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17 01:57:35 作者:遊民星空 Language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0張

去年3月,10億成本、開發六年的《射鵰》在公測後半個月跌出各類排行榜,以極為慘淡的商業成績為當年“做最頂級的金庸遊戲”這句口號畫上了一個悲慘的休止符,給網易2024年原本相當亮眼成績單上留下了一個難堪的汙點。

今年3月,《射鵰》在公測暴斃後差不多一週年,推出了回爐重造後的2.0版本,上演了自己的最後一搏。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1張

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射鵰》搓出的可能並不是什麼精進功力的靈丹妙藥,只不過是一顆遲到了一年的速效救心丸而已。

持續一年的心肺復甦

在2.0版本,《射鵰》終於著手做了一件早在公測前就該完成的事——根據玩家的反饋調整遊戲內容。

眾所周知,《射鵰》公測時最受詬病的一點就是沒有武俠味,尤其是它自稱為“宋次元”的幼態人物建模從開測起就一直飽受詬病,

換湯不換藥地修改了好幾個版本之後,這顆炸彈終於在公測時徹底被引爆。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2張

將人物立繪和角色建模推倒重做,讓角色的面部稜角更加清晰,五官的比例也稍稍貼近現實了一些。但部分角色的面部仍然難以滿足所有玩家的口味,有時還是會讓人產生AI換臉一般微妙的不協調感,並且角色的表情在實時演算的電影化敘事鏡頭中也不時顯得有些生硬。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3張

同時,《射鵰》在畫面上還調整了公測時色彩飽和度過高的遊戲場景,更換了環境貼圖和光照表現,使得整體畫風看起來更加寫實,整體觀感看上去更像《燕雲十六聲》。

人物建模和畫面上的大規模重做只是《射鵰》亡羊補牢的諸多維度之一,2.0版本對於武學系統、PVP和產業玩法等部分都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或重做,

不僅將增加了掛機養成、自動尋路、自動戰鬥等MMO傳統藝能,還把降龍十八掌等武學技能放進卡池當做主要氪金點,並圍繞它設計了一套深度極高的養成系統。

是的,《射鵰》2.0基本可以看做一個付費強度更高的《逆水寒手遊》。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4張

新版本上線第二天,《射鵰》總算艱難地爬回了IOS各項排行榜的前100,在免費遊戲榜排名第60,暢銷榜排名92,綜合社區口碑和當前產品的質量來看,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5張

由於對公測版本進行的改動規模過大,

例如重做後的劇情演出中人物動作僵硬、缺乏打磨;並且或許是為了照顧手機端體驗,許多技能特效頗為廉價、塑料感嚴重,連同PC版畫面也一起向手游水平對齊。

現在我們可以蓋棺定論地說,網易的10個億是真打水漂了。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6張

對於一個消耗10億成本的產品來說,《射鵰》2.0的表現明顯貨不對板;然而對於一個已經暴死過一次的遊戲來說,卻已經可以算是觸底反彈了。

在如今這個時間點,《射鵰》最初為什麼失敗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既要又要”的野心過於膨脹,導致各個系統的設計自相矛盾、遊戲體驗非常割裂,以至於新版本不得不對遊戲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回調和重做。

無論是遊戲首曝時的早期宣發,還是後來被下架的製作人訪談,都可以看出《射鵰》在立項之初想要將《原神》式的單人開放世界與傳統MMO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幻塔》此前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射鵰IP和武俠這個品類所對應的是與二次元訴求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兩類人群。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7張

射鵰IP所吸引的核心受眾,主要是受金庸影響成長起來早已步入職場的80後和90後,

。除了前文提到過的幼態卡通人設之外,還仿照二遊抽卡模式做出了俠侍系統,而那套NPC擁有自己作息、與現實時間完全同步的“金庸自轉宇宙”,可能也是為了蹭元宇宙的概念。

作為一份項目PPT,《射鵰》可謂是正面BUFF拉滿;但一個遊戲不僅要能說服投資人和高層領導開綠燈,還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打開錢包才行。

因此在製作團隊被網易高層換血之後,新任領導層很快在兩類受眾間做出了選擇,

並把開發重點從PC端轉向手機,希望能留住射鵰IP的核心受眾。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8張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進行了如此大規模的改動,《射鵰》的救火隊應該已經盡力了。至少在態度上,官方與玩家的交流相對頻繁,言辭也比較誠懇。製作人以“策劃V”的身份直接與社區中的玩家互動和答疑,解釋未來遊戲的運營方向,爭取玩家的理解。從這些互動中不難看出,製作人對於公測版本問題太多積重難返帶著難以遮掩的無奈,項目長期處於工期緊張人手不足的狀態,製作人自己也難免加班到半夜。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9張

如果《射鵰》在公測前的幾輪測試中就拿出這個態度對待玩家反饋、明確項目方向,也不至於變成一個耗資10億的爛攤子。

泯然眾人

重做之後的《射鵰》2.0終於完成了轉型,擺脫了長期自相矛盾的內耗狀態,

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公測時的高調宣發如今卻成了2.0上線時的拖油瓶,不僅之前的許諾紛紛變成了迴旋鏢,並且在《燕雲十六聲》上市以後,

但轉型成MMO的2.0《射鵰》在單機部分的體驗已經落後。哪怕與同類MMO競品對比,《射鵰》如今的狀態也缺乏足夠的長項和賣點,或許只有憑藉射鵰這個IP,才能在金庸粉絲和武俠愛好者眼裡贏回些許不可替代的位置。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10張

而對於網易整體的產品佈局來說,《射鵰》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起初網易曾對它寄予厚望,上線前就在財報會議中被重點提及,公測時的高調宣發也投入了大量資源。從各式報道中可以看出,網易原本計劃把《射鵰》和《燕雲十六聲》都打造成高日活的頭部開放世界武俠遊戲,但如今的《射鵰》明顯已經無法再揹負這種期望。

由2.0版本上線時遊戲的宣發力度來看,《射鵰》的宣發調門已經明顯降低,可見網易並沒有給它的“復活賽”傾斜太多資源,

網易也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精力讓它在MMO賽道上與《逆水寒手遊》這樣的自家頭部產品內卷。

現在看來,網易當時沒有立即止損,願意多花一年搶救它已經算是“盡人事”了,《射鵰》的未來如何或許只能交給天命了。

白燒10億、回爐大半年,《射鵰》還是成了網易的拖油瓶-第11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