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紅警
95年前後,國內遊戲機廳開始向網吧轉型,一時間,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轉眼變成了神秘黑網吧。好奇的我也按耐不住好奇,放學時總愛往裡面瞅一瞅,卻因為年齡太小,一次次被老闆轟了出來。可我依然記得屏幕上的畫面——左邊有房子,移動的車輛和小人兒,畫面粗糙;右邊有很多格子,鑲嵌著更精緻寫實的畫面……直到有一次我看到電視裡介紹了同款遊戲,我才知道原來它叫《紅色警戒》,還瞭解到了需要賺錢造兵才能征服對手。
不過,我更關心我怎麼才能玩到這款遊戲,當時,我爸因為工作需要,托熟人組裝了一臺電腦。那也是我們家的第一臺電腦,一臺沒有光驅,沒有聲卡,甚至沒有圖形界面的386電腦,加上在我身邊有個同學是電腦達人,他不但告訴了我更多與《紅警》相關的玩法,還說他家有安裝程序,這可把我樂壞了,在我的極力說服下,老爸也終於同意讓我給電腦裝遊戲。

於是我便興致沖沖地請了那位同學來到我家。雖然他帶了安裝光盤,但由於我這臺386沒有光驅,唯一的移動儲存介質只有1.44寸軟盤,這可把我們難壞了,那同學也是一臉困惑:“你沒有光驅怎麼安裝程序啊?”,我說:“這不還有軟驅嗎?”但掐指一算,每張軟盤容量不到2mb,而一張700mb光盤的遊戲少說也要近百張軟盤,我哪來這麼多軟盤?
最後我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只能灰溜溜地拿出我的玩具兵和坦克,和那個同學玩起了沙盒遊戲,美其名曰《立體紅警》……
鳥槍換炮
隨著千禧年的到來,一些國產品牌的電腦開始展露頭角,比如那時的聯想推出過一套“天禧1+1”電腦套裝,這個系列憑藉著奇特的造型,還一堆新奇的外設,一下子把握住了我的賽博夢,於是,電腦升級計劃排上了日程。
相比之前386裡簡陋的Dos,新電腦終於讓我看到了windows圖形界面,更直觀的操作也終於能讓我實現之前的遊戲夢。於是,我又請來了那位電腦達人老同學,並如願以償地將《紅色警戒》裝入了我的電腦。關鍵是,他的《紅警》還是當年罕見的正版,不但包括了所有的過場動畫,讓我有幸一睹“磁暴線圈”、“鐵幕裝置”、“時間機器”以及“譚雅”的真容;就連安裝界面也是如此酷炫,可謂儀式感滿滿,讓我大開眼界。

紅色警戒的安裝界面
可是,當年的正版遊戲,必須先載入光盤才能遊玩,由於我不甘心成為“正版遊戲的受害者”,於是便隨便找了個山寨的版本,名曰“紅警98”。但剛進遊戲,只見滿屏幕的核彈一枚接著一枚飛來,然後就“Mission Failed”了,搞得我莫名其妙……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紅警98”只是國外玩家基於《紅警》資料片開發的一個模組,毫無平衡性可言。
盜版店
盜版店的興起,多少和當時的遊戲環境有關,在媒體的推波助燃下,國內的電子遊戲產業被一度打入冷宮,家長們更是對遊戲談虎色變。這反倒讓一些小店看到了商機,開始暗搓搓地販售盜版光盤。千禧年後,儘管寬帶開始普及,但是下載途徑卻不多,下載速度更是充滿了不確定。因此要獲得遊戲,最好的辦法還得是去店裡買。
同時,一些盜版店店主本身就是玩家,精通電腦硬件軟件,會告訴我一些安裝注意事項,哪怕你玩不過,他都能指導你,也讓店鋪成為了民間的遊戲情報站。關於《紅色警戒2》的消息,正是從我最熟悉的那家店裡打聽來的。它坐落於我去學校的半路上,表面上是一家販賣正規電腦軟件的店,一旦跟老闆混熟後,他便會帶著你去倉庫,拿出一本文件夾,裡面夾滿了各類盜版光盤的封套,等選好了,他再從一個隱秘的角落裡拿出實體光盤。當我購買《紅警2》的時候,老闆也是千叮嚀萬囑咐:“知道為什麼遊戲雜誌上沒有《紅警2》的消息嗎……不要太高調哦!”
紅警2
可以說,在我所經歷的遊戲庫裡,《紅警2》是我玩的最多,壽命最長的。
《紅警2》的進化,無論在圖像、界面還是玩法上,都讓我感到驚豔,儘管兵種的整體數量較前作有所減少,卻加入了兵種間組合的設置,如多功能步兵車通過搭載不同兵種實現不同功能,而兵種的功能也不再單一,不少單位可以通過部署實現特殊攻擊……但它最吸引我的,是它的關卡設計。在《紅警2》的戰役任務中,除了暗藏了額外武器或是捷徑,甚至還原了一些現實中的真實地貌,其中不乏對歷史焦點事件的映射,如:
- 盟軍第11關“核爆輻射塵”映射了古巴導彈危機
- 盟軍12關消滅克林姆林宮周圍部隊後,出現丘吉爾在敦刻爾克撤退後的所說的“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 蘇軍第8關:輻射工兵口頭禪“It will be a silent spring“向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致敬

