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新人博主俞楓,在大家的投票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1998年7月6日在東京電視臺開播的動漫
——《玲音》(serial experiments lain)
《lain》
這部作品在如今的互聯網可以算”名聲在外“,和蒸汽波,phonk等亞文化聚集地高度綁定,而作品的OP-《Duvet》更是精品,當年這部作品被定義為實驗性作品,整部作品所討論是現如今早已離不開的互聯網和其後現代化人的精神離散性質和本質定義。
可能這樣說你還有點不明白,直白的說,這部作品討論的就是”人是什麼“這一哲學命題。
當然,今天我們不是黑格爾,也不是尼采,更不是老子,看動漫只是為了身心愉悅,所以我就來聊聊我第一次看完這部作品的感受。
《我們在舞蹈——人類退場之後的空無王位》一文插圖
第一次看這部動漫是在大一的一個下午,我想要找一個有點年頭的老番度過無聊的下午,左刷右刷的,讓我歪打正著的找到了這部作品。從第一集的自殺事件開始的接下來的六個小時我的思緒完全在這個討論晦澀難懂的哲學問題的作品中。
對於炎熱的夏天最爽的是什麼?那肯定是抱著西瓜追番,但是這部作品在我進入第一集時就讓我摸不到頭腦,陰鬱,黑暗,嚴肅,是這部作品的主基調。對於當下日本流水線作品來看,簡直就是降維打擊,而整部作品的無時無刻充滿的宗教崇拜更是讓我覺得有意思。在此之前,我從未接觸過這種嚴肅動漫作品,所以對於我來說整部作品的謎語人臺詞邏輯是極為耗腦袋的。
我就這樣,抱著學習的心態,硬生生從下午兩點啃到八點,在我最後看到鈴音重生回到艾麗絲身邊時,我的心態發生了一點點的變化。
這六個小時我在幹什麼???
是在長腦袋嗎???
說實話,這是我追番追了幾年了,第一次讓我意識到知識重要性的動畫,當時看完之後,我迫不及待的開始看各大up的分析,依舊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後,開始雜七雜八的學習哲學後,我才知道這部動漫為什麼被定義為實驗性質了。
接下來,就是正文了,對於整部作品的簡要分析。
《lain》片段
破碎的烏托邦
早些年我聽過一句話,在人的一生中,從始至終有著一道門,你可以理解為是命運,氣運,劇本,一生的信仰什麼的都可以,但是,在整個人類社會中,只有極少部分人發現並打開了這道門;還有少部分人,發現了這道門,但是沒有勇氣打開;剩下的就只是從始至終沒有發現這道門。
為什麼想到這句話,因為在這部作品中,敘事的進度是隨著鈴音的覺醒程度而發展的。在我的理解中,其中所刻畫的新時代互聯網代指的是我們作為高等動物的思維,而作為主角的鈴音在網絡世界中殺死了她的親生父親後,卻變成了新世界的神。
這一段不單單只是鈴音對於虛構人生的憤怒,更是對西方古典神話中”弒父“情節的再演繹,鈴音殺死了親生父親,奪得了最後的法權和名號,這其實也是”弒父”情節的內涵,“父親”這一形象在西方有著很重要的宗教涵義,更是早期對於統治權和解釋權的具現化,所以其中的互聯網代指的是思維,而那個舊神則是英利正美,也是擁有著“父權”,鈴音則是選擇了“弒父”,選擇破除舊時代的法理性,開創了新時代思維,就是動漫的結局。
一直以來,這部動漫的討論點是對於其網絡發展的預示和對於社會現狀的暗示,但從整個框架來看,這部實現性質的動漫所要討論不但但只是科技和人生。
從鈴音的一步步覺醒,也在暗示著人在不同階段的思維模式,而統領所有思維的互聯網,卻是一箇舊時代只想要永生的偽神,在我的理解中,這也是鈴音拒絕他的理由。她在虛構人生中卻得到了愛(艾麗絲),愛是我們作為人,而不是動物的象徵,我們會同情,會理解,會幫助他人,也會傷害,痛恨,報復他人,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是人,而不是動物。
所以,英利正美所想要的,只能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今天,而鈴音想要的,是那個陽光明媚的明天。在一點上,動漫裡所呈現出來的社會,就只能是一個破碎的烏托邦,而在鈴音成神後,世界重啟,這樣的做法也是一句話,“建立新世界”。
而為什麼說,鈴音無處不在,因為,我們對於美好明天的追求,一直都在。
這裡是新人博主俞楓,“你可能錯過了”專欄為你帶來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本人主觀理解,如果你喜歡並認同,請關注我,我會努力更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