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新建文件夾一個多月的文章,剛好拖延症拖到黑盒有外設推薦活動了,就藉著這活動聊聊我2025購置的一些電子小垃圾,文中涉及到的外設產品均為自費購買,我就不報菜名一樣列產品參數了,也不搞擺拍,如果我購買的東西能恰好幫助你篩選出來你想買的東西,那字就沒白碼。
主要還是聊聊購物方面的體驗,和我個人外設消費的一些習慣,僅作參考,順序我儘量分類羅列。
外設瞎聊:用排除法來篩選外設
大部分外設的觀點,上一篇文章也基本涵蓋,所以我儘量避免重複討論。
一、 我現在的電腦配置:

單位2060的老東西,家裡是2077首發時候買的3070主機最後升級換了機箱,目前打3A就用後來配的3080TI的ITX,三款都是開放式,那會兒比較迷這東西,

如果你考慮過開放式機箱,我這三四年用下來能給你保證:沒什麼問題,西安這地方就算你沒來過可能也在網上刷到過,全是土,我書房常年窗戶開個縫,家裡兩隻貓,基本保證1-2個月把機箱拿廁所淋浴間用吹風機稍微吹一吹,沒遇到過其他問題,當然南方潮溼氣候的,就不用考慮這玩意兒了。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1080P打競技或者FPS遊戲,打單機就換2K屏打,最近因為看CS比賽又在客廳玩了一個月,體驗還不錯。
二、 目前個人常用外設:

兩把磁軸,兩款小手指握,如果你想問磁軸這玩意兒,到底有沒有用,我的答案是肯定有,光我現在打殺機QTE拍完美就已經輕鬆不少了,不過有個別FPS遊戲玩家反饋用處不大,所以有興趣想試試的話,個人還是推薦的,而且現在磁軸價格已經卷下來了,200/300就能買一把,至於我手上的兩把, 我不是狠推薦小蜜蜂,到手玩了不到倆月鍵帽就已經打油,而且我外設使用習慣還是比較愛乾淨的。
三、 小手指握鼠標,

從HSK開始轉的小手指握,標準18的中手,差不多現在有三年的樣子,如果你考慮過小手模具,手長中、小,都可以試試,大手就不用嘗試了會玩的很難受,我的握法還是把尾部頂在手心然後內扣的姿勢玩的,定位很舒服,缺點是靠尾部的側鍵,這個姿勢按不到,基本上只能用一個側鍵。
小手模具現在國內就達摩鯊在做,某狼這牌子我很久不支持了,不建議風評可以去網上買,模具確實小手獨一份,今年在等達摩鯊M5Air,和pulsar的那款鏤空的指握,估計夏天才能摸的到。
四、 鼠標墊我還是推薦傳統布墊:

請不要考慮玻璃、樹脂、其他金屬材質的墊子,不僅胳膊放上去手感不舒服,而且很費腳貼,又滑影響你定位,如果想用為了胳膊舒服還得套冰袖,反而是更麻煩。
五、 不買遊戲耳機,用HIFI打,行不行?:

行!之前刷到過有人用HIFI打遊戲,帖子裡討論也很多,我以前也覺得打遊戲還是買遊戲耳機就行,後來買了幾個大耳,到現在手上一堆塞子和頭戴,其實主要觀點還是在於大部分遊戲耳機消費者都需要清晰的聲音定位,當然你就想買了到手就能用,遊戲耳機沒毛病,如果你考慮過用HIFI打遊戲,我的體驗是,完全可以,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耳機都適合,每個牌子的HIFI都有自己的聲音特色,像sony這種低音厚重的,除了專門的H9和後來的遊戲豆,我是不推薦拿來玩FPS的,我自己也試過。

大部分HIFI如果到手你聽上去覺得差點意思,也能調EQ再調整一下,大部分主流款式耳機都能從AutoEq這網站上下載現成的,B站有教程,跟著操作一點都不難,幾分鐘就行。
六、鼠標選購:以前也分享過,現在買外設可以不用頂著羅技雷蛇買了,國產還行,但是如果選擇買國產,建議搜搜品牌的售後和口碑,如果不放心還是買老牌子,如果按照我現在的習慣我可能鼠標還是會買雷蛇的,鍵盤會考慮ROG,剩下的老外設牌子賽睿、櫻桃、海盜船、冰豹這些,我不建議花錢買上古時代的寶貝。
隨便聊聊,剩下我大概按照我購買今年外設消費順序簡單分分類聊聊基本體驗,再次疊甲,產品均未自費,之前帖子還被某品牌分銷商員工抹黑過,所以後續帖子我都註明一下,我不念參數,單純分享一下開箱和使用體驗。
1. 換了把新椅子:

把四五年前買的椅子都送同事了,家裡就差一把電腦椅,看了金豪b雄鷹
國補1850拿下,感覺補了個寂寞,但是買這種工學椅不送上門真的難搞,只有在京東自營挑,送貨上門,整箱開箱不用安裝,家裡有兩把老的金豪e,這次買這把椅子一個是消費習慣,另一個就是價格還能接受,除了常規功能還看上了扶手調節,能把我胳膊墊的更舒服一點,坐了可能快一個月,體驗還不錯,就是調整起來有點不習慣,所以送的說明卡我到現在也沒剪掉怕我忘了。
2. 如果你在電競椅和我這種人體工學椅上面考慮,我還是推薦工學椅,大部分電競椅都不透氣,價格也不便宜。
3. 今年到現在就買了一款鼠標:np01sV2,