盟軍第11關

盟軍第12關

蘇軍第8關

盟軍第11關

盟軍第12關

蘇軍第8關

盟軍第11關
1 / 3
就和《紅警》分95與98一樣,《紅警2》也有不少模組,從國內的《共和國之輝》到海外的《心靈終結》,我也是一個沒落下。由於《紅警》系列沒有實時輸入作弊碼的設計,因此,該系列也是我玩得最老實,也是最精通的一款。同時,也是《紅警2》讓我第一次踏入了網吧,進行了人生第一次電子對戰。
網吧對戰
當時,網吧被普遍視為“好學生的禁地”,同時也讓處於叛逆期的我們充滿好奇。一個週五下午,我與幾個同玩《紅警》的同學對好暗號,在學校遠處的網吧碰了頭。作為唯一的菜鳥,我深吸了一口氣,便和他們一起大搖大擺地進了網吧,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可初來乍的我對於如何聯機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同學們坐在哪。這時正巧走過一位找座“大哥”,正因網吧裡擠滿了我們這樣的初中生而罵罵咧咧,突然他站到了我身後,或許是看出了我手足無措的樣子,冒了一句:“傻X,聯機都不會!”說完便幫我聯了機……算是我在網吧裡遇到的第一位貴人吧。
對戰開始,我選擇了我平時最擅長的“法國”,打算用巨炮加防空車的防禦工事來壓制對方,起初還挺奏效的,成功抵禦了一大批“天啟坦克”威脅,後來對方改變了戰術,先是以“基洛夫飛艇”引誘我的防空車出動,接著用“天啟坦克”偷襲了我的防空車,我的巨炮陣立馬失去了保護,兩三下就被“基洛夫飛艇”炸沒了……這仗敗得我心服口服,讓我體會到了pvp遠比人機對戰要複雜得多。

