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類文明歷史中的重要區域,從來都是熱鬧非凡,每個片段單獨拉出來完全可以做成一部史詩級的好萊塢電影。我們今天不去講充滿哲學氣息的希臘,也不說那群能車翻一切的野蠻人,更不提斯巴達,我們今天來講講羅馬“分家”的故事。
四帝共治,麻將開局
經歷了五賢帝的黃金時代後,羅馬帝國的版圖越來越大。皇帝越來越來忙,用現代話來描述就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完,幹得比牛還多。於是當時的皇帝就別出心裁地想了一個辦法:既然我一個人幹不過來,那就招人唄?於是,他開始計劃把帝國分成東西兩塊,分別由正副皇帝共同治理,總共四個皇帝。說來也有意思,皇帝也有“副”的,歷史上怕是除了羅馬,還真找不出第二個國家了。四位皇帝針對這由四個皇帝分治羅馬的方式,取了一個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形容詞——四帝共治,而提出“四帝共治”這個天才想法的就是戴克裡先。
問題來了,相親相愛可是沒那麼簡單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新人類,每個皇帝都有他們自己的脾氣,如果一個皇帝忽然領了盒飯,那誰來接盤?皇帝們最終還是鬧掰了,加上新來湊熱鬧的,最多的時候共有六位之多,最後還是一位猛男橫空出世,把這些人全收拾了,讓羅馬重歸統一,這位爺就是傳說中“六位帝皇完”——君士坦丁一世。
四帝私有化,然而還是救不了羅馬
君士坦丁一世即位後,採取了類似於戴克裡先的辦法。他任命三個兒子: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君士坦斯一世為愷撒,各統治帝國的一部分:君士坦丁大帝統治巴爾幹半島和黑海地區,君士坦丁二世統治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東方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統治意大利和阿非利加。君士坦丁一世改革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四個大行政區,下為行政區,再下為行省。經濟方面,繼續戴克裡先的政策,定下了職業世襲制度。軍事方面,為了防止“近衛刺殺軍”的出現,君士坦丁一世以聖騎士騎兵衛隊取代了近衛軍,並大量招募蠻族進入軍隊,全面提高了羅馬軍隊的戰鬥力。徵兵制度更是變成了強制服兵役制,拒不當兵者可能會被處死。宗教方面,確定了許多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他的一系列舉措為日後基督教在歐洲佔據統治地位奠定了基礎。
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一世的治理下,確實一時間迴光返照,至少表面上看上去,沒有了之前的混亂。但是,與戴裡克先的四帝共治相同,君士坦丁並沒有根治羅馬帝國的本質問題——這些表面上的光鮮,是因為是他在治理羅馬。君士坦丁去世後,羅馬帝國馬上就爆發了爭奪帝位的混戰,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馬格嫩提烏斯先後被殺,帝國的皇帝進入了“走馬觀花”的狀態,一度成為高危職業,二十多年內5位皇帝先後被殺或陣亡戰場,第六位皇帝好不容易穩定下了帝國,結果這皇帝還沒做到一年,也因病去世了。
最後,羅馬帝國在30年間迎來了2個王朝,並在狄奧多西王朝時再度統一。只不過,這真是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次統一了。
東西羅馬分治
狄奧多西一世有2個兒子,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死後,自己的遺產總不能厚此薄彼吧?於是狄奧多西一世走上了君士坦丁一世的老路:將羅馬帝國分交給2個兒子一起治理。結果狄奧多西的兩個兒子也是直接:分治?太麻煩了,咱分家吧?兩邊一合計,妥,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也不知道狄奧多西一世的棺材板是怎麼被壓住的,反正這個計劃就這麼執行了。
羅馬帝國最終還是正式分裂成了兩個國家:東羅馬、西羅馬。東羅馬基本是以土耳其為主的亞洲片區,它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拜占庭。西羅馬則是以意大利為主的歐洲西部區域。
雖然帝國分為了東西兩部分,但通用一部法典,有關國家大事方面,雙方也共同商討;不過,畢竟是算2個國家了,東西羅馬間的感情自然是越來越淡,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形同陌路的狀態。
東西羅馬從此分道揚鑣,命運也截然不同了。東羅馬繼續活了一千年,另一個連百年都沒活過,直接就被歐羅巴的野蠻人推翻了。
然後就進入了歐洲中世紀,這段時間裡東羅馬倒是一直沒什麼事,但是西羅馬的故土上發生了不少故事。一支法蘭克人,把所有當時的日耳曼國家車了一遍,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那支隊伍的領頭者就是查理曼大帝。於是西歐又一次短暫的統一了起來,可惜好景不長,這位猛男剛贏得了世界的心,卻輸給了自己的心,有些帝國消失是因為沒有皇子接班或是其他原因,這位爺則是想著如何讓所有兒子都繼承財產。按照當時的習俗,如果父親領了盒飯,遺產要均分給兒子們。但查理曼大帝家裡有三個,所以西歐又一次裂開了,這次變成了三塊。
後記
羅馬帝國造就了無比強盛的歐洲,為一些偏遠的地區帶去了文明的光輝,手段上雖然不是那麼友好,但為蠻荒中的歐洲確立了思想、藝術、科技等等並一直在影響著後世;同時也留下很多的爛賬,令相關爭議的幾方打生打死了近兩百年,還有些地區到現在甚至都有歸屬爭議。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羅馬可是給整個西方世界留一下任何一位帝王都無法比肩的一位歐巴——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