過年那會兒給自己買的禮物,也是隔了很久沒消費過Vaxee的東西,以前剛起步的時候覺得還挺良心,後來換了平臺又不減價格,東西還越賣越貴,對外的宣傳就看起來態度特別誠懇但是一直不幹實事兒,現在嚴肅電競又把無線產品線打出來了,Vaxee在我心裡的地位跟老卓威差不多。鼠標顏色我挺喜歡,小手模具用太久再換工學有點不適應,尤其是姿勢,東西沒毛病,中手玩起來差不多剛好,但是要問就是不推薦,1000多塊差不多能買一套外設了。
4. 今年到現在就買了一款千元頭戴:Sivga雁

1400米入手,包裝一般,但是產品工藝確實不錯,應該是這價位工藝數一數二的,主打的是低頻,這款就不推薦拿去打競技遊戲了,平常用就行,佩戴也舒服,在千元市場橫向比較主要也就是價格問題,要是能1200附近那應該能首推。
5. 興戈兩款大耳

我先買的有線,後來想去客廳打遊戲,又買了藍牙款試試水,用下來體驗都不錯,EP5有線,到手即用,不用調EQ,我打殺機用起來很舒服,藍牙款中規中矩,畢竟價格放在這有個差不多續航的降噪藍牙頭戴就沒必要太挑,比我去年買的Halo舒服的多,兩款耳機個人推薦有線,算是給我驚喜的一款頭戴。也是跟之前買的水月雨Joker和飛傲JT1做的比較。
6. 大寒新款墊子:春&白露

白露有工藝問題,我到手之前已經看到有人評價縱向鋪不平,我的到手也一樣,鎖邊鎖太緊卷邊了,主要區域沒什麼問題,不過我用了兩天被貓弄髒我拿酒精布擦了擦把墊子擦壞了,直接下課。

另一款低價墊子春,有絨感,但是沒我想象中那麼舒服,見仁見智吧,也是大寒墊子買了好幾年比較失望的一次購物。
7. 水月雨Rays

你們肯定也在黑盒看到很多人推了,算是老款的一次針對電競的升級,樣子還行,但我比較滿意的是最起碼改給的配件都給了,即便你不想用他這次推出的C口線,他也給了根3.5的線,同時也有延長線,就是延長線材質我有點不喜歡,耳機打遊戲沒什麼問題,你如果反感其他外設恰飯賬號的推薦,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這個價位的Rays,沒什麼毛病。
8. 引爆電競:玖&敏

肚子恰飽飽的UP視頻看到的,價位我能接受,就各買了一張,到手用了半個月,兩張墊子確實不錯,

敏也確實對的起恰飽飽的視頻推薦,手感我很喜歡,而且還特別好打理,玖的手感就類似VaxeePA那種,有絨感,二選一我推敏,當然這個價位的墊子卷不到Poron底膠,不過我都拿到我客廳的餐桌上試過了,穩定性還行,電腦桌應該更牢固一些。
9. GamingPunk:袈裟/沐瑤/若雪/潤竹/清霜:

這家的墊子這兩年也是賣爆了,這幾張墊子裡我喜歡的還是清霜跟沐瑤,不過清霜已經下架,

沐瑤可以看看,彆著急下單,這家最近新墊子我沒買過,你最好諮詢一下客服看看新品比較完再考慮。
10. 水月雨平頭塞:

類似回形針的那款,雖然主打不用帶海綿套,但是戴上去還是不舒服,用了一天收了。
11. 天使吉米:ZeroU

百元塞子,跟水月雨前後腳買的,買著玩,不過百元價位這款應該還不錯。
12. 某寶關鍵詞平頭塞之王:

小作坊耳機,結果還挺驚喜,拿來玩殺機聽音效清晰透亮,缺點也就是小作坊,你買這玩意兒,售後肯定不如品牌。
13. 凱聲X3S:

聲音滿意,不能換線有點可惜,但是價位600米,不推薦購買,除非你想玩平頭塞。
14. Sivga M200:

黑盒之前也看到有人推了,打遊戲沒毛病,跟我上面那款平頭塞之王聽聲音定位都一樣優秀,價位也接近,兩款更推薦這款畢竟還是個牌子,售後有點保障。
15. Xbox精靈秘語:

樣子是真喜歡,到手不知道為什麼藍牙連PC沒問題,連我的Deck就死活不停斷連。
16. Deckcase硬盤盒:

之前買了一款,前陣子大數據推到臉上又買了兩款,時尚小垃圾。
趁著黑盒活動水一篇文章,希望我開箱的東西能幫你篩選購物車,下次聊外設可能就到夏天我摸到新的指握鼠再見。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老頭打遊戲越打越有勁 原創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摘編