美麗花瓶,還是內外兼修。
開箱&配件
首先是外觀,水月雨的外觀一直是走在國內音頻廠商的前列,這二次元手繪線稿風外包裝,你就看夠不夠味兒吧!
深灰突出的耳機本體與淺淡細緻的人物繪像,結合其“Edge”簽名式絲滑燙金字體,整體設計與質感讓我眼前一亮,不愧是水月雨。

盒內耳機有獨立開模的海綿固定,除耳機本體與A-C充電線外,這一皮質收納袋再次戳到我的心吧上。
收納袋做工細緻,尤其是皮質手感巨好,細膩親膚且極其柔軟,並且相對厚實,配合其底部的刻字,絕對的加分項!


排除耳機本體而言,Edge的包裝與配件一絕,399元價位穩壓不少1000元以上的產品,在開箱之際,即給人極大的情緒價值。
外觀設計&佩戴感受
就非聯名款,Edge有灰色和米白色兩種配色,算上“歌手”限定的話,則有四種形態。我手中則為普通版灰色,個人感覺灰色一體性會更強一些。
整體設計感較強,其長橢圓型的耳殼體,彎折感較強的耳殼支架,以及帶有細微豎向紋路的厚耳罩(話說有點像盼盼軟麵包?)。


耳機的基本形態為包耳式,佩戴包裹性較強,甚至給我感覺頭梁不能掰得太開的感覺。
耳機腔體部分也做了一定傾斜,結合其厚實的耳罩,對耳朵的包裹性十分不錯,這樣相比一般的橢圓耳罩更容易找到適合的佩戴位置。
當然,佩戴時夾耳感也比較強,但並不會對眼睛腿造成壓迫,整體佩戴感受還不錯,並沒有明顯不適感。


倒是這耳罩真是有點厚的離譜,按壓手感柔軟,慢回彈。單元表面附著的織物不平整,估計是有濾音棉。
較緊的包耳式頭梁+厚實的耳罩,配戴起來包裹感確實不錯,但相對而言也會更悶熱一些,秋冬季出行舒適感拉滿,夏天嘛,建議多多坐帶空調的公交車。

佩戴感較緊,耳罩包裹性較強,頭梁緩衝厚實且不壓頭,個人覺得水月雨Edge羽翼在保持獨特外觀設計的同時,也能保持相當的舒適性,不錯。
聽感&日用體驗
首先是適配方面,藍牙最高支持LDAC,再不濟也有AAC守門。
話說水月雨的APP適配可真不錯,支持進一步調節相關設備,例如開/關降噪與LDAC,調整增益,自定義按鍵以及調音等等。

降噪方面採用四顆FF+FB的混合式方案,即兩顆麥克風用於前饋降噪,另外兩顆用於反饋降噪。整體效果還不錯,有一定深度。
倒是開啟降噪後耳朵有較為明顯的壓差感,由於人耳能聽到噪音及其頻段被消除後,聽不到次聲部分被凸顯出來,但又感知不到,就映射成一種悶悶的感覺... ...
咋辦,放歌唄,讓單元動起來就好了!

按鍵方面,有獨立的主動降噪(ANC)開關,以及音量加減及電源鍵,倒是其中三鍵較為集中,在手感上的區分也不明顯,想要盲操需要多摸索。

Edge採用的為40mm鍍鈹球頂複合振膜單元,底子不錯。聽感整體較為溫潤,低頻下潛能力十分不錯,且較為有質感,並不感到“重”,偏自然的調教。
倒是中頻人聲是其強項,一般藍牙頭戴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它,甚至比它更貴的產品。無論男聲女聲,都很合我的口味,沒啥音染,拿它出街聽聽流行,ACG啥的,爽!
高頻個人倒是沒太多感觸,沒有人聲驚豔,但也不錯。沒有惡音,整體較為順滑,沒有破碎感。
總得來說,在默認調音下,Edge羽翼的表現個人認為十分優秀,尤其在這個價位不僅提供一個好的音頻表現,還能給到一個做工設計優異的模具,十分有誠意。
如果你需要一個耳機出街,藍牙入耳的音頻表現又不能令你滿意,那這款水月雨Edge羽翼值得考慮,它這時長斷貨的狀態,也表明不少用戶用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