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育碧旗下備受矚目的遊戲《刺客教條:影》正式發售,這款以日本封建江戶時期為背景的開放世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在發售後收穫了不少媒體的好評。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育碧的股價並未因此止跌回升,反而延續了下跌的態勢。

在遊戲評分方面,《刺客教條:影》表現可圈可點。Metacritic公佈的數據顯示,該作的PS5版本在M站上獲得81分,微軟Xbox Series X版本獲得87分,PC版則獲得78分 。在媒體評分環節,知名遊戲媒體IGN給出了8分,Gamespot也給出了80分的評價。媒體普遍認為遊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大量任務、眾多需要剷除的敵人,以及震撼人心的世界設定,都成為遊戲的加分項。

儘管遊戲獲得了媒體的認可,但育碧股價卻依舊下跌,背後原因值得深入探究。從市場角度來看,育碧近年來面臨著嚴峻的經營和財務危機,這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2024年育碧股價遭受重創,下跌超過40%;相較於自身股價高點,育碧股價已經暴跌了近80%。這一慘淡的股價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育碧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並非一款遊戲獲得好評就能輕易扭轉。


《刺客教條:影》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使其難以憑藉口碑迅速拉動股價。一方面,該遊戲雖然在媒體評分中表現不錯,但在玩家群體中卻存在爭議。例如遊戲中黑人武士彌助這一角色設定,自公佈以來就引發了諸多討論。部分玩家認為這一角色與遊戲的日本歷史背景格格不入,甚至有日本玩家直言育碧“辱日”,指控其扭曲篡改日本歷史,還發起請願書聯名抵制《影》。這一爭議導致遊戲在玩家中的口碑兩極分化,可能影響遊戲銷量,進而影響育碧股價。
另一方面,育碧近期發售的多款遊戲表現均未達預期,讓投資者對其業績增長持謹慎態度。比如2024年8月發售的《星球大戰:亡命之徒》表現不佳,mc玩家評分僅為4.9/10分,分析師將該作本財年的預期銷量由750萬份下調至550萬份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對育碧遊戲的市場表現形成了一種負面預期,即便《刺客教條:影》獲得媒體好評,他們也擔心遊戲最終的銷售數據難以達到預期,因此選擇繼續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育碧內部的管理和決策問題也是股價下跌的重要因素。公司內部曾出現管理混亂、高層醜聞不斷、職場霸凌盛行、薪資問題引發員工罷工等情況,這些負面事件不僅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也損害了公司的形象和聲譽。而且育碧在遊戲開發和發行策略上似乎也存在失誤,如《刺客教條:影》多次延期發售,讓投資者對公司的項目管理能力產生質疑。2024年9月26日,育碧宣佈《刺客教條:影》延期至2025年2月14日發售,理由是“需要更多時間對遊戲進行打磨”,2025年1月9日又再次延期至3月20日。每一次延期都導致股價下跌,顯示出市場對育碧決策的不滿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