此後,《紅警2》便成了我來網吧的必備項目。記得還有一次,我正參加一次校外接待任務,但外賓遲遲不來,等待之餘,我便偷偷招呼了各年級的兄弟,找了一家最近的網吧,當場教他們如何玩《紅警2》……最後,雖然外賓沒有等到,但我通過《紅警2》交了不少新朋友。正是那個被學校妖魔化無數次的網吧裡,卻一次次地讓我感受到了玩家間的歸屬感。
高手
我的大學室友裡也有一位遊戲迷,由於當時我的電腦配置高,他便開始蹭我的電腦,我見形式不對,便把電腦搬到系教室,沒想到他還繼續蹭,也導致我倆的關係一度僵化。最後,我不惜用我僅存的電腦知識,和他一起去了電腦城為他配選了一臺電腦後,關係才緩和下來。此後,遊戲成了我倆間的潤滑劑,沒有什麼矛盾是一場遊戲解決不了的。而我們玩的最多的,正是我種草的《紅警2》。
其實我很清楚我是個遊戲“手殘黨”,好在室友給力,好幾局我幾乎覺得沒救了,他卻依然堅持救場,最後反敗為勝。此外,他還時不時帶著我操練技術、判斷、反應和手速,幾場遊戲下來,我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並發現他其實是個隱藏的遊戲高手。這一玩就玩到了畢業,此後,我的好室友出國了,而我則前往另一所高校繼續深造。我好不容易培養的《紅警》搭子就這麼離我而去了。
三顧紅警
來到新學校,我發些新室友並不像老室友那麼有活力,更不願意聊遊戲,總之新學校讓我感覺氣氛怪怪的。而就在開學之際,我突然得知《紅警3》的測試版即將發佈。雖說測試版只能玩玩沙盤,熟悉一下兵種,卻一下子讓我從嚴肅的氣氛裡解脫了出來。一時間,我滿腦子都是《紅警3》,甚至試圖將遊戲內容融入到課件裡活躍下氣氛,沒想到竟然遭到全班師生的冷嘲熱諷,當時我簡直恨透這個學校了,一氣之下,我退掉了寢室,選擇了走讀。
但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對《紅警3》的關注,年底,我一如既往的在遊戲論壇上搜尋正式版的發佈消息,沒想到發佈臨近時,整個論壇熱火朝天,畢竟這一等就是八年。直到發佈那天,我在論壇裡一直逛到半夜2點,好不容易等到新遊戲鏈接,沒想到打開竟然是《Never Gonna Give You Up》這首詐騙神曲……好在不到一個禮拜,我終於玩到了新作。

在《紅警3》裡,陣營間的差異更加明顯,特別是加入第三陣營後,居然加入可變形的機械單位、超能力少女等等天馬行空的元素,給我的感覺像是玩笑開過了頭,較前作少了那種黑色幽默所獨有的嚴肅感。但撇開這點,《紅警3》的競技性確實更強了。遊戲中的每個單位幾乎都一個特殊能力,也意味著更多的微操作。同時大幅強化了海戰的要素,作戰模式更立體。而華麗的水面特效也意味著更高的配置,讓我不惜為它新配了電腦。
融入新圈子
此外,我經常活躍於《紅警3》的遊戲論壇裡,當時有網友提出了一套第四陣營的設定,可惜只有文字描述,看的我這個學設計的很是手癢,便花了大半個月,按照他的文字設計了一套視覺設定,這一度讓我成為了論壇的明星。同時,我還拿這套設定作為設計作業給交了,居然還得到了好評,前提是我沒有透露它和遊戲有關。

原創設定
就這樣,《紅警3》成為了我研究生階段的安慰劑,此外我很少和同學聊天,直到一次和本科生一起出遊,晚上,我和幾個本科生一起住,為解悶,我播放起了《紅警3》的主題曲,沒想到居然招來了學弟們的回應:“好熟悉的旋律,莫非學長也玩《紅警》?”看來在學弟們眼裡,研究生都是死氣沉沉的,我便回嘲諷地回答道:“你說的是他們,不是我!”接著,我們便開心地聊起了各種戰術打法,就這樣,我找到了新的遊戲搭子。
畢業上班後,在我所在的部門也在我的引薦下,一個個都玩上了《紅警3》。記得有一回公司網絡癱瘓,由於我們是網站部門,沒網就沒法工作,我本打算在《紅警3》裡來一局人機對戰打發時間,卻無意中發現局域網竟然可用,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組隊可以來一局《紅警》啦!那是我上班以來最開心的一天。

工位上的基洛夫飛艇
在我所有玩過的遊戲裡,接觸最早的就是《紅警》系列,也是我玩的最多的。特別是《紅色警戒2》,由於配置低,再老的電腦都能運行,每次我出遠門,都會在u盤裡裝一個副本,時不時玩上幾把。同時,隨著各大遊戲平臺的放開,我也終於入手了正版的《紅色警戒》全系列,算是對自己遊戲童年的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